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文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文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抒发了什么情感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文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抒发了什么情感

2.气蒸云梦泽形容的是哪个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主旨大意

4.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什么意思?谢谢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表现手法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抒发了什么情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抒发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以及希望得到提携、渴望被赏识的苦闷情绪。全诗描绘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以此烘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表明诗人愿为国家效力的政治理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译文

       秋天湖面涨起的湖水几乎与岸面持平,湖水和天空看起来含混迷茫,浑然一体。云梦大泽蒸腾着白白茫茫的水汽,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全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气蒸云梦泽形容的是哪个

       一语双关,表面意思是说钓鱼,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蛮有收获,我自己却只能徒然

       羡慕他们,其实是有比喻意义,隐喻自己求取官职而不得,只能徒然羡慕那些有官职的人。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孟浩然当时想请宰相张九龄举荐自己为官的意思,设喻委婉含蓄。

此句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全文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句大意: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作者简介: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有《孟浩然集》。

此诗背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全文赏析:

       1、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写洞庭湖的壮阔气魄。?

       2、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3、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4、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典]?

       赏析: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书.说命上》中有“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表明自己推重对方]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5、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典]?

       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此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6、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诗意?

       明确: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之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大之列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船一样。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两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希望张九龄能给我解决渔具,以实现获鱼的心愿。最后两句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7、如何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主旨大意

       气蒸云梦泽形容的是洞庭湖。

       此句出自《望洞庭湖赠张氶相》,也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意思是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云梦泽”原是古代江,汉平原上的湖泊群的总称,历经南移、合并等种种变迁,逐渐成为洞庭湖的代称。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此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

       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什么意思?谢谢

       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孟浩然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表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诗词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孟浩然一生都在隐居和出仕之间徘徊。

       他的一生以科举考试为界,前期对功名充满憧憬,可是由于无人推荐,科举失利,再者

       由于性情的淡泊、对先贤隐居的向往,最终他布衣一身,但是儒家思想告诉他放弃对仕途的追求,在四十九岁时依然渴望得到引荐,施展自己

       的抱负,就是这种矛盾的思想,让他一生都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

       中国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盛唐时期的每一个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几乎成了每个儒者的座右铭。而出仕最典型的形态就是《论语》中所讲的“学而优则仕”。

       孟浩然四十岁以前主要在家乡隐居苦读,为进京出仕做准备。他和盛唐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渴望建功立业、封侯拜相。他在好友王昌龄考上进士后,信心百倍地去参加考试,失利后,仍然到处拜谒,结果仍然是失望。

       心里的无奈没有让他完全放弃求仕。他在漫游吴越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写道:“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表达了身在江湖,始终不忘朝廷。

       在无奈的隐居中,他写道《与诸子登岘山》“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在羊公堕泪碑前想起前人建立的不朽功业,想着自己岁月蹉跎毫无建树不禁“泪沾襟”了。

       (意思是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_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正是这几种矛盾思想交织在一起,促使他在49岁时做了张九龄的幕僚,一年多后他就去世了。

       近花甲之年的孟浩然仍然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不甘隐沦和自由始终让他无法取舍,最终在奔波求仕时遑遑不定其意和隐逸幽栖时难以排遣孤独失意之间的摇摆中度过了一生。

       百度百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表现手法

       译文: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这句话出自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版本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白话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扩展资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百度百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借景抒情,以洞庭湖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政治热情。诗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则巧妙化用了《淮南子》中的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借典故来表明诗人心志,表明诗人渴望得到张丞相援引,为国家效力的志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诗先描绘了洞庭湖的浩大水势以及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而后诗人转入抒情,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表明其要求援引的心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全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白话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虚”,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五六两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今天关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