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_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易懂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_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易懂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的话题吧。1.苏轼最有名的30

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_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易懂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的话题吧。

1.苏轼最有名的30首诗

2.苏轼的古诗诗句

3.苏轼简单好背的古诗

4.苏轼在琼州写过的诗句

5.苏轼的古诗小学1~3年级 40首必备古诗

6.苏轼最简单的十首诗

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_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易懂

苏轼最有名的30首诗

       苏轼最著名的30首诗词,让孩子领悟宋词的造诣!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阳关曲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鉴赏: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千古名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古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鉴赏: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千古名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鉴赏: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千古名句: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鉴赏: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5,《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鉴赏: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6,《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千古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千古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鉴赏: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8,《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鉴赏: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9,《少年游·润州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千古名句: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鉴赏: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在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10,《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千古名句: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鉴赏: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11,《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千古名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鉴赏:《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

       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12,《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千古名句: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鉴赏:此词为作者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在乡间的见闻和感受。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1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千古名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鉴赏: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这就是此词的创作背景。

       1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千古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鉴赏: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1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千古名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鉴赏: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

       16,《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千古名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鉴赏: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17,《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千古名句: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鉴赏: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苏轼在惠州贬所得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命令,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七月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贬所。这首词为元符二年立春所写春词。

       18,《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千古名句: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鉴赏:此词当作于绍圣三年(1096年)。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岁,人生观已经很成熟了,经历了那么多患难,他始终没有改变,越来越坚持做自己。不过,虽然他的心态已经能很好的应对外界的各种风雨,但命运的无常并不会因为他的坚强就减少对他的打击——朝云故去了,他暮年最心爱的女子离开他了,从此他的爱情情怀随着朝云的离去也一去不返。苏轼虽在政治上屡遭磨难,但是在与朝云的爱情生活上还是很幸福的。作品在这种背景下被创作出来,集中吐露了这些感情。

       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千古名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鉴赏:此词以美的意象,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词中美好蕴藉的意象,是作者的感情与外界景物发生交流而形成的,是词人自我情感的象征。那千里湖山,那一江明月,是作者心灵深处缕缕情思的闪现。

       20,《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千古名句: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鉴赏: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阙叙事,下阙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

       21,《西江月·顷在黄州》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千古名句: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鉴赏: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苏轼生活史的转折点,这飞来横灾彻底地粉碎了苏轼希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后功成身退的幻想。从此以后,苏轼看清了官场的黑暗、世态的炎凉。但苏轼没有被痛苦压倒。他住在黄州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他有时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沉重的政治打击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反映在创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此词是其中之一。

       22,《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千古名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鉴赏:苏轼至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十月的一个夜晚,苏轼宿于燕子楼,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醒来后十分感慨,写下这首别具意境的佳作。

       2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千古名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鉴赏: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24,《少年游(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千古名句: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鉴赏:自古至今。晋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唐李颀《古行路难》诗:“鲁连所以蹈东海,古往今来称达人。”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想古往今来,多少功臣名将,谁不出於贫寒碌碌之中。”《红楼梦》第四二回:“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却不多,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听见的,都经验过了。”郭小川《乡村大道》诗:“古往今来的旅人哟,谁不受够了它们的颠簸!”

       25,《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千古名句: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鉴赏: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中活泼健康的少女形象,与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

       26,《西江月·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千古名句: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鉴赏:楼外点点细雨飘洒,映得江上烟雨重重。遥记起当年,在东徐相会戏马,看今天,我独自一人在南浦,分外凄凉。

       不要怨恨黄花未吐露芬芳,不如依傍身边女子。酒兴阑珊,无须看那茱萸,古今事不过在俯仰之间而已。

       27,《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千古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鉴赏:这首词是作者贬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快哉亭,在黄州的江边,张怀民修建。怀民名梦得,又字偓佺,当时也贬官在黄州,与苏轼的心境相同,二人交往密切。作者不仅欣赏江边的优美风景,而更加钦佩张的气度。所以他为张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其弟苏辙还为此亭写了《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的这篇散文和苏轼的这首词,可以当作互补互注的姐妹篇来读。

       28,《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千古名句: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鉴赏: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苏轼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29,《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千古名句: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鉴赏:《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册第六九六页《满江红·怀子由作》:“元祐六年辛未(一〇九一)八月,作于东京赴颍州军事知州途中。按:细品词意,此词为怀念胞弟,追感前约,厌于官场倾轧,企盼退闲之乐而作,与《苏轼诗集》卷三《感旧诗》所写情事相吻,当为同时之作。

       30,《满庭芳·归去来兮》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千古名句: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鉴赏: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接到了量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安置的命令。邻里友人纷纷相送,苏轼作此词以示告别。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论曰:“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此评正适合于阐释这首词的情感特征。

苏轼的古诗诗句

       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生平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苏轼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最后终能幸免一死。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书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亶、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致祸的原由,除上述的“莫须有罪名”外,据说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当时人的笔记里曾记载其事。说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幺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这段记载的真伪已不可考。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轼,错改两句诗似乎不是王安石讨厌苏轼的真正原因。其实质上的原因,当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苏轼才会在仕途有所不顺。

       诗词风格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无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轼轶闻

       3、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4、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5、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6、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7、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8、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9、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10、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11、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12、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14、“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题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15、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16、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17、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苏轼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18、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19、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0、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21、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x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冇,“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24、进京赶考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了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声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26、不忍心拆散

       相传,苏轼请邻居吃饭。桌上有一盘油炸麻雀,一共4只,客人毫不客气的吃了3只,还剩1只。这时,邻居对苏轼说:“还剩1只,你把它吃了吧!”苏轼却说:“我不忍心拆散它们,还是你吃了吧!”

       27.苏轼与面条

       苏轼被贬海南,弟弟苏辙被贬雷州。五月十一日,二人相遇与藤州,惊喜之余到路边小店吃面条,苏轼高旷豁达,处于忧郁的境遇却能随缘自适,转眼之间,已将“粗恶不可食”的面条吃光,苏辙却只吃几口就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开玩笑逗他:“莫非你还想细细品味吗

       写作风格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

       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苏轼简单好背的古诗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0、《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

       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11、《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2、《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3、《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14、《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15、《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6、《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17、《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8、《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9、《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20、《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在琼州写过的诗句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10.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3.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1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1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17.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18.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

       1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0.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2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22.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3.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4.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6.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满江红·江汉西来》

       27.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临江仙·送钱穆父》

       28.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送钱穆父》

       29.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30.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的古诗小学1~3年级 40首必备古诗

       一、苏东坡在琼州定居两年又七个月,写下了近300首诗,以下选诗词各一首:

       1、《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2、《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二、扩展知识:

       1、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被贬海南: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苏轼最简单的十首诗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惠崇春江晚景

        宋 ·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浣溪沙

        宋 ·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

        宋 ·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1~赠刘景文 / 冬景

        宋 ·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2~蝶恋花·春景

        宋 ·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3~春宵

        宋 ·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海棠

        宋 ·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5~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 ·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 ·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7~阮郎归·初夏

        宋 ·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8~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 ·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9~和董传留别

        宋 ·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20~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 ·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21~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 ·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22~花影

        宋 ·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23~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 ·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4~行香子·秋与

        宋 · 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25~东栏梨花

        宋 ·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6东坡

        宋 ·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27~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 ·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8~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 ·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9~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 ·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0~浣溪沙·端午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1~琴诗

        宋 ·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32~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宋 · 苏轼

        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词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33~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 ·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34~自题金山画像

        宋 ·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35~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 ·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36~洗儿

        宋 ·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37~守岁

        宋 · 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38~调笑令·渔父

        宋 · 苏轼

        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39~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宋 · 苏轼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40~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宋 ·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在诗词书画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其中诗的成就极为突出。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喜爱登临游览,写景自然灵动。

        刘克庄评价他的诗:有汗漫者,有典丽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翕张开阖,千变万化。

苏轼所有诗词

       苏轼最简单的十首诗如下: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5、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龙尾砚歌》

       6、太华西南第几峰,落花流水自重重。——《黄精鹿》

       7、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

       8、临池妙墨出元常,弄玉娇姿笑柳娘。——《题领巾绝句》

       9、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东栏梨花》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4、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好了,今天关于“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苏轼古诗大全300首简单”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