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       接下来,我将针对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的话题。1.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的古诗2.古诗《芙蓉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

       接下来,我将针对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的话题。

1.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的古诗

2.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和赏析是什么?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的古诗如下:

       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如下: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离。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和赏析是什么?

       芙蓉楼送辛渐的详细意思 !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辛渐:王昌龄的朋友。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

       ②“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说: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送你回洛阳,远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独。寒雨:秋雨。连江:满江。夜入吴:夜晚秋雨入镇江。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平明:天刚亮。客:指辛渐。楚山: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

       ③“洛阳”二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译诗]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

       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气氛。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因为辛渐是诗人的同乡,辛渐返乡,亲友一定要问到诗人的情况,所以诗人送别辛渐时特别嘱托他:“家乡的亲友如果问到我现在的情况,你就说,我的为人就象那晶莹剔透的一块冰,装在洁白的玉壶之中。”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构思新颖,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眼,但历来人们都认为“玉壶”与“冰心”一样,都指人的品德美好,这不符合实际。“玉壶”具有多义性,它可以指洒壶、月亮、灯、滴漏等。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全诗音调谐美,诗风沉郁,又采用问答形式,别开生面。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赏析:

       此诗为一首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创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好了,今天关于“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诗意”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