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_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_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1.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_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

       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问题集合的解答工作。我将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准确而有用的回答,并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

1.李商隐的《无题》原文是什么?

2.无题其一

3.身无彩凤双飞翼,什么意思?

4.李商隐之《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时间、地点、人物考证

5.求李商隐的所有无题诗

6."昨日星辰昨日风"是哪首诗里的?这首诗意思是什么?

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_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是什么?

       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烛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卿;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无题其一

       李商隐《无题》

       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宾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

       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简析:

       第一首似写一位女性在怀思所爱。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第二首,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

       -----------------------------------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我们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更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也更加概括。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颈联从不幸的爱情经历转到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说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风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这一联含意比较隐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恶势力的摧残,另一方面又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帮助。“不信”,是明知菱枝为弱质而偏加摧折,见“风波”之横暴;“谁教”,是本可滋润桂叶而竟不如此,见“月露”之无情。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

       爱情遇合既同梦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爱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无益,也不妨抱痴情而惆怅终身。在近乎幻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铭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象冯浩那样,将“凤尾”首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两首诗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就这两首无题诗看,“重帏”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和“重帏”首相比,“凤尾”首的寄托痕迹就很不明显,因为诗中对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的某些具体情事描绘得相当细致(如“扇裁月魄”一联),写实的特点比较突出。但不论这两首无题诗有无寄托,它们都首先是成功的爱情诗。即使我们完全把它们作为爱情诗来读,也并不减低其艺术价值。

       -----------------------------------------

       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释:

       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作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植过洛水时,忽见一女子来,赠所用枕。宓妃,传说中伏羲氏之女。

       简析:

       第一首是情诗,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始从觉醒的甜梦中醒来觉得怅然若失,回忆起梦中依依惜别的情景,又匆忙地写信给她。从借用刘郎的典故,显见今后要再会是几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诗,但比较隐晦、深沉而痛苦,结尾二句为千古佳句,引人共鸣。

       ----------------------------------------------------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

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

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

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评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

       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

       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

       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注释:

       送钩,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把钩在暗中传递,让人猜在谁手中,猜不中就罚酒。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在器皿下覆盖东西让人猜。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时李商隐任秘书省正字。

       -------------------------------------------------

       无题四首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身无彩凤双飞翼,什么意思?

       无题(其一)1

        晨昏梦醒恍昨日,

        琼阁书楼倩影藏。

        轩窗妆台应尤在,

        碧海青天话凄凉。

无题(其一)2

        无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释

        昨夜星光灿烂,和风徐徐,在那画楼西边桂堂的东面。身上虽然没有彩凤的双翅可以飞到一起,但是两个人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有一线相通。隔着座位玩送钩的游戏喝着温暖的春酒,分成小组射覆蜡烛分外红。可叹我听了报晓的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着马去兰台,心却像是飞转的蓬草。

韵译: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卿;

        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解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9、灵犀:指犀牛的角。传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直通大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这里借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商隐任职秘书省期间。李商隐曾经两度任职秘书省,第一次是开成四年(839),第二次是会昌二年(842),第二次任职不久就离职服丧,直到会昌五年秋才重返秘书省。所以这首诗可能作于开成四年或会昌二年,也可能作于会昌六年。从其中透露出的身世沉沦、漂泊无依的情绪来看,时间应该比较靠后一些。

句解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但诗人没有叙写具体情事,只是烘托出一种富于暗示性的环境气氛:昨夜星光灿烂,和风习习,我们相会在画楼西面、桂堂东边。绘彩的画楼、流香的桂木之堂,把柔美的夜晚点缀得无比香艳旖旎,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昨夜”未必实指,只是一种追忆。那样的夜晚、那样的温情,历历在目,如在昨天。“画楼”与“桂堂”,极力渲染着相会场所的靡丽,似乎在暗示着这段浓得化不开的艳情。两个“昨夜”相连而咏,上下两句蝉联而出,于圆转流美之中道出了缠绵,使得对昨夜的追忆抒情气氛更加浓郁了。最普通的时间与地点的交代,都因这段恋情而变得如此的蕴藉与精致,这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自己身上尽管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自有一线相通。彩凤比翼双飞,象征着美满的爱情。然而,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诗人与相爱的人之间存在着阻隔。他们近在咫尺,却如同相隔天涯;一夕相会,又旋即分别。无论是当时的感受,还是事后的追忆,都让人倍受煎熬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苦于无法接近,无法有更多的表白,但两人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情意相通、心心相印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那样的情意绵绵。用“心有灵犀”来比喻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古人认为犀牛是一种灵兽,犀牛的角中有一条白纹,像白线一样贯通上下两端,感应灵异,故称为“灵犀”。

        两句中“身无”与“心有”相互映照,相互生发。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心则相通,却是莫大的慰藉。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欣喜,而是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安。尽管这种契合的欣喜中不免带有苦涩的意味,但它却因身受阻隔而显得弥足珍贵。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隔着座位互相传递着弯钩,只觉得春酒暖人。分组一块行酒嬉戏,只看见红烛摇摇。与相爱的人没有机会单独在一起,借助于集体活动稍稍亲近也自兴奋异常。他们该是如何含而不露地眉目传情,如何暗自欣喜、满怀柔情。此时,即使酒不醉人,人也该自醉了,心里怎不荡漾着暖意?再看那烛光,红彤彤的,本就亮着喜庆,伴着热闹,再映着心上人的眉目笑语,又怎不让人欢愉沉醉?那醉人的情愫啊,直叫人反复咀嚼、回味!一个“暖”字,一个“红”字,渲染出一片温暖的色调,传达出一份绵绵的情意,更把久经寂寞的诗人的沉醉展现得格外分明。

        “送钩”也叫藏钩,是古人行酒时玩的一种游戏。玩游戏的时候把人分成两组,藏钩于手中,暗相传递,最后让对方猜钩子在谁手里,猜不中就罚酒。诗人和意中人本是隔着座位而坐,心有意而口难开,便借着“送钩”的机会,偷偷地彼此传递着情意。“射覆”也是饮酒时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把东西藏在器物里,让别人猜,猜错了就罚酒。“射”是猜的意思。“分曹”就是分组。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叹我啊,听到五更鼓响,又该上朝了。策马赶往兰台,感觉自己宦海飘泊,身不由己,就如同那随风飘转的蓬草。“听鼓应官”,唐制,五更二点,城内击鼓,坊市开门。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兰台”,是汉代皇宫保存秘籍图书的地方,这里指秘书省,李商隐当时正在秘书省供职。

        诗的最后两句,将爱情间隔的惆怅与身世飘泊的慨叹融合起来,不但扩大了诗的内涵,而且深化了诗的意蕴,含有自伤身世的意味。诗写的是爱情,但这种人生的怅惘与无奈,已经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

赏析

        这是一首纯洁的爱情诗。从诗中看,作者怀念的是一位贵家女子。作者从追忆昨夜回到现实,引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叹自己漂泊不定,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乏味的工作。诗人描述了事件与场面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与情人时间太短,颇感无奈。全诗跳跃变幻,感情真挚,情意深长,形象动人。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的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

无题(其一)3

无题(其一)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暧,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重点字词解析

        1无题:作者对内容有所忌讳,不便在题目中点明,称“无题”。张采田云:“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宛转动情。”

        2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3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4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5分曹:分组: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应官:犹上班。

        7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说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赏析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人温譬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台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入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治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人艳情,以华艳词章反村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无题(其一)4

        无题 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暧,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重点字词解析

        ①无题:作者对内容有所忌讳,不便在题目中点明,称“无题”。张采田云:“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宛转动情。”

        ②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③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④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⑤分曹:分组: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⑥鼓:指更鼓;应官:犹上班。

        ⑦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说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人温譬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台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入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治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人艳情,以华艳词章反村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无题(其一)5

《无题(二首其一)》原文: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①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②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

        ③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人以此典喻艳遇。

        ④蓬山,即蓬莱山,泛指仙境。韩寿,晋人,司空贾充的僚属,充每在家聚会,贾女从窗格中偷窥,见其貌美而爱之,与私通,充发觉后乃以妻寿。

李商隐唐七言律诗:《无题(二首其一)》赏析: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

        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李商隐之《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时间、地点、人物考证

       您好“身无彩凤双飞翼”的意思是“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这句话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原文:

       《无题》

       唐代: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释义: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创作背景: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颔联写今日的相思,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求李商隐的所有无题诗

       原文如下

        读简友-风吹凡尘 之文章《李商隐的这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究竟是为何人所写的?》颇有感触,好奇难抑,特作此文,交流之。

        首先,要理解这首诗,

        其中的,

        送钩,射覆,指的是当时的一种游戏,娱乐项目;

        唐朝时,秘书省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改称兰台,光宅年间改称麟台,唐中宗神龙年间又改回秘书省。可见文中兰台指的就是秘书省。(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

        转蓬,指随风飘转的蓬草,文中用来比喻作者行踪无定或身世飘零。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开成三年(838年)春,应博学宏辞试不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今甘肃泾川县北)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并将女儿嫁给了他。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不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

        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为正字,旋丁母忧居家。

        会昌五年(845年)十月,李商隐结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书省。

        会昌六年(846年),李商隐在秘书省任正字。三十五岁的李商隐终于有了儿子(李衮师)。

        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李商隐往赴桂林任职。五月,李商隐同郑亚来到距京城大约5000里以外的南方。

        大中二年秋(848年),李商隐回到长安。据说,他在穷困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他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

        大中三年九月(849年),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

        大中五年(851年)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

        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抑郁寡欢,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从上文可见,作者,837年,839年,842年,845年,四次进入秘书省任职,充分的说明了,作者所说的官场“转蓬”。由此可以排除837年入秘书省,那是作者第一次进秘书省,应该是意气风发。文中作者845年守孝而归,古人重孝不可能有送钩,射覆之心情。因此只能是839年或者842年其中的一次上任。作者于838年在泾州娶了王茂元之女,不久后又被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这一波三折,让作者感觉自己漂浮不定,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诗的一三两句形成了内心无根的寂寞与表面富足的鲜明对比。第二句师爷认为应该是作者希望妻子理解的一种期待。因为作者仕途的飘忽不定,让他感觉对妻子有所亏欠,最后两句也正好说明了这种无奈的存在。

        综合以上分析,师爷认为,这首诗诞生的地点应该就是作者842年左右任秘书省官职时在自家里感慨而写的,书中那个比翼双飞,灵犀相通之人应该就是作者的妻子。

        完!

"昨日星辰昨日风"是哪首诗里的?这首诗意思是什么?

       一、无题(其一)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别后不见踪影;醒来楼上斜月空照,听得晓钟初鸣。梦里为伤远别啼泣,双双难以呼唤;醒后研墨未浓,奋笔疾书写成一信。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胧胧;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软软轻轻。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二、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译文

       飒飒的东风吹来阵阵的细雨,阵阵轻雷响彻荷花池塘内外。从金蟾的炉内飘出缕缕清香,转动玉虎辘轳可以汲上饮水。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爱情的种子不要和春花开放,寸寸相思只会化成寸寸尘灰。

       三、无题(其三)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4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7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四、无题(其四)

       唐?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译文

       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以七律为主要形式。这类无题,以抒情的深细婉曲,意境的含蓄朦胧为主要特色,多取抒情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很少叙写事件、人物和客观生活场景。这首七古无题却不主抒情,不作心理刻画。

       以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描写出一幕有人物、有事件的生活场景,诗的旨意通过生活场景表现出来。语言朴素无华,与七律无题那种华美而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语言有所区别,别具一格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什么意思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⑤。

       ① 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

       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原题共两首,另一首是七绝,其中有“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之句,可知诗人怀想

       的当是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清代查为仁以为是指“王茂元家妓”(《莲坡诗话》),赵臣瑗以为是指“其闺人”(《山满楼

       笺释唐人七言律》),可供参考。

       ② 画楼、桂堂,指贵家华丽的楼宇居室。

       ③ 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相传犀角上有一道白纹,由角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④ 送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分曹,分组。射覆,亦宴席间的游戏,将物品放

       在巾盂等的下面让人猜,猜不中者罚酒。

       ⑤ 听鼓,唐时五更二点则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应差。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

       唐高宗时曾改秘书省为兰台。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全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意思是: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无题二首》。

       全诗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译文如下: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年)字义山,号玉溪(xī)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作品赏析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这是两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这组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百度百科——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好了,今天关于“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无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拼音”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