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文言文的wei语2.学弈文言文翻译拼音3.你我用文言文4.文言文里的

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的应用场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文言文的wei语

2.学弈文言文翻译拼音

3.你我用文言文

4.文言文里的之

5.毅文言文

6.诸葛亮的读音诸葛亮的读音是什么

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

文言文的wei语

       1.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wei”有这个“唯”吗

        唯:原义表示应答,象声词,唯唯诺诺。

        《说文解字》:唯,诺也。从口隹声。

        唯,不能作动词。 惟:本义表示思考、思念,动词。

        《说文解字》:惟,凡思也。这个字在思的基础上,引申出多义,但都是动词。

        如“亦惟命耳”(也只有听从命令了,惟:听从)。 以上是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

       

        当虚词中出现唯、惟时,这两个字就有很多交集了。甚至还有一个“维”字也在内。

        《康熙字典》说:《韵会》六经惟维唯三字皆通。作语辞。

        (这里说的“语辞”就是虚词)《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于“唯”、“惟”的使用是这样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

        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从这里能看出,唯做虚词,先秦只是有用例,而惟做虚词,先秦普遍使用。

        可见,当两个字的字义相通时,古文多用“惟”。(这与现代汉语情况相反,现代汉语能用唯时不用惟)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虚词中,这两个字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有交集,也有区别。

2. 文言文生僻字字意(100个)

        蠲 juan 一声 1、虫名 又名“马蠲”、“马陆”2、除去、驱出、去掉。同“捐”3、清除,疏/4、使清洁5、明显,显示:~其大德

        祜 拼音:hu四声 1、福 受天之~

        澶 chan 二声 1、澶渊 中国的古地名 2、水流平静

        宥 you 四声 1、宽容,饶恕,原谅 2、宽恕 3、赦免

        谒 ye 四声 1、拜见;2说明,陈述,告发;3、请求;4、名帖;5、掌管晋见的近侍

        褊 bian三声 1、衣服狭小 2、狭小,狭隘 pian二声1、衣服狭小

        盱 xu 一声 1、睁大眼睛2、睁开眼睛向上看 3、扩大

        赙 fu四声 1、拿钱才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辄 zhe二声1、总是,就2、古代车厢两旁的板上向外翻出的部分向耳下垂的那样3仗恃胡作非为3、姓

        擿 ti一声1、挑出2挑剔,指摘3指使4、揭发5探索6探7剖开8捶

        唁 yan四声 1、吊丧,对遭遇丧事表示慰问

        驵 zang三声1、好马,壮马2、马贩子、经纪人

        畀 bi四声1、给与

        蓍shi一声1、一种植物可入药,其茎可以用来算卦

        翳yi四声1、用羽毛做的华盖2、遮蔽,障蔽3、掩蔽物4、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yi一声晦暗不明

        谲jue二声1欺诈,玩弄手段

        祚zuo四声1、福,赐福2、皇位3、年

        谶chen四声1、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邕 yong一声 1、古同雍,和睦,和谐 2、古同 壅 堵塞 3水名4、南宁别称

        圉 yu二声 1、养马的地方 2、边陲 3、防御 5、古代乐器名称

        蜮 yu四声1、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鬼蜮:阴险的人。

        曩 nang三声 1以往,从前,过去的

        宸 chen二声 房屋,深邃的房屋,2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竦 song三声 1、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 2、恭敬,肃静

        沾 zhan一声 同沾

        擗 pi三声1、捶胸2、捶打、3、掰

        嵬 wei 二声 1、高大。2.同崔

        诐 bi 四声1、偏颇,邪僻。

        颎 jiong三声1、同炯,光;明亮 2、一种枕头。3忧虑不安4、充实

        晟 sheng四声 1、光明2兴盛,旺盛。cheng二声,姓

        侔 mou二声1、相等,齐

        鞅 yang一声1、古代用马拉车是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有时借指马车。2、yang四声同怏郁郁不乐的样子。

        谮 zen四声 1、说别人坏话,诬陷,中伤。

        泚 ci三声 1、清,鲜明 2、出汗 3、用笔蘸墨 zi三声,古水名

        摛 chi一声1、舒展,散布 2、铺陈

        隗 wei三声1、高俊的样子,2姓 3kui三声xing

        歆 xin一声1、喜爱,羡慕2、飨,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

        希望能帮助到你

3. 关于文言文的句式什么是文言文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后置

        变式句(即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现代汉语的结构:[ ] ,( ) .||[ ] . ( ) .. 倒 谓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装 定语后置句 句 状语后置句 1、谓语前置句.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怒吼吧,黄河! 怎么了, 美哉,我少年中国!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 2、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古)之人||[不]余欺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而良人||[未] 之知也. “时人||[莫]之许也.” 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A.动宾前置.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 大王||来何操?时不我待. B.介宾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然,籍||[何以]至此? ||[系以]知其然也? ③用 “之”作标志把宾语提到前边. 宋||何罪之有?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 ”―― ||夫子之谓也. 何陋之有?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④ 唯……是……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 唯你是问. 唯才是举. 3、定语后置 ?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人 大阉之乱,缙绅而不易其志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铿然有声者之石,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 4、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中取,而于蓝青.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项羽本记》中:“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⑶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此时为状语后置 ,即:“乎(在)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比)吾先.” 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 5.省略量词:寒暑易节,始一(次)返焉. ◇省略主语 ①“……(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公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村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民)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 ◆省略谓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吾)“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宾语: ⑴ 动词宾语的省略. ⑵ 介词宾语的省略.。

4. 文言文中谓语是什么,句式有什么特点,最好详细一点

        一、文言文中:主语是语言动作的发起人、谓语表示主语动作状态的词,宾语是主语动作的承受者。

        如:主谓宾式句子:予(主语)独爱(谓语)莲(宾语)之出淤泥而不染。可以作谓语的词: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实词.。

        动词和形容词是充当谓语的主要词。例如:1,我爱学校.(动); 2,中国好;(形); 名词可作谓语, 例如:1,今天星期二,(名}; 2,我28岁,(名) 数量词可作谓语: 例如: 白菜100斤, 是(判断词)常用在代词或名词的前边,后边的代词或名词构成"合成谓语", 例如:这是白菜,(是白菜),与名词合成谓语 新来的工人就是他(就是他),与代词合成谓语。

        二、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1、“。

        者,。

        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2、“。

        ,。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3、“。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

        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3、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

        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

5. 古文常用词类或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往往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 垄断 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 自信 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 结束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 实弹 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 不好 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 即使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 留意 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 老子 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 丈人 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 可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 烈士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有志节操守的男子 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更不用说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的地方 扶老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出身低微,行为鄙鲁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 感激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 深入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 有意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 有时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 鞠躬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恭敬,谨慎 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 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夹杂着 稍稍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渐渐 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活泼玩皮 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 于是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此,在这上 大风 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 小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 虽然 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 中心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 以为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 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 不避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 人情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 县官 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 或者 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 指示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出来给……看 约束 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信约 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前,上前;进,进献 因而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趁机 美人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嫔妃 以往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 宣言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扬言 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父母兄弟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他实际上 横行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北面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面朝北,指臣服 殷勤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关切、问候 中国 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指现在中原地区 不过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 不超过 形成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势形成 从事 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官名 妻子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妻子儿女 初一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刚刚开始。

6. 带wei的词语

        行为、

        因为、

        认为、

        以为、

        为了、

        为人、

        成为、

        为何、

        为难、

        为患、

        人为、

        难为、

        为着、

        为害、

        特为、

        有为、

        甚为、

        妄为、

        作为、

        为时、

        为期、

        为首、

        为止、

        为数、

        略为、

        较为、

        稍为、

        为生、

        为力、

        为伍、

        为比、

        相为、

        私为、

        为意、

        为此、

        为作、

        为言、

        规为、

        为理、

        云为

7. 中国文言文的句子一共有几种结构

        常见文言文固定结构 判断句 1、----者,----也 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者,------ 例:粟者,民之所种。 3、------,-----也 例: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者也 例:(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5、为 例:如今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则 例: 7、即 例: 8、非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 9、乃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10.是 例:偏偏两骑来是谁? 11、皆 例:山下皆石穴罅。 12、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例:刘备,天下枭雄。

        省略句 1、主语省略 例: 2、谓语省略 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宾语省略 例:尉剑起,广起,夺(剑)而杀尉。

        竖子不足与(之)谋 4、介词省略 例: 5.介宾省略(与、为、于、以、从、) 例: 被动句 1、……于…… 例: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为…… 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见……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见……于…… 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受……于……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为……所…… 例:为巡船所物色。

        7、没有被动词标志的被动句 例:余羁縻不得还。 倒装句 A: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动词前 疑问代词(谁、孰、恶、安、焉、胡、奚、曷) 尔何 知 ------你知道 什么 沛公 安 在------沛公在 哪里 臣实不才,又 谁 敢怨------我实在不中用,又敢怨 谁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如果卫国国君等着你去治理国政,你打算先做什么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动词前 (不、弗、未、否、毋) (余、吾、予、我、而、尔、若、乃、女、) 古之人不余欺也 自古及今未之尝问 莫我肯顾 古之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肯定句中为了强调宾语,在谓语和宾语之间插入助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在动词前。 何功之有哉(功。

        作用) 何厌之有(厌。满足) 其是之谓乎-----大概是说这种情况吧 先君之好是继------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 二.介词宾语前置 4、介词宾语是疑问代词,为了强调宾语(介宾),也将宾语前置,而且前面没有什么特殊标志,这时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

        胡为至今不朝也-----为什么至今还不上朝 微斯人,吾谁与归?-----我还能跟谁同道 国胡以恤-----国家拿什么来救济呢。 5.介词宾语是方位词,放在介词前 并力西向-----并力向西 6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前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把实行任作为自己的任务,这不是很重吗 三.特殊宾语前置 7. 相 — 动词 誓天不相负 8 见---动词 B:数量词前置, 数量词表示动量时,放在动词前 1.赵尝五战于秦 C:定语后置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前 中心词+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中心词+之+定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中心词+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D:数量词后置 数量词表示物量时,放在名词后置 1.我持白壁一双,欲献亚夫 E:介词结构后置 介宾结构结合的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于、乎、以、为、与、从、自、向) 1.将军战于长勺 F:主谓结构后置(主谓到装)1.甚矣,女之不惠。

8. 文言文写作要点有哪些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目前我们的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存在单一、被动的现象,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致使学习的过程困难而艰涩,哪里还谈得上读出文言文的美呢?而眼下新课程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所以如何让学生从初中起就走近文言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可谓迫在眉睫了。

        面对这种现状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适应“自主”学习需要呢? 一、重视朗读,感知课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改变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发现的一个有效方法。

        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初步接触文言文,他们对于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落实有一定难度,所以让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不搞文白对译,通过反复朗读,读懂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设计中,不采用教师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感悟,而是将朗读作为学生学习和领悟的重要手段。

        根据学生情况设计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这样由浅入深,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如教学《童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可这样设计朗读: 1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比如:项为(wei)之强(jiang)、鹤唳(1i)云端等。 2读: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基础上准确把握句子的停顿。

        这环节可让学生自己点评,然后教师适当点拨,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使之/冲烟/而飞鸣”等等。教师示范读第二节,学生体会怎样正确处理朗读节奏。

        3读: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理解作者的童趣所在。学生寻找表述童趣的语句,这时教师指导落实文言词语意思。

        4读: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两幅图景的内容。 5读:看着板书尽量用课文的句子描述这两幅图景的内容。

        这时候,学生已能当堂成诵了。可以说,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是读。

        但并不是一读到底,应注意读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初步感知,美读感悟,品读评析,研读理解,运用小组读的策略,最终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以读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切入点,以读来感悟文本,结合自己的经验背景,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使学生兴味盎然地读,这样,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

        由于读得真切,心有所思,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自主学习便也水到渠成了。 二、提供平台,互动合作,让自主学习意识长久保持。

        新大纲、新课改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允许学习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要避免“一言堂”,应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长久地保持。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可采用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达成共识的策略步骤。

        如在教学《世说新语。

学弈文言文翻译拼音

       岩字起名有什么寓意 岩:意为岩石、高峻的山崖。此外还指坚硬、挺拔。高山、高峻、高耸,意义优美。

        一般出现在男性名字中,五行属性为土。岩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名言名句: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

        希望帮到你,若满意,望采纳,谢谢!

        岩字的意思是什么 拼 音

        yán

        基本释义

        1.高峻的山崖:~壁。~壑。

        2.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

        3.险要,险峻:~险。~邑。

        4.山洞:中空成~。~居穴处。

        岩字是什么意思 岩 [yán] 释义:

        1.高峻的山崖:~壁。~壑。 2.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 3.险要,险峻:~险。~邑。 4.山洞:中空成~。~居穴处。

        文言文中,岩字的翻译 险阻的意思!如:保其岩阻(《隆中对》)

        岩的意思是什么 岩:

        (1)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嵌岩窦穴。――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沈括《梦溪笔谈》

        (2)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4)石穴,石窟。

        (5)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岩字白话翻译成普通话什么意思,急! 白话是什么意思?没听过。

        我的硬盘启动时好像会响,怎么办 一般情况都会是这样的。不仅仅是启动时候这样,就是运行软件的时候也会有响声的。其实这是硬盘的寻道声,随着使用年限顶增加,这种声音会越来越大,这也就是硬盘的机械老化问题。对次,通常情况下没有解决办法,其实你也不用在乎!

        岩字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词目:岩居川观

        成语拼音:yán jū chuān guān

        拼音代码:yjcg

        成语解释: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你我用文言文

       1. 文言文学弈的注拼音版

        注音及注释资料供参考,如下:弈(yì)(1)秋(qiū)(2),通(tōnɡ)国(ɡuó)(3)之(zhī)(4)善(shàn)(5)弈(yì)者(zhě)也(yě)。

        使(shǐ)(6)弈秋诲(huì)(7)二(èr)人(rén)弈(yì),其(qí)(8)一(yì)人(rén)专(zhuān)心(xīn)致(zhì)志(zhì),惟(wéi)弈(yì)秋(qiū)之(zhī)为(wéi)(9)听(tīnɡ)(10);一(yì)人(rén)虽(suī)听(tīnɡ)之(zhī)(11),一(yì)心(xīn)以(yǐ)为(wéi)(12)有(yǒu)鸿(hónɡ)鹄(ɡǔ)(13)将(jiānɡ)至(zhì)(15),思(16)援(14)弓缴(zhuó)(17)而(ér)射(shè)之(zhī)(18)。虽(suī)与(yǔ)之(zhī)俱(jù)学(xué)(19),弗(fú)若(ruò)之(zhī)矣(yǐ)(20)。

        为(wéi)是(shì)其(qí)智(zhì)弗(fú)(24)若(ruò)与(yǔ)?曰(yuē)(21):非(fēi)然(rán)也(yě)(22)。1.弈:下围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之:的。 5.善:善于,擅长做…。

       

        的人。 6.使:让。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只单独听)弈秋(的教导)。 10.之为:语气助词,无意义。

        11.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之:指弈秋的教导。

        12.以为:认为,觉得。 13.鸿鹄:天鹅。

        14.援:引,拉。 15.将至:将要到来。

        16.思:幻想。17.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8之:代词,代“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19.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俱,一起 20.弗若之矣:不如前者。.矣:了.弗:不。

        21.曰:说。22.然:这样23.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24.俱:一起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2. 文言文学弈的注拼音版

        注音及注释资料供参考,如下:

        弈(yì)(1)秋(qiū)(2),通(tōnɡ)国(ɡuó)(3)之(zhī)(4)善(shàn)(5)弈(yì)者(zhě)也(yě)。使(shǐ)(6)弈秋诲(huì)(7)二(èr)人(rén)弈(yì),其(qí)(8)一(yì)人(rén)专(zhuān)心(xīn)致(zhì)志(zhì),惟(wéi)弈(yì)秋(qiū)之(zhī)为(wéi)(9)听(tīnɡ)(10);一(yì)人(rén)虽(suī)听(tīnɡ)之(zhī)(11),一(yì)心(xīn)以(yǐ)为(wéi)(12)有(yǒu)鸿(hónɡ)鹄(ɡǔ)(13)将(jiānɡ)至(zhì)(15),思(16)援(14)弓缴(zhuó)(17)而(ér)射(shè)之(zhī)(18)。虽(suī)与(yǔ)之(zhī)俱(jù)学(xué)(19),弗(fú)若(ruò)之(zhī)矣(yǐ)(20)。为(wéi)是(shì)其(qí)智(zhì)弗(fú)(24)若(ruò)与(yǔ)?曰(yuē)(21):非(fēi)然(rán)也(yě)(22)。

        1.弈:下围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之:的。

        5.善:善于,擅长做…。的人。

        6.使:让。

        7.诲:教导。

        8.其:其中。

        9.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只单独听)弈秋(的教导)。

        10.之为:语气助词,无意义。

        11.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之:指弈秋的教导。

        12.以为:认为,觉得。

        13.鸿鹄:天鹅。

        14.援:引,拉。

        15.将至:将要到来。

        16.思:幻想。

        17.弓缴:弓箭。.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8之:代词,代“那个专心致志的人”

        19.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俱,一起

        20.弗若之矣:不如前者。.矣:了.弗:不。

        21.曰:说。

        22.然:这样

        23.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24.俱:一起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3. 《学弈》整篇古文的读音

        弈(yì)(1)秋(qiū)(2),通(tōnɡ)国(ɡuó)(3)之(zhī)(4)善(shàn)(5)弈(yì)者(zhě)也(yě)。

        使(shǐ)(6)弈秋诲(huì)(7)二(èr)人(rén)弈(yì),其(qí)(8)一(yì)人(rén)专(zhuān)心(xīn)致(zhì)志(zhì),惟(wéi)弈(yì)秋(qiū)之(zhī)为(wéi)(9)听(tīnɡ)(10);一(yì)人(rén)虽(suī)听(tīnɡ)之(zhī)(11),一(yì)心(xīn)以(yǐ)为(wéi)(12)有(yǒu)鸿(hónɡ)鹄(ɡǔ)(13)将(jiānɡ)至(zhì)(15),思(16)援(14)弓缴(zhuó)(17)而(ér)射(shè)之(zhī)(18)。虽(suī)与(yǔ)之(zhī)俱(jù)学(xué)(19),弗(fú)若(ruò)之(zhī)矣(yǐ)(20)。

        为(wéi)是(shì)其(qí)智(zhì)弗(fú)(24)若(ruò)与(yǔ)?曰(yuē)(21):非(fēi)然(rán)也(yě)(22。

4. 我要文言文学弈中字的所有拼音

        学弈 《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xué yì 《mèng zǐ 》yì qiū ,tōng guó zhī shàn yì zhě yě 。

        shǐ yì qiū huì èr rén yì ,qí yī rén zhuān xīn zhì zhì ,wéi yì qiū zhī wéi tīng ;yī rén suī tīng zhī ,yī xīn yǐ wéi yǒu hóng hú jiāng zhì ,sī yuán gōng jiǎo ér shè zhī 。suī yǔ zhī jù xué ,fú ruò zhī yǐ 。

        wéi shì qí zhì fú ruò yǔ ?wú yuē :fēi rán yě 。

5. 我要文言文学弈中字的所有拼音

        学弈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xué yì 《mèng zǐ 》

        yì qiū ,tōng guó zhī shàn yì zhě yě 。shǐ yì qiū huì èr rén yì ,qí yī rén zhuān xīn zhì zhì ,wéi yì qiū zhī wéi tīng ;yī rén suī tīng zhī ,yī xīn yǐ wéi yǒu hóng hú jiāng zhì ,sī yuán gōng jiǎo ér shè zhī 。suī yǔ zhī jù xué ,fú ruò zhī yǐ 。wéi shì qí zhì fú ruò yǔ ?wú yuē :fēi rán yě 。

6. 文言文《学弈》的意思

        解析如下:《学弈》解释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7. 文言文学弈(全文)的读音

        弈(yì)(1)秋(qiū)(2),通(tōnɡ)国(ɡuó)(3)之(zhī)(4)善(shàn)(5)弈(yì)者(zhě)也(yě)。

        使(shǐ)(6)弈秋诲(huì)(7)二(èr)人(rén)弈(yì),其(qí)(8)一(yì)人(rén)专(zhuān)心(xīn)致(zhì)志(zhì),惟(wéi)弈(yì)秋(qiū)之(zhī)为(wéi)(9)听(tīnɡ)(10);一(yì)人(rén)虽(suī)听(tīnɡ)之(zhī)(11),一(yì)心(xīn)以(yǐ)为(wéi)(12)有(yǒu)鸿(hónɡ)鹄(ɡǔ)(13)将(jiānɡ)至(zhì)(15),思(16)援(14)弓缴(zhuó)(17)而(ér)射(shè)之(zhī)(18)。虽(suī)与(yǔ)之(zhī)俱(jù)学(xué)(19),弗(fú)若(ruò)之(zhī)矣(yǐ)(20)。

        为(wéi)是(shì)其(qí)智(zhì)弗(fú)(24)若(ruò)与(yǔ)?曰(yuē)(21):非(fēi)然(rán)也(yě)(22)。

8. 学弈孟子文言文注音

        今夫弈之为数shù,小数shù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dé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wéi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wéi有鸿鹄将jiāng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为是其智弗fú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弈:下棋。(围棋)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数:指技艺。 致志:用尽心志。

        致:尽,极。 不得:学不会 善:善于,擅长。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惟:同“唯”,只。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为:因为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弈者:下棋的人。

        通国:全国。 使:让(动词)。

        之:他,之前一个人。(指第一个用心听讲的人) 俱:一起。

        弗:不。 若:如。

        矣:了。(语气词) 为:同“谓”,指有人说。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同“欤”叹词,相当于“吗”。

        然:这样。 也:是。

        译文 现在你把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启示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9. 《学弈》句子翻译,读音,及"之"的意思与问答

        弈秋是全国下棋的高手。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来,想要拉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两人在一起学棋,但后者却不如前者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④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其伊谁之赐?公(袁可立)宜祠。——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3]

        4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望采纳,谢谢!

文言文里的之

       1. 你,用文言文怎么说

        尔、卿、公、若、子、女、你、君、彼

        一、尔拼音:ěr

        释义:

        1、你,你的:尔父。尔辈。尔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尔曹(你们这些人)。尔虞我诈。

        2、如此:偶尔。不过尔尔。

       

        3、那,其(指时间):尔时。尔后。

        4、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5、词尾,相当于“地”、“然”:卓尔。率尔(轻易地)。

        二、卿拼音:qīng

        释义:

        1、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

        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姓。

        三、公拼音:gōng

        释义:

        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雄性的:公母。公畜。

        8、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9、姓。

        四、若拼音:ruò

        释义:

        1、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顺从:“曾孙是若。”

        7、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五、君拼音:jūn

        释义:

        1、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君子。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

        2、古代的封号: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

        3、对对方的尊称:张君。诸君。

2. 我需要你 用文言文翻译

        在文言文中,“帮”和“助”是同义词,而且“助”的本义就是“帮助”。像这类同义词连用的短语,在中古文言文中逐步演化成了词汇,所以“帮助”短语,后来又成为了文言文的复音实词,犹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例如:宋 宗泽《乞回銮疏》之十四:“凡勤王人,例遭斥逐,未尝有所犒赏,未尝有所帮助。”

        另及:

        原文“我需要你的帮助”是一句表认定的主谓句,主语由代词“我”充当;谓语则由述宾短语“需要你的帮助”充当,其中:定中短语“你的帮助”充当谓词“需要”的宾语。由此可见,原文的文言文可作如下转换:

        我,转换成自称代词“吾”;需要,转换成动词“需”,因为文言文“需”原本就有“需要”的义项;定中短语“你的帮助”,可以转换成“尔助之”,也就是“你帮助我”之意。

        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的文言文大意是:吾需尔助之也。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3. 你 我 他 在文言文如何翻译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

        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我忘记了拿尺码。”

        “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 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

        《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

        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

        “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

        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

        “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

        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

        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 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女”字用于句中,又在动词“诲”之后,作“诲”的宾语。

        代替“仲由”,译为“你”。 10、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怎么会富贵呢?“若”用于句首,用来称代陈涉。

        相当于“你”。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

        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句中的“乃”就是代词,“你的”。

        1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而”便是代词“你”。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例: 13、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衰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这里的“彼”和“之”都是代词,用来指代齐国的军队,相当于“他们”。

        14、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其”字用来代替愚公的妻子,译为“他的”。

        1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杀了。句末的“之”就是代词,代替“侮臣者”,相当于“他”。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自”便是自称“自己”。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才能。这里的“人”字,即旁称。

        1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这是不道德的。

        “人”字旁称“人家”。

4. 在古文中 你,我的意思有几种,请写

        古文的第一人称:朕、吾、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注意:朕----在先秦,一般人自称可用‘朕’/ 中古以前,‘吾’一般只能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 ,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 / 中古时期“吾‘可作动词和介词的后置宾语。

        古文的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

        注意:女(汝)、尔、若 可以作 主语、定语、宾语。/ 而、乃 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古文的第三人称: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用指示代词‘彼’、‘之’、‘其’来 *** 。

        注意: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分别,同一个词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可加‘侪’‘属’‘曹’‘辈’,表示复数。

毅文言文

       1.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之有时后在文言文中无诗意。

2. 文言文中的 之 有什么 意思

        解析: 用作代词,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3. 文言文中的“之”有多少种翻译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

        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4.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一、施行、进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白话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 二、出,生出,滋长。 例句:枝茎益大,有所之。

        白话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 出处:东汉·许慎《说文》 三、去,到,前往。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白话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出处: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例句: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白话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 出处: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五、之拼音:zhī 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

        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假之[jiǎ zhī] 假若。

        2、之适[zhī shì] 前往;往来。 3、久之[jiǔ zhī] 很久,许久。

        4、之卦[zhī guà] 《周易》卦变之称。 5、之往[zhī wǎng] 去;到。

5.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有关”之“这个词的古文言文用法详解如下: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

        --《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④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 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人皆吊之。

        --《塞翁失马》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 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⑤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狼》 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指示代词,这 例: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例: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史记·魏公子列传》 4.可用于宾语前置句复代指宾语,用于动词之后。 ①野语有之曰。

        --《庄子·秋水》 ②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③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贾谊《过秦论》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③句读之不知。

        --《师说》 ④菊之爱。--《爱莲说》 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2。

        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②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其伊谁之赐?公(袁可立)宜祠。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②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5.结构助词,补语标志,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6.音节助词,无实义。

        例:1、填然鼓之。--《孟子·粱惠王上》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3、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4、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生僻含义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

        《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黄现璠《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文言文用法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

        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7.公(袁可立)曰:"吾自任之!"(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到,去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上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上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在 5、福王之国,派夫派骑唯唯不胜支。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

6. 古文中之的用法

        之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2、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之1 作动词, 可译作“到、往、去”。

        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2 结构助词“的”。

        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作代词 A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B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C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D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

        “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诸葛亮的读音诸葛亮的读音是什么

       1. 古文以是什么意思

        “以”的用法: 1、用、拿、把. ①以刀劈狼首.(《狼》)②因以为号.(《五柳先生》) ③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④将以攻宋 (《公输》)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⑥今诚以吾众诈自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2、按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凭、凭借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4、因为、由于 ①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5、表目的,一般译为来 、用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百姓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鱼我所欲》)④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6、表结果,一般译为“以致” ①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 7、连词相当于“而” 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隆中对》)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 ③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④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8、可以和“为”连用,一般译为“认为”.①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 以在古文中有几种意思

        今文古文英文都有了,以字做虚词还有些偏僻点的用法,但我忘带笔记了…… 以 拼音:yǐ 注音:ㄧˇ 简体部首:人,部外笔画:2,总笔画:4 繁体部首:人,部外笔画:3,总笔画:5 五笔86&98:NYWY 仓颉:VIO 郑码:ZSOD 笔顺编号:5434 四角号码:287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E5 基本字义 -------------------------------------------------------------------------------- ● 以 yǐ ㄧˇ ◎ 用,拿,把,将:~一当十。

        ~苦为乐。~身作则。

        ~邻为壑。~讹传讹。

        ~往鉴来。 ◎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

       

        物~类聚。 ◎ 因为:~人废言。

        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 目的在于:~待时机。

        ~儆效尤。 ◎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 古同“已”,已经。 ◎ 太,甚:不~急乎? ◎ 及,连及:富~其邻。

        汉英互译 -------------------------------------------------------------------------------- ◎ 以 according to as well as because of in order to take use with 方言集汇 -------------------------------------------------------------------------------- ◎ 粤语:ji5 jyu5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1 [客语拼音字汇] yi1 [海陆丰腔] ri1 ri5 [陆丰腔] ji1 [沙头角腔]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ji5 [东莞腔] ji3 English -------------------------------------------------------------------------------- ◎ by means of; thereby, therefore; consider as; in order to 详细字义 -------------------------------------------------------------------------------- ◎ 以 yǐ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

        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

        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

        ——《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

        ——《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3)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

        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4) 使,令 [take] 向欲以齐事王攻 宋也。

        ——《战国策》 (5)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6) 凭借;仗恃 [depend on]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7) 认为,以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

        ——《列子·汤问》 (8)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9) 做,从事 [do]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词性变化 -------------------------------------------------------------------------------- ◎ 以 yǐ 〈名〉 (1) 原因,缘故 [reason]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诗·邶风》 (2) 无固定职业的人 [unoccupied person] 以闲民。——《拾雅》 候疆候以。

        ——《诗·周颂》 (3) 以色列的简称 [Israel]。如:阿以战争 ◎ 以 yǐ 〈介〉 (1) 把,拿 [using;taking;by means of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俱以情告。

        ——《世说新语·自新》 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3) 依,按,凭 [in accordance with;by]——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

        犹言凭、根据 何以谓之文。——《论语》 以残年余力。

        ——《列子·汤问》 以我酌油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以大中丞抚 吴者。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以其智力为也。

        ——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 (5) 在,于 [in]——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柳宗元《断刑论》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余以乾隆。——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从,自,由 [from]——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

        ——《潜夫论》 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史记》 (7) 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

        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 ◎ 以 yǐ (1) 为 [in order to;so as to;for]。

        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 (2) 因为,由于 [because of]——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贪勤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吾以捕蛇独存。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成以其小,劣之。——《聊斋志异·促织》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清· 袁枚《祭妹文》 以数。

3.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以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认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1)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

        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

        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

        (以:是) 13、通“已”,止。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

        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4. 语文知识:文言文翻译:《原君》

        《原君》翻译/黄宗羲

        有人类的开始,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自利的.天下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去兴办它;天下有公共的祸害,却没有人去除掉它.有仁人志士出来,他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要让天下人蒙受利益;他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天下人免除祸害.这个人的辛勤劳苦,必定是天下人的千倍万倍.要付出千倍万倍的劳苦辛勤,而自己又不享受利益,这必定不是天下人的常情所愿意去做的啊!所以古代的君主,思考之后而不愿意当君主的,像许由,务光等人就是;当了君主而又离去的,像唐尧,虞舜等人就是;起初不想当君主,而最后却不能离去的,像大禹就是.难道古人和现代人有什麽不一样的吗 好逸恶劳,这实在也是所有人的常情啊!

        后代作君主的人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利害的大权都出於自己一人;我把全天下的利益都归於自己,把全天下的灾害都归给他人,也没有什麽不可以的.让全天下人都不敢自私,都不敢自利;把我自己的大自私,当作是全天下的大公利,刚开始还觉得惭愧,时间一久,也就心安了.把全天下看作是最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无穷无尽地享受.汉高祖所说:「我产业的成就,比起二哥,那个多呢 」他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经洋溢在所说的话里头了.

        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古代是将天下看作主人,而将君主看作宾客,大凡君主一辈子所在经营的,都是为了全天下人.现在把君主看作主人,把天下看作宾客,大凡全天下之所以没有一块地能够得到安宁的,都是因为君主的缘故啊!所以在他还没有得到天下的时候,让天下人肝脑涂地惨死,让天下人的子女分散各处,用来换取我一个人的产业,却不会觉得悲惨哪!还说:「我本来就是在为后代子孙创立产业啊!」当他已经获得天下了,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用来供奉我一人的荒*享乐,还把这看做是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产业的花红,利息啊!」这麽说来,是全天下的大灾害,就是君主而已了.假如像从前没有君主的话,人们都各自能够得到自己的东西,各自能够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本来设立君主的道理就是这样吗!

        古代的天下人,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喻成父亲,把他拟喻成老天,实在不算过分哪!现在的天下人,怨恨,憎恶他们的君主,把他看得像仇敌一样,把他叫做「独夫」,本来这就是应该的.可是小儒们却识见肤浅,认为君臣之间的道理是存在天地之间的,是无法脱逃的,甚到了像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仍然还说商汤,周武王不该杀他们的,还乱编造流传伯夷,叔齐无法考证的事情;他们看待万万千千百姓血肉崩溃的惨死,几乎就和老鼠的腐死没什麽两样啊!难道天地这麽的大,在万万千千的老百姓之中,单单私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 所以周武王,是个大圣人;所以孟子的言论,是大圣人的言论.后代君主,想要拿像父亲,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伺君位,都认为孟子的言论对他不利,甚至直接废除孟子配祀孔庙,这难道不是来源於那些识见肤浅的小儒们吗

        虽然这个样子,如果后代做君主的人,果真能够保住这个产业,无穷无尽地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看成是私有的了.可是,既然他把天下看成是产业,那别人想要获得这个产业,谁不跟我一样呢 於是拼命用绳子给它绑紧,努力用钮锁给它牢固,然而一个人的智慧力量是注定不能胜过全天下想要得到的人;以致於远的好几代,近的就在自己身上,他们血肉崩溃的惨死,就应在子孙身上了!从前有君主希望「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再投生到帝王家了!」而明毅宗对女儿(长平公主)也说:「你为什麽要生在我家呢!」这话说得真悲痛啊!回想他们(祖先)在创业打天下,那想要获得天下的雄心,(相较之下),能不沮丧,能不瘫软吗!

        所以明白做君主的职分后,那麽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就不是多麽地超俗绝尘了.相反地,不明白做君主的职份的话,那麽连在市井里面,也人人都想当君主啊!这就是为什麽许由,务光在后代绝迹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份难以分明,但是用短暂时间的荒*享乐,不值得去换取无穷无尽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啊!

5. 文言文吴潜,字毅夫,喧州宁国人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1]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2] 。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

        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

        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

        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诸葛亮的读音是:zhūgěliàng。

       诸葛亮的拼音是:zhūgěliàng。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ㄓㄨㄍㄜ_ㄌ一ㄤ_。结构是:诸(左右结构)葛(上下结构)亮(上下结构)。

       诸葛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81-234)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谋献策,遂提出联孙抗曹、重兴汉室的建议,即“隆中对”。后刘备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任丞相。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封为武乡侯。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重视水利,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曾先后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二、引证解释

       ⒈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所渲染,故常借指足智多谋的人物。引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只有他们自己才是精明强干大权独握的诸葛亮。”峻青《海啸》第二章:“‘放心吧,_姑子,’老金头笑嘻嘻地说:‘你不知道你们的头儿是个诸葛亮吗?他有退兵之计,你急什么?’”

       三、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81~234)_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_。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著有《诸葛武侯集》。

       四、网络解释

       诸葛亮《诸葛亮》是孙光明执导,李法曾、李宗翰等联合主演的一部古装历史剧,取材于罗贯中所创作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该剧主要讲述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创下蜀汉基业的传奇人生。

       关于诸葛亮的诗词

       《咏诸葛亮·隆中对策好文章》《咏诸葛亮·君臣鱼水世曾评》《咏诸葛亮·标榜吹嘘名士风》

       关于诸葛亮的诗句

       牧野再逢诸葛亮诸葛亮公_进民所怀曹操若逢诸葛亮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走马荐诸葛漂漂亮亮油光晶亮清风亮节东方不亮西方亮

       关于诸葛亮的词语

       清风亮节油光晶亮

       关于诸葛亮的造句

       1、周瑜陷落计中,让诸葛亮实现了草船借箭的计谋。

       2、大名鼎鼎的刘备也放下架子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3、诸葛亮出山是待价而沽,不过这个“价”是刘备的知遇之恩。

       4、诸葛亮创下的历史奇迹一直以来都被当做典范。

       5、戏台上诸葛亮的打扮,少不了羽扇纶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诸葛亮的详细信息

       好了,今天关于“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隆中对翻译及原文拼音”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