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赏析古诗的六个步骤
zmhk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赏析古诗的六个步骤 对于赏析古诗的六个步骤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1.如何赏析古诗,有几个步骤2.
对于赏析古诗的六个步骤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如何赏析古诗,有几个步骤
2.如何赏析古诗词
3.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四大步骤
4.诗词鉴赏应该注意采用怎样的步骤
5.赏析古诗的步骤
6.鉴赏古诗词的思路与步骤
如何赏析古诗,有几个步骤
一、看背景
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三、看体裁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一抒情手法
⑴直抒胸臆
⑵间接抒情
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
二描写手法
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修辞手法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B语意双关
⑸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⑼反语,讽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
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五、看意象
⑴柳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⑵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⑶菊花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六、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如何赏析古诗词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二、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所以,评价古诗词,要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 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像,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像奇特。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嫋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五、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薰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运算元?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易卜生语)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 *** 。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昧”与意蕴。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其次,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准,还要力求做到“三多”: 一、要多读。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古人也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当然,培养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笼统地提“多读”是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歌德谈话录》)。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可见,通过多读好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要多看。要指导学生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或向学生推介优秀的鉴赏名篇。可以说,名家赏析的文章是比较典范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可供学生借鉴的范例,只要引导学生带着分析的、扬弃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三、要多练。清代的唐彪曾经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因此,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还要注意: 了解古诗词特殊之处 古诗词有不少特殊之处,了解这些特殊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并进而鉴赏它们。如语法方面,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其目的,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先果后因,隐显结合,写得十分生动优美。 格律方面,近体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偶)。同样拿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对方位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上下词性一样,结构相同,对得非常工整。 了解古诗词抒情方法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四大步骤
如何赏析古诗词,方法如下:1、赏析诗词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
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2、赏析诗词的语言:常用术语,“诗眼”,“炼句”。
3、赏析诗词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4、评价作品的诗词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
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
诗词鉴赏应该注意采用怎样的步骤
1.文字符号入手从文字符号入手在古诗词中,文字往往可以给人以最直观的印象。这时就要求学生对待古诗词要仔细阅读,在文字上下一番功夫,不漏过标题、注释等任何一个可能带有提示信息的关键字词。整体去感知诗词,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主旨。
2.合理想象到感悟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谊和诗中描绘的图景所形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品味诗歌的意境,离不开自身的想象。抓住诗歌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去补充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语言品味
首先,要准确把握关键词句,动词、修饰词、叠词等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找准“诗眼”;其次,对待存在变化的诗句也要重点关注,看作者是否用了倒装等手法,将诗句还原,把握诗情诗意;最后,弄清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把握诗句的表达效果,有助于正确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4.赏析作者表达技巧的妙处
对诗歌进行赏析,也应该从整体入手,分析作者所使用表达技巧,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并分析这种抒情方式的妙处所在。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把握,领略诗歌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立足于文章主旨,对诗歌进行赏析
赏析古诗的步骤
1、审清题目:题目在某种意义上是“天机”的泄露者,
因为它对诗中广泛丰富的内容往往有较明显的提示作用,
抓准题目,也就大体把握住诗歌的思想内容。
例如陆游《书愤》一诗,单从题目上就可以推知作者所抒发的感慨与忧愤之情了。
2、分析尾句: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以情结句的方式却有一定的普遍性。
这种类型的诗歌往往在做了充分铺垫、蓄势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将浓烈情感喷薄而出。
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结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就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抓重点字词:阅读诗歌时如能抓住一些能较直接表示作者感情的字词,
则犹如找到一把能开启诗歌意蕴的钥匙,能迅速解读诗歌。
如阅读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如能抓住“客行”“悲”这两个重点词语,
则基本能判断这首诗大约写的是“思乡羁愁”之类的情感。
4、抓重点意象:古典诗词讲究意境,而意象则是构成意境的最小单位;
古代诗人常用一些典型意象来暗示其感情,如松、梅、鹧鸪、杜鹃、羌笛、浮云等。
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是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积累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能多掌握一些这样的“公共意象”,
则无疑对理解诗歌有极大的帮助的。
当然,以上种种只是把握诗歌的内容一些辅助手段而已,
阅读诗歌一定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鉴赏古诗词的思路与步骤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首古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要赏析一首古诗,首先需要进行字面解析,即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和词语的搭配。这一步骤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为后面的韵律和意境分析打下基础。以《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字面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风急天高”形容的是登高时的自然环境,而“猿啸哀”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中还有“渚清沙白”、“无边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等描绘景物的词语,以及“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等表达情感的词语。
步骤二:韵律分析
韵律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韵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古诗的押韵方式和节奏感。古诗的韵律有平仄、押韵、句式等多个方面,需要仔细分析。
以《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韵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登高》采用的是七绝诗的形式,每句四个字,平仄相间,押韵方式为AABB。此外,诗中还有“风急天高”、“落木萧萧”等使用了形象生动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步骤三:意境解析
古诗的意境是其最重要的魅力所在,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古诗的深层次内涵。
以《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意境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登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等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壮美,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等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苦涩和无奈。最后一句“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步骤四:文化背景分析
古诗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通过对文化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价值。
以《登高》为例:
《登高》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王之涣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唐代,诗歌创作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成为文人士大夫们展示才华的重要途径。《登高》正是王之涣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追求。
结尾
鉴赏古诗词的步骤包括如下方面:
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虑诗歌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2)叙事抒情、(3)情景交融、(4)、借景抒情、(5)用典抒情等。
三个方面鉴赏:
一、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就是辨析诗词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以及所起到的作用。
二、艺术手法赏析:有关描写的艺术手法,从描写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用笔看,有工笔和白描;从描写的内容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有关抒情的艺术手法: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古诗词大多借助景物来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有四种: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四种手法。
三、修辞手法的体味:古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等。在签赏古诗词时,要善于辨别这些修辞手法,才能够准确的分析古诗词的艺术效果。
好了,今天关于“赏析古诗的六个步骤”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赏析古诗的六个步骤”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下一篇:贪玩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