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武庙十哲七十二将_武庙十哲七十二将排名

zmhk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武庙十哲七十二将_武庙十哲七十二将排名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武庙十哲七十二将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武庙十哲七十二将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1.李广为什么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

武庙十哲七十二将_武庙十哲七十二将排名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武庙十哲七十二将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武庙十哲七十二将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李广为什么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他因何能与卫青霍去病并列呢?

2.三国时期那么多人被宋徽宗列入武庙,为什么吕布没在其中?

3.在三国时期名将如云的魏国中,哪两位大将位列武庙72将?

4.历代名将巅峰“武庙七十二将”,哪些三国武将入选

武庙十哲七十二将_武庙十哲七十二将排名

李广为什么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他因何能与卫青霍去病并列呢?

       武庙十哲七十二名将,是指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如白起、韩信等从之,称为十哲。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了新的调整,共有历代名将七十二人。

       在西汉众多历史人物中,入选武庙的有张良、韩信、曹参、彭越、周勃、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等十人。

       这里面,重点只讨论汉代李广,李广经常打败仗,为什么能入选武庙七十二名将?他为什么能与同时代的名将卫青、霍去病并列?

       李广一生参加大小七十余战,特别是和匈奴作战,败多胜少,有一次全军覆没,李广还被俘了,李广趁匈奴骑兵不注意,夺了一匹战马,逃了出来,匈奴人追赶,李广用夺来的弓箭,射死了好几个追兵,因此脱险。

       李广最后一次参与漠北之战,因为被卫青派去从侧面包抄匈奴,导致李广的军队迷路了,最终,李广因此自杀。

       李广虽然打了这么多仗,没有什么亮点,不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战绩突出,彪炳史册,但是,不管是武庙六十四名将,还是武庙七十二名将,李广都入选了,妥妥的入选了,可见,还是有他的可取之处。

       其一,李广有才,勇猛善战,箭法高超,曾得到汉文帝的夸奖。

       汉文帝曾说,李广生不逢时,要是在汉高祖时代,封一个万户侯是不在话下的。证据在《史记 李将军列传》记载:尝从行,有所旻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有封万户侯的资格,又是汉文帝说的,这充分说明了汉文帝对李广才能的赏识和肯定,不服不行,证据确凿。

       另一个证据是,典属国公孙昆邪曾哭着对汉景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找不出第二个来,他作战太勇猛了,多次与敌人肉搏,这样下去,恐怕会失去他。

三国时期那么多人被宋徽宗列入武庙,为什么吕布没在其中?

       武庙十哲排名,如下:

       1、白起。

       2、韩信。

       3、诸葛亮。

       4、李靖。

       5、李勣。

       6、张良。

       7、田穰苴。

       8、孙武。

       9、吴起。

       10、乐毅。

       这是十人分别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卫国公李靖、唐英国公李勣,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从时间顺序上来说,这十位军事家当中,最早的一位,是田穰苴。田穰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将军,他曾率领齐国军队,击退了晋国和燕国的进攻,并且著有《司马法》一书。相比其他几人,田穰苴的事迹应该是最少的,因为年代实在是太过久远,那会儿的历史记载也不够完善。

       田穰苴之后,接下来就是战国时期的乐毅、吴起、孙武、白起这三个人。相对来说,这四位在后世的知名度,就高一些了。

       武庙十哲,是指唐朝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后来在唐德宗时期,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可以说,能位列武庙的绝非泛泛之辈。

在三国时期名将如云的魏国中,哪两位大将位列武庙72将?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咱们就要先看看入选武庙七十二将的古代名将都是谁了?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宣布供奉古代出色名将入武庙,选来选去,最终决定由以下七十二人入选,分别是:

        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再加上武圣姜尚,亚圣张良,和武庙十哲: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这就是宋朝时期的武庙七十二将了,从这份名单中不难看出,能够入选武庙七十二将的都是古代在他们那个时期数一数二名将,每个人都能够独挡一面,战功卓著,简单来说就是,武庙七十二将里个个都是大神。

        那么既然说的是吕布,那咱们就来看看东汉末年到三国,也就是和吕布同时期入选武庙七十二将的都有谁?

        他们分别是皇甫嵩、诸葛亮、张辽、张飞、关羽、周瑜,大概也就这么几个人。

        诸葛亮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他是武庙十哲之一,是和范蠡、乐毅、孙武、管仲等人一个行列的,不仅军事能力出众,在政治、文学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综合能力是绝对碾压吕布的,完全没有可比性。那么咱们就拿吕布和剩下的几个人来做一下对比。

        第一位、皇甫嵩 ,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代表战役是平定黄巾军之乱,俘虏并斩杀了张角、张梁、张宝等黄巾军首脑。后来在陈仓又以计击败了以王国为首的凉州叛军,稳定了东汉政权。

        第二位、张辽 ,东汉末三国初期名将,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他本来是吕布的部将,在吕布那里的时候一直没发展空间。吕布被擒杀后投降了曹操,从此人生如开挂一般,代表战有:

        大破乌桓 ,这一战是张辽的成名之战,此战他率军突击,大破乌桓军队,并斩杀了以“骁勇善战”著称的乌桓单于踏顿,招降二十余万人。

        合肥之战, 这一战就更精彩,张辽只率领八百骑兵冲入东吴营垒之中,甚至一度冲杀到了孙权的帅旗之下,吓得孙权是撒腿就跑。自那以后,张辽就成了孙权的噩梦。网友们也经常拿这一战来调侃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八百对十万。

        第三位、张飞 ,东汉末三国早期,蜀汉名将,蜀国“四镇将军”之一,代表战有:

        据水断桥, 曹操拿下荆州后,决定消灭刘备,于是率军追击,刘备军被击溃,只率领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而曹操大军依然紧追不舍,看样子是不弄死刘备誓不罢休了,刘备这边逃跑过程中又走丢了赵云。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逃命,刘备决定让张飞断后,而且,只给了张飞二十骑兵。张飞也是实诚,就带着这二十骑立于当阳桥上,不一会曹操大军到来,虽然明知道张飞人少,但因为都惧怕张飞勇猛,竟无人敢上前挑战,刘备因此才得以安然撤退。

        宕渠之战, 此战张飞的对手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善于防守的张郃。这一战张飞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指挥能力,利用地形优势大败张郃。为了逃命,张郃只得放弃战马攀山而逃,最后只率领着部下十余人逃到南郑。

        第四位、关羽, 东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蜀国“四镇将军”之一,代表战有:

        白马之战, 此战关羽大展神威,阵前斩杀了袁绍大将颜良,枭首而归,袁绍诸将无人能挡,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

        樊城之战关羽更是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一度威震华夏,甚至逼得曹操有了迁都的打算。

        但最终因东吴的吕蒙偷袭了大后方,关羽又无援兵,进退无路,最终兵败被杀。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武庙排名上,把关羽排在了张飞的后面。

        第五位、周瑜, 东汉末年名将,他早期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周瑜和张昭二人共同掌管东吴军国大事,代表战有:

        赤壁之战, 此战是我国 历史 上非常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东吴以一把大火彻底烧毁了曹操的统一梦,从而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以上这几位将领有的作战勇猛,有的足智多谋,且都有独自统兵作战,镇守一方的能力。重要的是,他们都为自己所在的政权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反观吕布,他虽然被称为“飞将军”,但似乎并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

        争夺兖州时被曹操打败;后来和曹操争夺徐州,再次被打败,还被曹操给杀了。吕布也就欺负一下当时兵微将寡的刘备还行。

        而且,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将,吕布身上是有很多劣迹的,比如贪财好色,还谋杀过自己的两任上司。因此很多网友也调侃吕布“孝子吕布,专捅义父”。

        其实在 历史 上丁原并不是吕布的义父,二人只是上下级的关系,但吕布被董卓利诱,杀了丁原。丁原死后,董卓为了拉拢吕布,任命他为骑都尉,并发誓和他结为父子,也就是说,董卓才是吕布的义父。

        董卓生性残暴,为人所恶,为了安全,经常让吕布作为自己的侍卫守卫中阁。可是董卓这个人十分多疑,曾因些许失意就向吕布掷出手戟。吕布又和董卓的一个婢女有染,一直担心会被董卓发觉,心里非常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吕布被王允成功策反,又刺杀了董卓,这是吕布杀掉的第二个上司。吕布也因功被任命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可是好景不长啊,两个月之后就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人给赶出了长安城,而且只守了八天。

        重要的是,吕布这个人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做事非常的优柔寡断。就拿曹操水淹下邳,擒杀吕布这一战来说,其实在曹操发起总共之前吕布是有机会率兵突围自保的。但是这货耳根子软,听了老婆的话,放弃了陈宫的计策,最终导致兵败被杀。

        就这战绩,加上这样的为人,吕布是完全没有资格能够入选武庙的。

        有人会说了,吕布武力超群,单挑谁都不服。额...关于吕布天下无敌这个事应该只是罗贯中臆想出来的,而且,即使是小说里面,吕布也不能说就真的天下无敌,至少张飞和他单挑过两次都是平手。仔细看原著会发现,其实吕布是有些惧怕张飞的。

        而且,纵观我国的 历史 ,很少有哪个将领会直接和对方将领单挑的,打仗又不是打架,将领单挑不是胡闹吗?古代战争讲究的是三军协作,拼的是阵法和谋略,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将领都是坐镇中军指挥全局的。

        不过也有例外,吕布确实有过单挑记录,对手董卓旧部郭汜,一个连三流战将都算不上的人。这场单挑吕布确实赢了,不过没能杀死对方,所以没什么好吹嘘的。

历代名将巅峰“武庙七十二将”,哪些三国武将入选

       品评历代名将,不仅是今天热门的话题,在古代也是如此。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武庙七十二将最终在宋朝确定下来,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大宋官家对名将的渴望吧?

       武庙,与祭祀孔子的文庙相对,祭祀姜太公和历代名将,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并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成为定制,而姜太公也“晋升”为武成王。

       1、唐朝的武庙

       唐朝的祭祀体系是这样的:武成王姜子牙居中,武庙十哲坐侍左右,其下则是历代名将64位。

       所以,唐朝的武庙除了姜子牙外,祭祀的名将共有74位,名单如下:

武庙十哲

       右侧: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左侧: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六十四将

       范蠡,孙膑,廉颇,王翦,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贾复、寇恂、马援、皇甫嵩,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慕容恪,檀道济,王僧辩,慕容绍宗,宇文宪,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苏定方、张仁亶、王晙、王孝杰;

       管仲、田单,赵奢、李牧,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吴汉、冯异、耿弇、段颎,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王猛,长孙嵩,王镇恶,吴明彻,斛律光,于谨、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裴行俭、郭元振、张齐丘、郭子仪。

       2、宋朝的武庙

       大宋官家对武庙的祭祀与唐朝相似,但名单有所变更,且体系也有所不同:以姜子牙为武成王不变,然后提高了张良的地位——亚圣,祭祀的名将也变为72位。

       圣王:武成王姜太公

       亚圣:张良

武庙十哲

       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

       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七十二将

       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

       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熲、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

       也就是说,宋朝的72将是包括武庙十哲的,所以事实上宋朝祭祀的名将比唐朝少了两位。

       但两者的区别远不止此,武庙十哲的人选便不相同,与唐朝相比,宋朝少了白起、吴起和张良,多了管仲、郭子仪和范蠡,这大约体现了宋朝重文轻武的倾向。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地位超过了武庙十哲成为亚圣,而杀神白起、杀妻求将的吴起显然不合大宋的以文治国,必须去掉。而增加的管仲、范蠡严格来说都是与张良一样的谋臣,郭子仪则是“再造王室,勋高一代”的大唐中兴之臣,显然更符合宋朝的价值观。

       此外,宋朝的武庙72将中去掉了王浚、檀道济、慕容绍宗 、长孙嵩、张齐丘五人,而增加了李光弼、王濬,、李晟三人。

       3、三国时期入选武庙的名将

       在唐朝和宋朝的武庙中,三国入选的名将没有变化,均为9人:

魏国:张辽、邓艾蜀国:诸葛亮、关羽、张飞吴国:周瑜、吕蒙、陆逊、陆抗

       魏国2人,蜀国333人,诸葛亮还进入了武庙十哲,吴国4人,名将如云的魏国竟然是入选最少的,为什么?

       其一,魏国有曹操和司马懿两位大神压阵,但二人都是帝王,不能屈尊进入武庙。

       曹操的阵营有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彰,但仅有张辽入选。

       应当说张辽的入选没有疑义,但其它的名将就真的比不上吗?应当还是与皇帝的个人偏好有关。

       张辽、关羽、周瑜、陆逊、吕蒙等。

       1、张辽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

       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新军叛乱。勇登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 。

       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凌统、甘宁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2、关羽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

       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攻襄阳、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

       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3、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4、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

       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5、吕蒙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百度百科——张辽

百度百科——关羽

百度百科——周瑜

百度百科——陆逊

百度百科——吕蒙

百度百科——武庙十哲

       今天关于“武庙十哲七十二将”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