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_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_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
感谢大家提供这个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问题集合,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而有条理的回答。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有什么典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典故
3.《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中“闻笛赋”用——的典故?“烂柯人”用——的典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有什么典故
烂柯的传说 (1)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烂柯人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新安郡在今 浙江衢州,故事中所说的石室山,因为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已经被人们称为烂柯山了.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 ,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 巨变.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就引用了这个典故.诗人用王质自比,表达了他遭贬离开京城二十多年后,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觉.古人喜欢用神话去解释那些神秘陌生的事物.云雾缭绕的深山,常常会被人们想像成不问尘世烦忧的仙人的居所.这故事中,时间对山中的童子们是宽容的,而对人间却是冷漠 的.其中所寄托的一种苍凉的意味,也使历来读到它的人们不由得发出怅惘的叹息.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典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此处用二典: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闻邻人吹笛,感音之悲楚,因作《思旧赋》。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逢二童子下棋,便将斧子放置一边观战,等到棋局终了,斧头柄已烂了,下山回村,方知已过去百年,同辈人都已死尽,见不到一个熟人。
刘禹锡二十三年后回来,许多老友谢世,只能空吟“闻笛赋”表示悼念;人事全非,恍如隔世,不再是旧日光景,若是回乡,恐也无人相识了。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中“闻笛赋”用——的典故?“烂柯人”用——的典故?
表达诗人感到回到家乡的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
用典
“烂柯人”出自于:围棋著名典故,语出《述异记》。从那时起,很多与围棋有关的故事都以烂柯指代,如《烂柯谱》等。
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巨变。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片刻,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好了,今天关于“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