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阁夜杜甫赏析_阁夜杜甫原文及翻译

zmhk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阁夜杜甫赏析_阁夜杜甫原文及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阁夜杜甫赏析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杜

阁夜杜甫赏析_阁夜杜甫原文及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阁夜杜甫赏析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杜甫西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2.阁夜 杜甫这首诗中,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与凄凉身世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作一点具体的分析

3.杜甫的阁夜首联描绘了什么景象,作者心境怎么样,哪一个字用得好

4.《阁夜》颔联有什么精妙之处?作者引用“卧龙”与“跃马”的典故用意何在?

阁夜杜甫赏析_阁夜杜甫原文及翻译

杜甫西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甫《西阁夜》原文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译文

       黄昏时分的寒山一片迷离,白色的雾气弥漫,茫然一片。

       空寂的山中,不时传来凄厉的风声和山石滚落的声音;寂静的阁楼上,月色穿透门窗,洒在厅堂和床前。

       深夜城中击柝巡更之人,可怜衣衫单薄,缺少御寒衣物,不知道您是哪个村子里的人?

       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国事岌岌可危,时局纷乱,盗贼犹存。

       杜甫《西阁夜》赏析

       《西阁夜》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恍惚寒江暮,透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上四夜景,下四感时。首联,初夜景色,就江上言。次联,夜中闻见,就山上言。击柝无衣,皆离乱所致,故有盗贼之慨。黄注夕阳渐隐,故曰恍惚。白雾横拖,故曰透迤。有一“虚”字,方见“落”字之妙。有一“静”字,方见“侵”字之妙。《杜臆》:“尔犹存”,尔字新异,是深憾语,亦是唤

阁夜 杜甫这首诗中,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与凄凉身世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作一点具体的分析

       全诗通过诗人寒冬雪夜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乱后军阀混战、人民涂炭这样一种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当然,由于作者衰老多病,飘零无依,所以诗中也流露了凄凉孤寂甚至消极的情绪。这固然和诗人的阶级局限有关,也因为当时统治者腐败无能,国势衰败江河日下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是深深地打上时代印记的。

杜甫的阁夜首联描绘了什么景象,作者心境怎么样,哪一个字用得好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数处”指不只一处。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阁夜》颔联有什么精妙之处?作者引用“卧龙”与“跃马”的典故用意何在?

       《阁夜》为唐朝诗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杜甫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催字用的好

       首先先了解背景杜甫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冬,当时吐蕃不断侵扰,松、维等州曾被占领,蜀中军阀混战,国势江河日下,人民少有宁日。杜甫当时衰老多病,生活无计,举家流转于西南,终因战乱而不得不滞留夔州,寓居西阁。在一个霜雪满地的寒夜,诗人有感于军中鼓角之声、人民野外凄苦的号哭声以及诗人自身的不幸际遇,写下了《阁夜》一诗,抒发了由于军阀混战,人民涂炭的愤激忧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飘零无依,屈志不伸的孤寂伤痛。颔联诗人取用“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意象的着眼点应该是在“动摇”二字上。所谓“三峡星河影动摇”,就字面而言,是说整个三峡的山和水都在震荡,都在动摇。诗人的目的就是要借用“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意象,形象地反映当时的战乱给整个唐代社会带来的震荡之巨之烈。这一意象紧承“五更鼓角声悲壮”而来,似乎是说三峡山水的剧烈震荡,正是那五更擂动的战鼓声和那吹响的号角声的震动带来的。他要给读者这样一个强烈的暗示:那五更军营里的鼓角声,震荡了三峡,震荡了整个大西南,也震荡了整个唐朝社会。紧接着诗人就以“野哭千家闻战伐”这一句,形象的揭示了这次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重。“野哭千家”句正是对“三峡星河影动摇”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诠释。“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公孙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都曾在夔州活动。尾联看似自宽自慰,实则有着诗人深入的思考,正如卢世?所说:“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诗人并不只是一般地描写他早已写过多次的战乱,而是将眼前的动荡放到更深广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战争无论延续多久,终会结束;生命无论受到多少摧残,总会延续。就像诗中所说,虽然有“野哭”,但也闻“夷歌”。

       今天关于“阁夜杜甫赏析”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阁夜杜甫赏析”,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