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_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一等奖

zmhk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_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一等奖       接下来,我将针对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的话题。1.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_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一等奖

       接下来,我将针对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的话题。

1.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三篇】

2.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

3.《沁园春长沙》语文教案设计(2)

4.古代诗歌七年级上册的教案

5.《天净沙·秋思》优秀教学案例

6.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曲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_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一等奖

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三篇】

        #课件#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 课件频道。

        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2、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天净沙》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学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三首小令,进一步把握小令得特点。

        二、复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1、背诵。

        2、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感情基调。

        二、讲授新课

        一、分析『越调』《天净沙》(白朴)

        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

        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么高明。

        二、分析『越调』《天净沙?江上》(张可久)

        这是一首写景之作。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比较探究

        “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

        点拨:不一致。前者凄凉,后者恬静。

        三、分析『越调』《天净沙》(无名氏)

        这首曲子以白描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绿草、黄沙、红叶、青山,构成了一幅大漠清秋特有的景色。

        写“新雁”,作者不用“一行”而用“一声”,有何用意?(以动衬静)

        四、作业布置

        研究四首《天净沙》的不同。

        

        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这几首诗的作者,知人论世,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处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后

        深层次的原因。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处境下的愁苦的心情,剖析愁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两个关键词,秋天、游子,你们会想到什么?好,同学们大都想到了悲凉的心境,那么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异国他乡看到秋景时的大多心情如何,在这种心情的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诗人,走进他们的诗歌,探究其中的原因。我们首先探讨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了解作者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被尊称为“曲状元”,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首元曲,把握节奏。

        2.听录音,学生跟读,感受意境。

        3.学生齐读,进一步走近这首元曲。

        四、曲径通幽,深入探讨

        1.找一名同学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首元曲所描绘的画面,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

        2.再读这首诗,思考:在这首元曲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这首元曲中哪些句子或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3.明确意象的概念: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4.作者悲秋思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课件篇三

        目标阐述

        (一)新三维目标

        1.语言知识与能力方面

        (1)能说出元曲的相关语文知识;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本的画面与意境;

        (3)能运用情景交融写作手法进行简单创作;

        (4)能背诵全文。

        2.思维方法与品质方面

        (1)能在体悟情景交融创作手法的过程中运用自主探究与实践创作的方法。

        (2)能在抒发自身情感与体悟作者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

        (3)能在师生互导的过程中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体会元曲中的汉语言文字的美。

        (2)能感受到文中的意境美与作者的羁旅之苦。

        (二)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本的画面与意境。

        (三)教学难点

        能运用情景交融写作手法进行简单创作。

        (四)教学方法

        师生互导的景入情出式教学法、点拨法、提问法。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

        过程设计

        一、知识迁移,激趣导入

        说起唐朝,有人立刻想起唐诗;谈到宋朝,有人即刻忆起宋词。朝代与文学,如水与鱼、父与子,由彼而生,互相成就。请问同学们,能回忆起我们学过的这些古诗词吗?一起来开口背背。今天,我们将一起去到元朝的一角,看看本文的作者正在做何事、思何情,我们还要一起去探探元朝的“子”,元朝的“鱼”,品一品马致远笔下的元曲。请同学们自由朗诵今日文本——《天净沙?秋思》。朗诵的过程中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宋词与元曲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时间:2分钟左右。

        知识性学习一般需要做到这一步:

        (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成就。

        (2)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是的散曲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设计意图:由学生所熟悉的唐诗宋词导入到今日所学习的元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产生知识间的迁移。引导学生关注元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且让学生开口背背古诗词,有利于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符合初中一年级的学情,并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诗词作品,加强记忆。)

        二、体验内容,速找立足点(观赏“景”的地点)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诵读文本,要求读得精准、读得富有节奏、读得情感充沛,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诗歌常用什么来表达情感呢?仔细观察文本,看看文本中除了作者所表达的“情”,还有什么呢?

        (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教师运用“枯藤、老树”和“断肠人”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说出“情”与“景”两种基本元素。)

        (2)既然写到了景色的,那我们就来赏一赏文本中的景色,请大家带着老师一起去欣赏文中的景观好吗,请问大家,我们要站在哪里看这一片景色呀?

        (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观察的角度,确定立足点。预先设想学生可能选择的立足点,如马背上(作者视角)、画面外(读者视角)、老树(拟人视角)、昏鸦(拟人视角)等等。)

        例:老树(拟人视角),通过老树的眼睛去看整首诗,想象自己是一棵老树,去观察整首曲所描绘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时候,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品味词曲之美。

        再学生独立学习:通过自由诵读,寻找观察作者描绘的画面的立足点。要求:快速、细腻、个性化。

        后相互交流:首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确定一到二个相同的或者较为创新的立足点。其次班级交流,总结其中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可行性的立足点,准备开展接下来的环节。时间:5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选择立足点,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想象世界,形成想象空间,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选择写作视角,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且由学生自主选择立足点,体现学生意识。)

        三、串联景物,品味意境(个性化审美创作)

        先根据学生们所提供的立足点,提供实践任务: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立足点,用自己擅长的审美方式体验创作过程,将本文中的景物串联成一幅画面,景物位置的安排、特征的描绘均由学生自主选择与决定,但要注意不能脱离文本,要立足于文本,再超越文本。要求:个性化、准确、全面。时间:15分钟左右。

        再学生独立学习:通过自由创作,选择描绘方式,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画面。例如选择画图的方式、用文字描绘的方式、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用语言展现的方式等。

        后相互交流:小组内选择的创作画面,其次全班交流,在抽查和讨论中形成全班的答案。在展示的环节,要求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设计意图:在品味意境的时候采取多种不同的审美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自觉深入文本,品味文本、审美文本。虽然学生们采用的方式不同,有绘画、情景剧等,但当他们向同学们阐述自己的创作想法时,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画面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防止活动脱离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

       一、 ?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诗歌。

        (二)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四)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二、 ? 教学重难点

        (一)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二)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三、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 ? 直接导入

        二、解题

        (一)理解题意

        1. 如何理解“秋思”二字?

        2.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二)了解相应文学常识

        散曲:

        小令:

        (三)了解写作背景

        马致远的散曲多为叹世之作,抒发怀才不遇的情绪。他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杰作。

        三、初读诗歌,把握诗意。

        (一)朗读诗歌

        设计:个别学生读(一男生一女生分别朗读),学生齐读,师泛读。

        目的:引导学生找出,并评说出学生自己和老师朗读的区别。

        (二)读懂意象,把握诗意

        人类承受的一切困难,美丽的、误会的、痛苦的、哀伤的,进入诗歌里面都会变得非常美好,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朱光潜说:“诗里面也有故事,但诗之所以为诗,主要不在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本领。”

        我们要理解这首诗有怎样的情趣?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的?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作者选择的意象;第二,作者选择的修饰意象的词;第三,作者在这首诗里创造的艺术的空白。(第三点视学情而定)

        1.请找出诗中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补充解释“意象”)分别用了什么修饰词来修饰这些意象?

        2.说话训练:

        描述诗中的画面,运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我读出了这样一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示例(二)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雅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炊烟缕缕。一个异乡人,骑着一匹瘦马缓缓行进在古道上。他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深沉地叹息道:“断肠人在天涯!”

        3.小结诗歌写作手法:白描

        四、再读诗歌,读懂诗情

        (一)吟读,读出情感

        吟读要领:节奏分明? 语速较慢? 语调低沉? 突现重音

        (二)抓词、句,说诗情

        1.说话句式:“从_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从“枯藤老树昏鸦”中,我读出了一种萧瑟、悲凉之感。

        2.小结诗歌表达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六、背诵默写?

《沁园春长沙》语文教案设计(2)

        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1

        学情分析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九年级学生在之前已学习过一些词,如《天净沙秋思》、《苏幕遮》、《浣溪沙》等,已经有了基本的诗词语言感受能力,在课本注释及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但是,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创作讲究竟境的深远,学习古诗词不能仅满足于背诵、翻译和简单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古诗词。鉴于学生的欣赏能力较低,想要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下功夫琢磨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注意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领悟词中的思想情感,体会悠远的意境,学习精妙之处,。

        教材分析

        《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作内容以闺情为主,风格浓艳精巧,音律和谐,在词有较大影响。

        这是一首闺词小令,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不足30字,但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语质朴而含蓄,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并准确默写这首词。

        2.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2.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方法:导入——诵读——感悟——赏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菩萨蛮》(《甄嬛传》插曲),自然引出本课题作者:同学们,听着动人的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娇柔的女子在对镜梳妆,精致的装扮掩不住幽怨的眼神,内心那份孤独寂寞道不出,言不尽……这首曲子的词作者是一位有名的词人——温庭筠。

        二、作者简介(学生根据所查资料回答,教师补充)

        温庭筠(yún)(约812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jiàn)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jiàn)助教。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4、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教学难点:

        1、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教学方法:教师朗读指导、提问、交流、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挥联想和想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陆游:《十一月四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词也是描写边塞生活的。(板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简介(略)

        背景介绍(略)

        三、自读欣赏,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齐读

        3、自由读(提出质疑)

        四、品析词作内容

        师: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知道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的是什么吗?

        (一)、品析上阕的景物描写

        1、写了哪里的景色?你觉得这里的景色与作者家乡的景色一样吗?

        2、景色的不同体现在哪一个字上?(“异”字,以异统领)

        3、“异”在何处?(再次自由阅读,合作讨论,找出“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紧闭

        4、以上的景色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荒凉、萧条、寒冷)

        过渡:此景会让人产生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去体味作者心中的那份情。

        (二)、体味词人的思想感情

        1、作者和将士们长期生活在如此荒凉的边塞之地,他们的内心感想会是怎样的呢?(寂寞、孤独、思乡)

        2、从哪些词句的描写中,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思乡忧国,但功业未成无归期

        悠悠羌曲,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无奈、凄凉、苦闷、悲愤

        (深入理解燕然未勒后的心情)

        师:可见,上面的写景,都是为了后面的抒情。在寥寥的几十字间,作者既写了景,又融入了情。最后让我们带着此情此意,再一次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五、背诵并默写。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3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初识苏轼)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二、 读词以入境

        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余光中)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 词是一定要读的。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师:题目是“江城子”吗?

        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师:谁在密州出猎?

        师:你怎么知道?

        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苏轼所说的“自是一家”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哪一家? 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6.范读。听的时候仔细体味哪个字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以入味

        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一起读:“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的确,在诗歌中,往往看似小小的一个词,却有着极重的分量、极大的张力。

        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狂”

        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们的理解?

        2.我们先从词的上阕中来研读。一起读,注意把握词的豪放风格。

        为什么是“狂”字而不是别的字?哪些词句体现了“狂”?谈谈你的理解。来,我们先在四人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再派代表在班内交流;当然也完全可以把你们的不同意见或困惑提出来,因为问题同样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思考。注意要作好记录。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积极,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 “狂在哪里”,当然也可以是疑难问题或不同意见。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这是从哪个方面来写太守出猎的?装备(齐全)。▲你用自己的话帮我们再现一下太守当时的装备: 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帽,身穿貂皮衣。

        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干骑卷平冈”。 ▲请你展开想象,描写一下当时的画面。 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浩浩荡荡,纵马奔驰,疾风一般,腾空越野,马下是尘土飞扬。

        ▲ “卷”能不能换成“过”或者“扫”?不能,体现不出人马之多、速度之快,无法体现出恢弘的气势。 朗读指导:“卷”字重读,我们给“卷”字画上着重符号。

        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

        ▲我不解的是,这样的出猎在当时也算不上稀奇,怎么竟然能够吸引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呢?让百姓倾城相随的会是一位怎样的太守呢?

        受百姓衷心爱戴的太守。很对。有了解苏轼政绩的同学吗?苏轼一生勤政爱民,每到一处,皆为百姓拥护爱戴。在任杭州通判时,疏浚运河,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苏堤。

        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④自比孙郎(豪气冲天):“亲射虎,看孙郎”。 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词人活用这个典故,暗示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暗示了自己也和孙权一样有雄才大略,表达了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意气奋发。

        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朗读指导:所以这里要读出满满的自豪和自信。和上句连起来叫同学们齐读。

        ⑤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 有认为不狂的吗?或者认为有语句不能完全体现出“狂”的吗? ▲“聊”是什么意思?

        ★ 有点无奈和落寞,因为苏轼年纪已大,而且只能姑且、暂且发一回少年般的狂气。

        这英雄少年只能暂时做一回。 其实当时苏轼年纪不老,三十九岁,人生正当年,他却自称“老夫”,你体味到了什么? 苏轼勤政爱民,在外在形象上确实已是两鬓斑白;更重要的是,由于身陷北宋当时的新旧党争之中,长期不受重用,让苏轼感到自己仿佛已经老了。

        ▲有没有补充意见? 朗读指导:这一句的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少年狂”。并且要读得激扬一点。而“老夫聊发”语速和音量读呢?缓慢、低沉。读这一句的时候情感应是丰富的:前四个字是缓慢、低沉的,要包含淡淡的无奈和不受重用的积郁;后三个字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张狂,要读得铿锵有力。 集体朗读这一句

        4. 总结上阕:

        师:集体有感情地朗读上阕。

        师:在上阕中,词人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一幅什么图?

        那能在这幅出猎图的前面用点修饰语吗?这是怎样一幅出猎图?意气风发 气势磅礴

        确实是气势磅礴。那下阕又是一幅什么图呢?

        加上适当的想象,用现代文将你认为最有特色的画面描摹出来。

        四、论词以识人

        因何而狂?

        但老夫为何会放浪形骸(意气风发、气势磅礴)地在这次出猎中作一回少年英雄呢?让他有这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来看下阕。

        1. 一起把下阕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让老夫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么?请你结合词句谈谈。

        让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怀?从哪里体现出来

        ①“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么关系!因老当益壮而狂!这句话要读出老当益壮的气概来,重音要落在哪几个词上?我请同学来读。“开张”何意 又何妨 重读,作下记号

        这种老当益壮的豪情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主基调之一,我们在课堂的开始也提到过,还记得吗?一起背一背。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会”是什么意思?是定将的意思。▲那要读得坚定有力。 那我一定要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句中的“挽”、“望”、“射”这三个联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词人因雄心壮志而狂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我们的朗读在这里也到达亢。一起读。

        ③但这是实际已经发生事的吗?不是,是想象。如果要实现得有一个什么前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难道他们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吗?我们一起看206页的注解⑤,有一个字你若留意了,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自比为魏尚。 “迁”字。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要读出什么样的意味来?这句要读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淡淡的悲哀。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的壮志难酬的无奈。

        但这句话中更多的情感是什么?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2. 知识链接:

        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

        (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

        且不论贬谪,在“生死之际”苏轼都能“笑谈”,究竟是什么撑起了这个英雄的豪放和洒脱?

        “道理”“忠义”的信念。换句话说,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对理想、抱负的追求成为他一生的精神支柱。燃烧于苏轼慷慨激昂的诗词中的,正是他那颗豪迈旷达的心灵。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

        这一句的整体情感和上阕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在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句时,应用向下的低沉而又不失希望的语调来读。范读,跟读。

        3.总结下阕

        如果说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的话,那么下阕其实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什么图?

        赤胆忠诚的报国图(杀敌图)

        4.我们一起完整地朗读全词,再次感受苏轼的狂举豪情。注意词的风格,把握词人在情感上细微变化。

        五、悟词以入心

        1.时下的我们,浮躁张扬,信仰缺失,是不是可以从苏东坡的坎坷人生中得到一点什么有益的启示?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 ”的句式说说你对他的理解。先写一写视时间机动安排。

        2. 苏轼毫无疑问是阳春白雪,但他却在下里巴人中也能找到知音。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将全词吟诵出来,个别句子记不住的,可以看一下书本。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注意节奏、语气语调。

        4.全体起立,并背诵。

        六、结束语

        师:同学们,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无限的。只要赤壁下的长江永远地奔流,苏轼的文章,连同他的品格、气度、精神就将永远存留于中华民族的史册之中!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过程与方法: 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 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4.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 鉴赏词作的意境。

        2.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媒体: 在多媒体课件上结合白板功能的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宋代婉约派的女词人,也是老师喜欢的一位词人,他被成为“一代才女”,她就是李清照,下面我们来赏读他早期的作品《如梦令》,看这首词中,表达了词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九百年前的这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学习她后期的另一首作品《武陵春》

        二、 读愁

        1、自由朗读这首词,大概了解词的内容,读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愁——板书)

        2、为什么作者前后期的作品有如此大的感受?(介入背景)

        3、强调字音 : 舴艋 、 载 、拟

        4、强调语速、语调和节奏

        5、全班带有感情的齐读

        6、听读,在听读的同时,试着理解这首词。

        三、 解愁

        1、结合词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自由赏析,老师适当引导

        四、 赏愁

        1、听说双溪的春景不错,可是作者去了吗?(没有)为什么?

        明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回想一下前人在诗词中也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他们是怎么写“愁”的?写出了“愁”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积累的诗句)

        3、老师展示搜集的资料

        4、那么,我们看一下词人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愁”怎么能用船去载呢?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明确:在这里,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板书)

        5、小结

        李白写出了愁的韧读,李煜写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则别出心裁的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给我们以后的写作也有了一个启示:要另辟蹊径,做到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五、诵愁

        1、在古筝曲《月满西楼》音乐的伴奏下,诵读这首词。

        2、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好

        六、写愁

        古人把愁写成了各种形态,请你也仿写几句摹愁的句子。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的愁苦的情感,领路了他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李清照、爱上中国古典诗词。

        七.作业布置

        1、 继续写愁

        2、赏析《声声慢》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

        教学目标:

        1. 通过自读课文注解,理解、把握本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 反复朗读诗词,感受诗词的意境,把握朗读节奏,提升朗读水平。

        3. 领会本词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壮志雄心,结合现代生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爱国情操。

        4. 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教学重点:

        朗读这首诗词,理解并感悟这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结合本首诗词与现实生活,树立远大志向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紧接着中秋节,我们又将迎来国庆长假,此时的你们,想回家吗?想放假吗? 有那么一群人,也许想家,但却不轻易说想家;即使放假,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军营,把自己的柔情化作万丈豪情,挥洒在战场上。他们是谁?——对,他们就是军人,士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辛弃疾的诗词《破阵子》一同去感受他们的壮志雄心。

        二、积累感知

        1. 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这首词是辛弃疾赠送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词人,又都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辛弃疾在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2.自读课文,注意正音。

        3. 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节奏。

        4. 学生男女比赛朗读,齐读课文。

        5. 感知:“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题中的哪个字可以集中的表现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壮”。

        三、分析探讨

        1. 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本文围绕“壮”字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军营生活,战斗场面,雄心壮志

        2. 这首词的气氛和格调有何变化?气氛和格调的背后隐藏的是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提示:由“壮”转“悲”。“壮”表明作者有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悲”又反应出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心境。

        3. 观看《破阵子》朗读音频,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想。

        四、迁移拓展

        辛弃疾的这首词表现的是南宋军人士兵的铁血丹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否意味着我们先人的豪情在今日的军人的身上就不存在了呢?来看下面一段视频,你就会知道答案。

        (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马小帅入钢七连视频片断,思考:男儿的豪情壮志是不是只能存在于古代军人身上?是否只能存在于男儿身上?是否只能存在于军人身上?当今的我们,如何来成就自己的“英雄梦”,如何来练就自己的“铁血丹心”?)

        五、总结

        不止是辛弃疾有壮志雄心,不止是古代战士们有壮志雄心,不止是军人这个职业有壮志雄心。我们每一个人,你,我,他都可以有。就让我们凭着这壮志雄心,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自由地飞到天空,去成就梦想吧!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日记,题为“我有壮志雄心

古代诗歌七年级上册的教案

       

        3、诗人所抒发的志向是?

        写出了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4、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者的立意所决定的。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也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

        (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立?意?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的?象?,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

        (2)杜甫《登稿》,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选的?象?自然是?哀猿?、?落木?了。

        (3)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选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五、 布置作业

《沁园春?长沙》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难点:

        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知识卡片:词的体裁方面的知识(幻灯片)

        (1)释义: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2)名称: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诗余?(如南宋何士信编的《草堂诗余》)等。

        (3)特点: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沁园春》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原是 曲谱 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有的词在词牌的下面另立标题和小序,表明作品的主题或作者写作的缘由,如毛泽东的《卜算子》下有标题?咏梅?,又有?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用来进一步说明写作意图。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阙(曲)或一片。一首由两片构成的词,其下片的起句,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称为?过片?或?过变?

        (4)分类:词从字数上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词从片数上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词从风格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柳永、秦关、周邦彦、晏殊、李清照、姜夔,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二、导入

        我们初中学过一首写秋天非常有名的诗歌,它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我们齐声回忆背诵一下这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楚辞》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贾岛说:?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徐再思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其它 的还有?自古逢秋悲寂寥?、?风急天高猿啸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古人诗中的秋天多是万木凋零的颓败萧索景象,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中的秋天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它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三、文题背景

        1.题目解说(幻灯片)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题目。这是一首登临诗,属登山临水,写景抒情之作。

        2.写作背景简介(幻灯片)

        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农民运动正在全国开展,这一年的10月份,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表达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高远志向和豪迈情怀。

        四、整体感知

        活动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有关字词的读音,看看自己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

        正音 舸 阔 遒 遏

        通过诵读,我们对这首诗歌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种诵读,我们就称为?了解性诵读?。(幻灯片:一、了解性的诵读)

        活动接下来,请同学们进行?理解性的诵读?,所谓?理解性的诵读?也就是要求大家一边读,一边对照课文的注释,还可以查看工具书,看看词中的哪些语句我们已经理解了,哪些语句还没有理解,大家可以讨论,也可以举手询问,在读懂的基础上,再注意一下 句子 的停顿和语序。下面自己小声地进行理解性诵读。(幻灯片:二、理解性的诵读)

        难词释义 粪土:意动用法,把?看做粪土;峥嵘:形容特殊,不平凡的意思。

        五、具体研习课文

        理解性的诵读只是要求同学们掌握诗词字面上的含义,但是要深入体会诗歌的深层的含义,还要进行?评赏性的诵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鉴赏《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幻灯片:三、评赏性的诵读)

        (一)上阙

        提问这首词在词里面是属于长调,全词分上下两阙(板书:上阕,下阕)先看上阕,上阕主要写了什么?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在书上标明。

        明确上阕侧重写景,主要是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板书:描绘湘江秋色),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前三句,第二层是中间七句,第三层是后面三句。

        1.第一层

        提问 朗读前三句并口头翻译,思考这三句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

        明确在秋天,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湘江向北流去。它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把第二句和第三句颠倒了,这样做是为了适应格律的需要。

        小结这首词一开篇作者就从实处落笔,围绕一个?立?字,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气氛。(板书:立?人、时、地、境)

        2.第二层

        提问 看第二层,中间的七句,请同学们具体朗读。诗人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

        明确红遍万山的树叶,清澈见底的湘江水,很多船。诗人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板书:看?湘江秋景)在湘江秋景图里面,作者具体描绘了山(林)江(舸)天(鹰)水(鱼)(板书:山林、江舸、天鹰、水鱼)还有自然界的外物。(板书:自然界、万类)

        提问 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明确(1)由山上到湘江,由江面到天空,再到江底,远近相间;万山、层林、江面、百舸、雄鹰等都是具体的景物描写,万类是对自然景物的概括,这是由具体到概括。景物描写远近相间,由具体到概括,层次井然。(板书:层次)大家在今后写景的时候也要注意层次。

        (2)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山、林,都是静态的景,而百舸争流,雄鹰在翱翔,游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这些都是动态的描写,所以第二个特点是动静交错。(板书:动静)

        (3)画面色彩鲜明,山是红的,水是绿的,帆是白的,天是蓝的,色彩非常鲜明。(板书:色彩)

        小结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红绿相衬,对照鲜明。文学作品的景物描写要注意角度、动静、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提问这幅秋景图为什么能够描绘得如此的开阔,如此的生机勃勃?除了作者多角度的绘色绘形,还得力于词语的恰当运用,也就是古人讲究的炼字,也就是对语言的锤炼,古典诗词,诗人词人很讲究炼字,古代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推敲?的 典故 。请同学们 说说 这部分里面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遍:红得全面,写出了红之广;漫: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绿就绿得彻底写出了绿的程度、色彩的浓艳和神韵;击:写出了雄鹰一飞冲天,搏击风雨的矫健有力;翔:本是鸟的飞翔,鱼的飞翔说明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写出了游鱼动作的轻快自如;竞:写出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这些字把湘江的秋景写得非常细腻和生动,如果把它改一改,比如改成:万山红了,漫江碧绿,百舸漂流,鹰飞长空,鱼游水底,万类霜天很自由。就远不如这些字神韵飞动。作者把湘江的秋景写得如此细腻生动,为下文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

        第二个要注意的是领字的作用。(板书:领字)所谓领字,也就是有统领作用的字,就是指在诗词当中,某一个字的用法,从文意上来看,不仅管着这句话,而且还管着下面的若干句话,在古典诗词当中领字大多数是动词,如,?望长城内外?,?惜秦皇汉武?,?看万山红遍?,但也不完全是这样,有时候也用副词、连词或者介词,如,?恰同学少年?,就是副词。

        那么领字到底统领到什么地方呢?要根据文意来看,就?沁园春?而言,一般情况下,上阕统领七句,?看?一直统领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下阕统领七句,一直统领到?挥斥方遒?。

        了解领字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诵读,在诵读的时候读到领字,要把这个字突出,语气要加重,节奏要适当的延长,和后面的语句形成停顿。所以有人又把这个领字叫做?一字顿?。另外,领字后面的几句语势要贯通,要一气呵成。

        活动 生试着读这七句话。

        3.第三层

        提问 面对着这壮丽的秋色,诗人有什么感受呢?看上阕的最后三句。一齐朗读。

        明确所谓?怅寥廓?,就是怀着怅恨的心情,所谓?寥廓?,就是面对着广阔无边的宇宙,?问苍茫大地?,就是不禁要问,这苍苍茫茫的的大地,该由谁来主宰升降沉浮呢?这三句从手法上来看,不是写景,而是抒情,是直抒胸臆,面对着这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作者不禁触景生情,感慨顿生,从内容上来看,这一怅一问,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的思虑,以及整顿山河的崇高的使命感。

        小结 上片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且由景而自然地抒发了作者的感受,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活动 连起来朗读。

        (二)下阙

        引入壮丽的秋景不仅引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思考,还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词的下阕,作者通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来形象地概括青年学子当年的战斗风貌和豪迈的气概。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对往事的回忆呢?这主要是艺术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仍然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是开头两句,第二层,是中间七句,第三层是最后三句。

        1.第一层

        先看第一层,作者说当年和胡书恒、蔡和森等许多革命战友携手结伴而来,那时候的岁月是多么的不平凡,作者用了?峥嵘岁月稠?几个字,这是一种概括的回忆。

        2.第二层

        提问 第二层是中间七句,是具体的回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同学少年时候的峥嵘岁月呢?先读一下,同桌讨论。

        明确下阕主要写学子议政的一些情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翻译出来就是: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奋发有为,这是写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写他们的革命实践活动,或者说是写青年学子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和对军阀官僚的蔑视。

        小结第二层作者写具体的回忆,写青年学子议政的情景,语言很平实,但是具有强烈的动作性,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可以想见,当年青年学子慷慨激昂的情景,蔑视权归,豪情万丈的英姿。

        活动 一起读。提示:粪土当年万户侯,要读出蔑视的情感来。

        3.第三层

        提问第三层是典型的回忆。这个典型的回忆突出了一个特写镜头,写当年青年学子在湘江游泳,击水湘江的情景。这一层,以青年学子搏击风浪,力能遏舟的矫健身姿,进一步强化了学子的形象,我们从这群青年学子浪遏飞舟的情景里面,可以看到,他们是一群胸怀宽广,思虑深沉而又气势如虹的革命青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特写镜头呢?

        明确 这句话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主沉浮的,将是这样一些革命青年,从而巧妙地回答了上阕的深切思虑。

        活动 把下阕连起来读。

        六、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词,上下两阕结构是相当紧密的,作者由立到看,由看到问,由问到忆,然后巧妙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步步深入,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紧密,前后照应,使得上下片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七、深化 总结

        1.背诵

        2.结束语、作业

        ?

《天净沙·秋思》优秀教学案例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我整理的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1

《观沧海》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 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 ,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 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 新授内容

        1、 师范读,生跟读。

        2、 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 生齐读。

        4、 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⑵内容

        A、 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 手法,勾画了汹涌的 ,耸立海中的 ,岛上繁茂的 ,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 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 作业:

        ⑴完成书后习题;

        ⑵背诵默写课文。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2

        《古代诗歌四首》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本课教学,我在阅读方面按照诗词的特点来进行,首先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其次从整体上分析描写的内容(景物、事)所表现的情感。再次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发挥联想、想象,“神”入其中,进而体会这四首诗的内容和情感及理解遣词造句的妙处。

        自己对这几堂课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一是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如何去读古诗的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二是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三是结合刘勰、钟嵘、王夫之等人的评价来引出“苍凉慷慨、建安风骨”的特点;四是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并引用钱钟书的“盖生离死别,契合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选择黄昏这个时间的原因,有助于对课文更深入地理解;五是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问题设计:⑴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⑵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⑶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⑷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一背景和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二了解诗歌,学生当即背诵全诗(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估计比较易于成诵;

        三学生练习背诵(略)

        四整体把握。

        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好,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诗人产生浓重乡愁的原因。(略)

        五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四、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了解古代诗词的有关常识。

        2、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培养点:

        1、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探究诗词中的情趣,体会诗歌的不同风格。

        情感体验点:

        1、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高尚的审美情趣。

        2、欣赏气吞山河的雄壮美、叙事写景的哲理美和侧面点染的烘托美。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怎样鉴赏精彩的诗句。

        教学方法:

        通读每首诗,感知诗句的.节奏、韵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精通全诗,理解诗的意境;鉴赏精彩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课时)

        一、本课目标:

        1、赏析前两首诗,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各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格律诗的基本常识。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观沧海》。

        1.整体感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出征乌桓时所作。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姨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一壮美的诗篇。诗人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2、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3.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4.理解内容。

        ①、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②、根据开头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③、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到“洪波涌起”为止。)

        ④、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

        5.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6.齐读、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1、导入:这首诗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2、读读讲讲问问。

        (1)、串讲: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2)、整体把握。

        (3)、名句分析。“海日”两句

        3、总结。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4、布置作业

        5、教后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的教案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

        2.试读课文。(3次以上)

        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

        三、《次北固山下》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

        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

        3.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曲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镜?,马致远出人意料地连用了九个名词为夕阳下远行天涯的?断肠人?勾勒出一幅凄清,萧条的背景。

        根据这首诗作者运用的特定表现手法以及诗歌本身具有的情感特征,在教学时,应将朗读体会诗歌所蕴涵的感情,理解诗句的含义作为教学重点,将通过批判课文插图,进一步探掘小令的意境美和发挥学生想象,生动形象描绘画面作为教学难点。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们想象能力,鉴赏能力,逐步形成批判品质和质疑精神。

        这首小令文字质朴无华,但能够?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沉德潜《说诗啐话》),?多读,熟读,烂读?,自然会悟出?淡淡而绵长?诗意。因此,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探究。教学时,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即?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抓住图像,挖掘诗歌深意?,?把握意象,描绘生动画面?的层层推进的方法,最终求得鉴赏诗歌秘诀,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读写能力。

        〖教学理念〗

        1、多渠道引导学生品味写景语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疑难,感悟诗情的能力。

        2、批判性地看待课文插图。

        3、读写结合,以读带写。

〖教学步骤〗

一、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

        1、反复朗读,抓关键词,体会感情。本诗文字通俗浅显,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的朗读法来寻找物象,组合物象,准确把握意境。古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诵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自主性朗读后,教师相机出击,设计问题:这首诗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2、读景组画,情景交融,悟出意境。在自主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利用多媒体播放诗作四幅画面(老鸦依藤集枝图,小桥流水炊烟图,古道西风瘦马图,夕阳游子思乡图)的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小令,既而在四幅画面的视觉冲击下,配以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的音律,然后请一生示范背诵,学生当即评价。当堂指导学生背诵。

二、抓住图象,挖掘诗歌深意

        这一环节巧用课文的插图,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勇气,形成批判性看待事物的品质。课文插图犹如特写镜头,可形象地再现一个特写的细节,可简笔勾勒事物的概貌,可开启读者想象的空间。它的作用要和教师的巧妙运用纵使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研读《天净沙?秋思》的时候,笔者发现教材的这副插图与作品的意境有些不协调。袁金华等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条件》中说:?必须在教学中善于创造?愤悱?的意境,让学生跃跃欲试。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始终处于展翅欲飞或跃起向上的积极状态中,使他们在不断求知的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强的求知欲。?因此在此环节中,设计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细品课文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一环节是教学难点,大可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探究插图存在的不足,实现?倾听他人意见,交流各自看法,协作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共同成功喜悦?的效果。

        三、把握意象,描绘生动画面

        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教师如何注意学生的特点,采用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护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因此,这一环节采用?风景再造品诗境?的'教学方法。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诗人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要求学生将这首写景抒情类的诗作改成一则优美生动的散文,写就在班上交流。

        附优美的佳作:

        一条荒凉的古道,漆迹斑驳的十里长亭,丛生的凋零野草,还有在暮色中静立着的饱经沧桑的古树。西风过处,偶尔几片黄叶飞起,片刻之后,一切又归于静默。这时,一个中年人容颜憔悴,手牵马缰,走进我们的视野,那匹马瘦骨嶙峋,偌大的一个荒原,竟然只有一人一马的足音和踏踩枯叶的轻微声息。而一声声的鸦啼,落寞异常,啼叫在飘泊异乡的游子心上。夕阳西下,人和马的影子都被拉得长长的,投在地上,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精彩片段

        (主问题:请同学们细品课文插图,看一看是否最好地体现《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生1: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2: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动了,画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4: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不符合诗中的意境。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苍凉之感。

        生5: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此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植物的意象就鲜明了。

        生6: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落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7: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凝重。

        生8: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生9: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气息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10: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师:为何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生10: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发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生11: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花了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生12: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13:对,游子触景伤情,别人家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飘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14:也只有这样对比起来,断肠人才表达得实在。

        师:对插图还有建议吗?

        生15: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但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挤在一堆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儿,让古道的纵深感强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独,画面的整个格调就改变了。

        师:说得真好,通过这样的修改,我感觉到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相当深刻了!

        教学反思

        1、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学诗歌感触甚多。第一,准确地整体把握是反复朗诵的必然收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知?,还学生阅读的自由权;第二,抓词句,抓想象,美表达,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悟情感,同时自觉提炼美化自己的表达;第三,诗情画意是古人创作诗歌时特意营造和追求的意境。抓意象,溯意境,向来是古诗欣赏的关键。

        2、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教学思想。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真诚面对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大胆敞开心扉探究质疑,品尝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分享共同的胜利果实。另外,教师借助课文情景,巧用教材资源,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给各类学生提供各自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资源汇编

        1、马致远其人(说明:必要时可作入教学时的?导入?环节)

        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散曲《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

        2、?悲秋?诗句集汇(学生积累背诵)

        ①白居易《南浦别》;

        ②杜甫《登高》;

        ③李煜《相见欢》;

        ④李清照《一剪梅》;

        ⑤李清照《声声慢》。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

        难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2)

        抽二中等学生接力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二、导入新课,讲解体裁(2)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三、学习《天净沙秋思》

        1、听录音后学生齐读(2)

        2、先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调控)(8)

        1)第一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渲染了一种什么样气氛?

        2)小桥流水人家与思乡之情有什么关系?

        3)旅人处在怎样的环境中?

        4)本曲用了哪九个景物来渲染悲凉气氛的?

        3、抽签提问,其他小组不同意见者补充,教师评价,落实加分和扣分的奖惩。(7)

        (1)“枯藤”点明秋天,“老树”点明秋,“昏鸦”暗示傍晚。这句渲染了游人思乡的'寂寞悲凉的气氛。

        (2)看到别人的“人家”想起自己的家,却回不了家,更添思乡之情。

        (3)这一道难度稍大,可请一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一简单描绘,以此来创设情境。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自由朗读二三次,集体朗读一次,后男女生对背(每人一句)(2)

        5、抽中二中下生背。(1)

四、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3)

        2、教师简要讲解:(1)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8)

        (1)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2)

五、课堂探讨:(5)

        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

        例如:望弄清影怒聚等等

六、堂上练习(2)

        《掌握语文》P135之4、P136之5

七、布置作业:(1)

        A、默写五首诗词

        A、完成《掌握语文》P135之达标自测

       好了,关于“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