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清时有味是无能_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zmhk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清时有味是无能_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清时有味是无能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清时有味是无能的话题,我们开始

清时有味是无能_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清时有味是无能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清时有味是无能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

1.杜牧的七言绝句共有多少首啊?按题材可以分为好多类啊?

2.乐游原的古诗有哪些?

3.杜牧的诗<放言>共有五首,大家帮忙找找啊!!!!!!

4.带有“静”字诗句,越全越好,分有的是 另追加100

清时有味是无能_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杜牧的七言绝句共有多少首啊?按题材可以分为好多类啊?

       杜牧是著《通典》的史学家杜佑的孙子。家世历代仕宦,是一个清贵子弟。他字曰牧之,李商隐有一首《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前四句云: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陵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梁朝的著名诗人江总,字曰总持,李商隐诗用杜牧的名字来开玩笑,比之为江总。这首诗是杜牧官司勋员外郎时写赠的,故称之为杜司勋。

        杜牧这个人,在唐诗人中有些突出。他的文学、思想和品德,都有互相矛盾之处。进士及第后,他在宣州刺史沈传师幕下为书记。听说湖州多美女,就去游览。湖州刺史崔公,是他的老朋友,把本州所有名妓都找来,供他选择,他却一个也不满意。刺史为他举行了一次赛船大会,引逗得全城姑娘都出来观看。杜牧沿着两岸一路物色过去,也看不到一个中意的姑娘。到了傍晚,忽然看见一个老太太带来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杜牧仔细一看,认为是绝世佳人。当下就托人去和老太太商量,要娶这个姑娘。老太太很畏惧,面有难色。杜牧说:现在不娶,我十年之后,会到这里来做刺史,那时再娶你的姑娘。如果十年不来,你的姑娘就可以另嫁别人。于是给了老太太许多财帛,以为订婚的礼物。十四年后,到大中三年(公元八四九年),杜牧果然来做湖州刺史。一到任,就访问那个姑娘,才知她已在三年前嫁了人,而且有两个孩子了。杜牧大为惆怅,写了一首《怅别》诗: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这是杜牧第一个浪漫史,见于《丽情集》。故事可能是真的,但年代却不正确。沈传师卒于大和元年(公元八二七年),做宣州刺史还在其前,大约应当在长庆末年。杜牧卒时年才五十,大约在大中五年。做湖州刺史之后,还入京拜考功郎中,知制诰。不久,又迁中书舍人。这样看来,他任湖州刺史也当在大中三年以前。从长庆末年到大中初年,已有二十多年,可知这个记载的年代是不可信的。

        牛僧孺任淮南节度使,把杜牧请去掌书记。淮南节度使治所在扬州。扬州是个妓女乐舞荟萃的繁华都会。杜牧在牛僧孺幕下,白天办公,夜晚便出去狎妓饮宴,过他的风流生活。牛僧孺卸任临行时,取出一个大盒子,交给杜牧。杜牧打开一看,都是牛僧孺部下探子的报告,一条一条写着:“某月某日,杜书记在某处宴饮。”“某月某日夜,杜书记在某妓院中歇宿。”“某月某日,杜书记与某人在某处游览,有某某妓女陪同。”杜牧一看,大为羞惭,同时也深深地感激牛僧孺对他的宽容。牛僧孺稍稍教训他一番,劝他检点品德,不要太浪漫了。杜牧对牛僧孺是非常感恩的,牛僧孺死后,墓志铭便是杜牧做的。

        牛僧孺卸任后,杜牧也升了官,到洛阳去任监察御史。他在离开扬州时,做了三首诗: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恰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前二首是与他所眷恋的妓女离别时写赠她的。后一首是他在扬州这一段浪漫生活的总结,也是忏悔词。牛僧孺于大和六年任淮南节度使,至开成二年(公元八三七年)五月,上表请休,在扬州实止五年。杜牧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如果不是夸张,必是在此前后还住过四五年。在他的诗集中,赋咏扬州的诗,还有好几首,可见他对扬州是非常眷恋的。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韩绰是淮南节度使幕下判官,是杜牧的同事,恐怕也是他的狎邪游侣。这首诗是杜牧离扬州后因怀念他而写寄的,“草未凋”明刊本《樊川文集》,《唐诗品汇》及《全唐诗》均作“草木凋”,今依《唐诗别裁》改正。“草未凋”,可知是江南气暖,如果说“草木凋”,便不是描写江南风景了。扬州传说:隋炀帝曾于月夜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于桥上,故诗中用“玉人”,向来都讲作“美人”。富寿荪《唐人绝句评注》据晋人裴楷、卫玠都有“玉人”之称,况且杜牧《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亦有“寄与玉人天上去”之句,因而以为此诗中的“玉人”是指韩绰而言。这一讲法极为新颖,而且是有证据,可以讲通的。韩绰大概不久即逝世,杜牧有一首《哭韩绰》的诗哀悼他。

       以上是杜牧第二个浪漫史。从淮南还京,官拜监察御史,分司东都①。于是他到了洛阳。这时,李愿罢官,在洛阳闲居,家妓美艳,生活豪奢,不时邀集当地名流,置酒高会。因为杜牧是监察御史,有纠弹官员的职责,不便请他参加有妓乐的宴会。杜牧感到冷落,托人去向李愿说,希望被邀请赴宴。李愿不得已,就送了请帖。酒席间,杜牧瞪着眼看许多侍酒的妓女。连饮三杯,问李愿道:“听说有一个名叫紫云的,是那一个?”李愿就指点给他看。杜牧又瞪着眼对紫云看了好久,说道:“名不虚传。该送给我吧?”李愿低头微笑,并不答话。许多妓女都回头来对着他笑。杜牧又连饮三杯,站起来朗吟了一首即席诗,意态闲逸,旁若无人:

        兵部尚书席上作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坐,两行红粉一时回②。

        这是杜牧的第三个浪漫史。以后,他历任中外许多官职。外任做过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每到一个州郡,都有赠妓、书情之类的诗作,不过没有故事记录而已。

        写艳情诗,有风流放诞的行为,只是杜牧的文学生活的一面。他另外还有一面,那是他的政治生活。他为人刚直,有经纶天下的大志,敢于论列国家大事。他的散文如《罪言》、《原十六卫》、《战论》、《上李太尉论边事启》等,都是针对时事的政论。我们如果先读他的散文,想象不到他会做“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这是我说他的一种矛盾。

        杜牧的诗既写得风流旖旎,但是他对于诗的理论却又非常正统。他曾为平卢军节度巡官李戡作墓志铭,在这篇文章中,他记述了李戡的文艺观点:“诗者,可以歌,可以流于竹,鼓于丝。妇人小儿,皆欲讽诵。国俗厚薄,扇之于诗,如风之疾速。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以法治之。”这一段话,对元稹、白居易的批判,可谓极其尖锐。如果杜牧自己不同意这个观点,他决不会在李戡逝世之后给他记录下来。因此,后世诗家评论杜牧,都引用这一段文章来代表杜牧的诗论。况且杜牧另有《献诗启》一文,叙述他自己作诗的态度云:“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既无其才,徒有其奇。篇成在纸,多自焚之。”这也可见他是反对奇丽的。不过他自知没有作高古诗之才,而仅能作奇丽诗。但是,使我们怀疑的是,他既然批判元白诗为“纤艳不逞”,为“*言媟语”,可是他自己的诗也很多是“纤艳”的“*言媟语”,这岂不是又一个矛盾呢?

        现在流传的杜牧诗文集,只有一个明刊本《樊川文集》。这是杜牧的外甥裴延翰编定的。据裴序说,杜牧任中书舍人时,就生病了。搜集生平所作文章千百纸,一一丢在火里,只留下十分之二三。幸而裴延翰平时收藏了不少手迹,才收集得诗文四百五十篇,分为二十卷。在这个二十卷本之后,还有一个《樊川外集》,不知何人所编;_又有《樊川别集》,是宋熙宁六年三月一日杜陵田概所编。田氏序称“旧传集外诗者,又九十五首,家家有之”。可知《外集》亦是晚唐、五代时古本,也可能是裴延翰搜辑附入。不过田氏说外集有诗九十五首,现在的外集却有诗一百二十七首,显然已有后人增入的。田概所编《别集》是从魏野家得诗九首,从卢讷家得诗五十首,都是《樊川文集》和《樊川外集》所没有的,另外又加一首《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外集》有此题而诗实为伪作。这样,《别集》应有诗六十首,今世传本不误。

        《全唐诗》编录杜牧诗八卷,其前六卷就是《樊川文集》中的诗和《外集》、《别集》。后二卷诗及补遗,又不知来历。杜牧的一些著名绝句和纤艳之作,大多在《外集》和《别集》中,由此可知,杜牧有意使他的诗集面目符合于他的诗沦,当时曾烧掉许多丽情诗,不编入集。后人从流传的钞本中一再辑补为《外集》、《别集》,才得保存了一部分。

       杜牧诗的特长在七言绝句。大篇诗如《张好好》、《杜秋娘》、《华清宫三十韵》等也很著名,但比不上绝句的有神韵。现在我们还是再欣赏他几首绝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玄宗与杨贵妃的轶事,开元、天宝年间的盛衰,中、晚唐诗人都极感兴趣,几乎人人都有诗咏叹,表示各种不同的感情。杜牧对骊山、华清宫屡有感兴,既作《华清官》五言排律三十韵的长诗,又作此七言绝句三首。这三首诗,一般选本都只选第一首,第二首则宋人诗话中有过好评。至于第三首,就没有人提起过。这就反映出了历来诗家对这三首诗的评价。现在我把三首诗一起抄录下来,让大家评比。

        第一首是咏蜀中进贡荔枝的事。“绣成堆”,指骊山象一堆锦绣。第一句写骊山,第二句写华清宫。这两句只是点题,还不知道诗人将说些什么。第三句一转,在红尘扬起的地方有一人骑马飞奔而来,同时在山上宫中,贵妃已在笑了。第四句不说贵妃知道四川新鲜荔枝已经送到,所以在笑,却说没有人知道是荔枝来了。这两句的表现手法很高明,第四句本来要说明第三句,但作者不从正面说明,而从反面说观,愈显得这是宫闱秘事。

        第二首第一句说新丰市绿树丛中卷起了黄沙尘土。第二句说明这是派到渔阳去调查安禄山行动的探子回来了。有人报告玄宗,说安禄山即将造反。玄宗就派人去秘密调查。但这些使者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回来报告说安禄山没有造反的迹象。其实这时安禄山已在发兵了。第三句也是一转,说这时骊山上还在演奏新制的霓裳羽衣曲,还在歌舞升平。可是,第四句说:待到歌舞完毕,大家下山来,中原已经破碎了。这首诗和第一首的作法不同。第三句第二字用平声字,因而是拗体绝句。主题思想是讽刺玄宗以荒*误国,与第一首的用赋体也不同。

        第三首是叙述安禄山在长安时得宠于玄宗和贵妃的时候,俨然是万国笙歌,陶醉于太平的时候,当时安禄山也在山上宫中参与跳舞,连山下人民都听到他们的笑声。这首诗止有一个“醉”字透露了讽刺之意。此外的字句都较为平淡。第三句尤其粗鲁。因此是一首写得失败的诗,无怪没有人提起。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唐诗中第一流的怀古诗。赤壁是山名,山崖红赭,故名曰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边。建安十三年,(公元二O八年),曹操造了几百条大战艋,准备大举征伐孙吴。周瑜采用黄盖所献的火攻计,趁东南风起.大破曹军于赤壁山下,将曹操的战舰焚烧无馀。铜雀台是曹操晚年(建安十五年)所造的楼台,上居姬妾歌伎,以供其四时行乐。这个台在今河北临漳县,就是当年曹魏的邺都。台已不存,遗址还在。二乔是乔公的两个女儿,据说长得极美。太乔嫁给孙策,小乔嫁给周瑜。以上是这首诗的历史事实。

        诗的第一、二句说,当年赤壁大战时折断的戈戟还沉埋在江中沙土里,铁还没有销蚀。诗人检到了几块废铁,自己拿去磨洗一番,认出是古代魏吴战争时的遗物。古代兵器上都铸有铭文,所以诗人能认得。这两句诗的作用也不过是点明题目,表示这是一首赤壁怀古诗。

        下半首诗是诗人在赏玩这几块废铁时的感想。如果当时没有东南风而只有西北风,这场战争的结果就不同了。也许是曹军大获全胜,顺流而下,把吴国灭掉。诗人并不把这一感想如实地写下来,他改用形象思维来表达。如果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那么,二乔肯定会被曹操俘去,深藏在铜雀台上了。东风是自然现象,没有感情。在这句诗中,它被人格化了,似乎东风也对周瑜有好感,特地给他以方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一幅很美的形象,但诗人止是用来代替孙吴的破家亡国。

       “东风不与周郎便”,从散文语法规律看,这是一种肯定语气,东风没有给周瑜以方便。但在唐诗中,它可以表达为假定语气。因为唐代诗人都尽可能不用“如果”、“倘若”、“何况”、“但是”这一类的转折语,只要上下句贯串得当,读者自能判断其语气。到了宋代,文言文的语法观念强了,诗人就不敢做这样的诗句,他们一定会写成“东风若不与方便”这样的句子。从此,诗与散文的句法没有区别,也就是以文为诗了。宋人《道山清话》论此诗云:“此诗正佳,但颇费解说。”他知道这首诗做得好,但是也无法解说,就因为他不了解第三句是假定语气。

        清人吴乔撰《围炉诗话》,论此诗云:“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诗,用意隐然,最为得体。”他指出杜牧此诗用隐晦的方法来发议论,出新意,这是抓到要点的。但他以为这是一首咏史诗,却未免差错。杜牧此诗是怀古,不是咏史,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吴氏大约没有分得清。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自从选入《唐诗三百首》以后,成为唐诗中最为家弦户诵的一首。近年出版的唐诗选本,几乎无不选取。注释已多,我本来不想在这里讲谈。不过近来发现有两处诗义,未被注意,或者有些奇特的讲法,因而趁此机会,谈谈我的意见。

        第一是关于“秦淮”的问题。所有的注释本都说秦淮就是秦淮河,这当然没有错。但是,从明代以来,一般人所知道的秦淮河仅是南京城内的一段。明清两代,这一段秦淮河两岸都是花街柳巷。这里有酒家,有妓院,有游船画舫。杜牧既然“夜泊秦淮近酒家”,而且还听到商女唱曲子,大家便以为就在这里。这却错了。原来秦淮河由东向西,穿过南京城,分两股流入长江。李白诗“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二水”便是秦淮河的两股,中间的小岛便是白鹭洲。秦淮河口在唐代是长江的码头,当时客商船只到了南京都停泊在秦淮河口,杜牧夜泊秦淮,也是在这个地方。现在,白鹭洲早已没有,秦淮河口也不是江船上下的码头,于是这句诗的读者都误以为杜牧的船停泊在南京城里的秦淮河上。

        秦淮河口既然在唐代是个水陆码头,那地方一定是个热闹去处,一定有酒楼歌馆,市肆旅店。杜牧在船上听到隔江有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这支陈后主的亡国之音,也一定在这个地方。所谓“隔江”,就是“隔岸”或“对岸”,是秦淮河口的对岸。这个“江”字不能理解为长江。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

        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二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陈之国都也。“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之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耳。此诗必作如是解,方有意义可寻。后人昧于金陵与扬州隔一江及商女为扬州歌女之义,模糊笼统,随声附和,推为“绝唱”,殊可笑也。

        这一番解释,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为什么这个商女,必须是扬州来的呢?就因为白居易诗说过“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盐商妇》),刘禹锡诗也说过“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西江明月天”(《夜闻商人船中筝》),于是作者就认定杜牧在船上听到的唱曲子的商女,一定是嫁在秦淮商船上的扬州姑娘。这个逻辑思维已经是很古怪了。再说,杜牧诗中没说这个商女是在船上唱曲子,作者何以知道她是在秦淮商人舟中呢?既然说个商女是在秦淮商人的船上唱,为什么杜牧又是隔着长江听到呢?这段解释,显然是前后矛盾。这首诗如果照陈寅恪的讲法,简直毫无意义可寻;如果照历来一般读者“模糊笼统”的了解,至少这首诗的意义是可以掌握的。意义是什么呢?吴昌祺说:“此似讥艳曲也。”(《删订唐诗解》)我完全同意。杜牧是反对当时流行的靡靡之音的。不过他自己写的诗,也颇近似艳曲,归根结底,还是他自己的矛盾。

        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①洛阳是东都,有一部分中朝官员在洛阳办公,名为“分司”,即分管之意。

        ②这首诗有不同的文本。“谁唤”,一作“谁召”。“忽发”一作“偶发”。“两行红粉”,一作“三重粉面”。均非。

乐游原的古诗有哪些?

       1.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

        诗人:李白 朝代: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大林寺桃花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夜筝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4.秋夕

        诗人:杜牧 朝代: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诗人:杜牧 朝代:唐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6.赠别二首(其一)

        诗人:杜牧 朝代:唐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7.漫成一首

        诗人:杜甫 朝代: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8.重赠郑鍊绝句

        诗人:杜甫 朝代:唐

       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9.别董大(二首其一)

        诗人:高适 朝代: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已凉

        诗人:韩偓 朝代:唐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11.客中行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2.夜雨寄北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寄令狐郎中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14.忆匡一师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5.赠汪伦

        诗人:李白 朝代: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6.同十一醉忆元九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17.清明

        诗人:杜牧 朝代: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8.金谷园

        诗人:杜牧 朝代:唐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9.赠别二首(其二)

        诗人:杜牧 朝代:唐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0.戏为六绝句(其一)

        诗人:杜甫 朝代:唐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21.绝句(四首其一)

        诗人:杜甫 朝代:唐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22.宫词

        诗人:顾况 朝代:唐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23.梅花(六首其三)

        诗人:陆游 朝代:宋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4.军行

        诗人:李白 朝代:唐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5.贾生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6.暮秋独游曲江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7.望庐山瀑布

        诗人: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8.直中书省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29.陇西行

        诗人:陈陶 朝代: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30.泊秦淮

        诗人:杜牧 朝代: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1.鹭鸶

        诗人:杜牧 朝代:唐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32.寄扬州韩绰判官

        诗人:杜牧 朝代: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3.赠李白

        诗人:杜甫 朝代:唐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34.己亥杂诗 诗人:龚自珍 朝代: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5.初春小雨(又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诗人:韩愈 朝代: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6.示儿

        诗人:陆游 朝代: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7.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诗人:李白 朝代:唐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8.霜月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39.隋宫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40.梦泽

        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41.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人: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2.采莲曲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43.江南春(江南春绝句)

        诗人:杜牧 朝代: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登乐游原

        诗人:杜牧 朝代:唐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45.遣怀

        诗人:杜牧 朝代:唐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46.江南逢李龟年

        诗人:杜甫 朝代: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7.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诗人:杜甫 朝代:唐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48.己亥杂诗(第五首)

        诗人:龚自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9.咏柳

        诗人:贺知章 朝代: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人:陆游 朝代: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是张增伟.累死我了!!!!!

杜牧的诗<放言>共有五首,大家帮忙找找啊!!!!!!

       乐游原?/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译文:万树上都有蝉在鸣叫,惊吓了河对面的虹彩,在乐游原里有阵阵的西风。

       羲和驾着太阳车,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停下来休息,不肯让这夕阳结束,不肯让太阳掉头向东。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唐代: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译文: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闲爱天上孤云安静爱山僧。

       我愿手持旌麾去吴兴上任,乐游原上再望望风雨昭陵。

       登乐游原

       唐代:杜牧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译文: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想要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五陵的数目都在那萧瑟而秋风中。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

       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译文:春天的梦因为脑子混乱记不得了,登上原野的时候发现春天已经很深了。

       在青门里揉捏柳枝,在紫阁中看松树耸入云中。

       轻轻擦拭砚台使上面的薄冰,再将新酿的醇酒倒入杯中。

       心里的无味只有寄托于诗中,可是吟诗之后内心又归于无味了。

带有“静”字诗句,越全越好,分有的是 另追加100

       杜牧

       感怀诗一首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刳隍<咸次>万寻,缭垣叠千雉。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常争。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诗题下原注“时沧州用兵”。宝历二年横海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李同捷反,在和元年朝廷出兵征讨,诗当作于其时,因沧州战事感慨多年藩镇之祸,并表达出报国无门的一腔怨愤。全诗一百零六句,分三层抒写。开篇八句,追叙大唐建立及唐初政治,表现对盛世的无限缅怀之情。中八十句,以极大的篇幅,详尽叙述“安史之乱”后七十余年间朝政渐趋败坏、社会动乱、兵连祸接的历史。旄头、箕尾,均为星名,旄头主战事,箕、尾,下应燕地。刳隍,是掘城壕的意思;<咸次>,指贪欲。韩彭,指汉代名将韩信、彭越。英卫,指唐初名将英国公李绩、卫国公李靖。慑惴,形容恐惧不安的样子。蒙尨,即庞杂。舁襁,是背负婴儿之意,这里指准备归顺朝廷。后十八句,面对乾坤疮痍,自抒忧愤之怀。全诗前二层着重叙事,后一层着重抒慨,夹叙夹议,既表达了内心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又描绘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浩大的历史画面,是杜牧早年的重要作品,堪与杜甫《北征》媲美。

       杜秋娘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却唤吴江渡,舟人哪得知。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疋素,夜借邻人机。我昨金陵过,闻之为嘘欷。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秦国逐客令,柄归丞相斯。安知魏齐首,见断篑中尸。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

       此诗是杜牧于大和七年任职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幕府时所作。诗写杜秋平生经历,对其年老色衰、孤苦无依遭遇深表同情,并发出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慨叹。诗前有序,交待杜秋生平。杜秋本为金陵女子,十五岁时为镇海军节度使李锜之妾,后李锜叛乱被杀,籍入宫中,后因漳王被诬事牵连,放归乡里。这首长诗共一百一十二句,可分两大部分。从开篇直至“夜借邻人机”详叙杜秋生平,由不劳施粉的美貌到穷困潦倒的老妪,对比强烈,在复杂的经历中深含人生之叹。诗中京江,即今江苏镇江。老濞,指汉吴王刘濞,他在封地内采铜铸钱,后发动叛乱被诛杀,这里喻指李锜。斝,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后半以“变化安能催”为主旨,发表作者的见解与议论,先由杜秋联系到历史上的名姬,再引出士林男子,指出无不听天由命、吉凶难卜,于伤感于迷惘中归结到自身,既点明作诗目的,又显见自身身世之感。同时,由杜秋的不幸遭遇实因藩镇起落、宦官谋政所造成看,诗人实际上是以杜秋为士人普遍遭遇之缩影,并表现出对腐败政治的深刻揭露与强烈批判。

       张好好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据诗前序言可知,张好好乃南昌乐妓,杜牧在沈传师幕府任职时,曾欣赏过好好的歌舞,六年后,杜牧任东都监察御史,在洛阳重逢已沦为卖酒女的好好,于是感叹而作此诗。前半四十六句极力铺写好好六年前的生活情形,从其绝色美貌、美妙歌喉、婀娜舞姿,写到倾动高阁华筵,再到被“主公”专宠,生动地展示出其光彩照人的形象。诗中谢楼,即指宣州谢朓楼。句溪,地名,在宣州东。后十二句以“洛城重相见”陡转,写出其沦为酒家“当垆”女的悲惨结局,并以“洒尽满襟泪”寄予最深切的同情。诗以鲜明的对比,反映好好命运的急剧转折,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意,表露出对社会不平的愤激之情。

       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忍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河湟,指河西、陇右地区,安史乱后,该地区即被吐蕃乘虚进占,此诗直以“河湟”为题,就十分明确地表示对西北边患的深切忧虑。前四句对西北边事作冷静的历史分析,一、三句指元载多有谋划却不为代宗采纳,反遭不测,二、四句指宪宗曾准备收复失地却未及西征,赍志以殁。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借箸,指筹划谋略。后四句以鲜明的对比表达自己的态度,河湟百姓虽身着异族服装,心中却始终自认汉族臣民,中原贵族则在河湟传来的异族人歌舞声中醉生梦死,颂扬与讥刺并皆入木三分。杜牧对当时政局极为关注,主张内平强藩、外抗侵侮,此诗就是其表达政治思想的杰出作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此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诗共三首,本篇原列第一首。这首诗通过千里送荔枝取悦杨贵妃这一典型史事,对玄宗当年*逸生活予以尖利讽刺,并寓含深刻的兴亡之感。开篇以“回望”角度描绘出骊山“绣成堆”的美景与华清宫壮观景象,而由想象中的宫门次第打开引出历史画面,“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比照,“无人知”与“荔枝来”则以微见著,含蕴无穷。后人写华清宫之作甚多,杜牧此诗以轻逸笔调寓深广内涵,显然尤为精妙绝伦。

       读韩杜集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杜牧文学主张的核心是主情重意,故对韩愈、杜甫最为崇拜,除此诗外,《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有云“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可见其一贯思想。这首诗以巧妙之比喻,抒发了自身对杜、韩诗文的倾慕之情,同时以一个“愁来读”之“愁”字揭明对杜、韩倾慕的关捩乃在于情感性内质的心理共鸣。结尾处慨叹杜、韩后继无人,显见以得其真髓而自许的自得之意。尊杜、韩为一统系,是宋诗派得以确立的基础,而对这一统系的构建乃首出此诗,可见其在文学批评史上之价值。此外,杜牧诗多为宋人赞许,原因亦正在于此。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此诗是大中四年杜牧将离长安到湖州任刺史时所作。这首诗题为登览,仅于末句点明,全诗着重抒发无法施展才华、抱负的苦闷、愤激之情。前二句反言寓讽见意,称昏腐政治为“清时”,时既清则无能反可藏拙,从而整日如孤云之闲、僧人之静。三句陡转,出守湖州,地邻江海,以主动之意写无奈之情,末句回复,写出临行时对长安之眷顾,以乐游原点题,而昭陵一出,寓意尤深,对衰世的忧虑,对盛世的追怀,对自身抱负难伸之悲愤,无不含蕴其间。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长安西。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开成二年,杜牧弟杜顗病居扬州禅智寺,杜牧时任监察御史分司洛阳,于是赶赴扬州探视,此诗即作于是时。诗写禅智寺幽寂景氛。首联写节候、环境,秋雨刚过,飘萧叶落,渲染出暗冷色调,而“一蝉噪”则暗衬禅寺之静。中二联写寺内景象,青苔满阶,白鸟迟留,见人迹罕至;暮霭深树,斜阳小楼,见幽暗氛围。尾联转出一笔,别开生面,以近在咫尺的扬州闹市,进一步反衬寺中之静。开篇“一蝉”,结尾“歌吹”,皆以动衬静,首尾相映,极见匠心。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此诗是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由登楼兴感,表达对张祜仕途不顺的同情、劝慰与敬重。首联逆起,诸多感慨实因登“夕阳楼”兴起,但却以“百感中来”打头,造成突兀警耸的效果。颔联寄怀,“碧山”是与友人同游之处,所以“思无尽”,“芳草”萋萋益增离恨,所以恨其不休。颈联劝慰,目不见睫,叹人不识才,道非身外,赞友人自重。尾联点明张祜,并对张祜清高品格极表推重。发抒感慨之作,却写得豪迈俊洒,足见杜牧诗风的特点。

       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此诗作于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之时,“齐安”即黄州郡名。诗写后池夏日幽静无人景象,画面优美,引人入胜。首句写池面铺满菱叶浮萍,次句写池边莺啭蔷薇,三句写微雨之中尽日无人,四句再回到池面的浴水鸳鸯。一、四句是池中景,是画面中的主镜头,二句是岸边景,构成生动的陪衬,三句写无人实含观景之人在,表明画面的取景角度与摄照时间。四句安排错落有致,而又融为一个画面整体,予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受。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诗是会昌四年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所作。这是杜牧著名的咏史诗,借三国鏖兵的赤壁之地,有感于英雄成败、历史机遇之不可测。前二句通过沉埋江底数百年的断戟兴感,由遗存之兵器将思绪带入那决定三国鼎立命运的赤壁大战之中,构成已见独特。而后二句正面议论,却仅以一个假设了断,于含蕴无穷中尤见思绪之奇。赤壁之胜,在于火攻,而火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则在东风之助,因此,试想若无东风之便,结局将会如何?诗人仅写到“销二乔”为止,实则二乔既销,则吴亡可知,历史必将重写。周郎,指周瑜。铜雀,指铜雀台,曹操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二乔,即大乔、小乔,分嫁孙策、周瑜。以如此风华蕴藉之笔写社稷存亡之事,增人感慨,启人思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悠淡的水色夜景。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写江南春色,描绘其明丽多彩、广阔深邃之美。前二句写自然景色,“千里红绿”缀以“莺啼”,“水村山郭”飘动“酒旗”,不仅声色相间,而且酒香扑鼻,自然使人于目不暇接中尤感心旌摇荡。后二句写人文景观,佛寺遍地,烟雨楼台,既渲染出一种朦胧迷离的色调,又为这片景致优美的江南大地增添无限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厚度。诗人善于抓住特征写江南,无论是莺啼红绿、水村山郭的自然景象,还是无数寺庙、楼台烟雨的人文景观,都显然是江南所特有。在诗人的笔下,江南春景既明丽动人,又朦胧悠远,全诗笔调灵动,余音悠远,为历代传诵的名篇。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写山行所见秋天景色,纯用白描手法,情景逼真,俨然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画卷。首句山行,已写尽题意,而由“上”的动态与“斜”的走向渐次推展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于移步换景中又具有引人入胜之妙趣。次句写远景,白云由山间生出,有“云无心以出岫”之妙,而朦胧间似有人家茅舍,顿生世外高趣。后二句别出一境,一片枫林,灿若彩霞,甚至胜过春花之红艳,使素淡的寒山石径顿时又变幻为流光溢彩,而停车而坐的诗人也就此融入画面。写秋,写晚,却写出生机无限,体现出诗人的俊拔气质与绝世才华。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首诗写长安秋天景象,从“望”字生出。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登楼而望,眼界自然更为开阔。次句写望中天宇高远寥廓,纤尘不染,正切高秋之题。后二句于放眼远望中突出终南山,并将有形之山与无形秋色两相比高,在对一般逻辑的超脱中运用以实托虚的方法导出秋之风神,极具艺术魅力。全诗寥寥二十字,写尽了天阔山高的壮美景象。同时,诗中极力渲染秋气之高朗,实即诗人胸怀之象征与外化,特别是结尾那种比高向上的动态,尤其可以见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与豪迈俊爽的性格气质。

       江上偶见

       楚乡寒食桔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

       这首诗是即兴之作,诗人偶然之间看到江上的动人景象,便以敏锐的才思、迅捷的诗笔将其化为精妙的诗篇。

       开篇交待时令和地点,“楚乡”是地点,“寒食”是时令。正值清明时节,桔树飘香,春光明媚,为江上景色铺垫了明灿的底色。以下三句皆为具体景象。野外江边的渡口,彩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江岸边草色如茵,且一望无边,就在这无边的草色映衬下,江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或经渡而来,或乘渡而去。江面上则轻波荡漾,犹如一幅巨大的皱纱铺展开来,轻波之上,春燕新归,盘旋飞舞,自由自在。在这首诗中,江边渡口,人群熙攘,草色连云,新燕差池,本来都是平凡景物,且皆似乎在不经意间随手拈出,但经诗人如此摹画构合,明灿的背景底色,生动的万物活动,便交叠成一幅春之丹青,融构成一曲春之和弦。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宣州,即今安徽宣城。开元寺,在宣城北陵阳三峰上。宛溪,水名,在宣城东门外,绕城而流。杜牧曾任宣州团练判官,这首诗当作于此时。宣州在六朝时为京都近辅之地,人文荟萃,杜牧来时,已今非昔比,因此面对宣州秋景,满怀惆怅,驰想古今。

       全诗伤悼六代繁华消逝无踪,并于结尾处联系到春秋时功成身退的范蠡,既托现人生超脱的典范,又使得历史时空更为广远。诗中多用“天淡人闲”、“鸟去鸟来”、“人歌人哭”、“参差烟树”等杳远流动的意象,以其象征性寓含构成亘古不变的山光物态与纷争扰攘的人世悲欢对照中的历史哲思,启人深省。特别是“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一联,为传诵千古的名句,一写所见之景物,一写所闻之声音,而“千”与“一”对,以多与少相映成趣,“雨”与“风”对,以自然现象构成秋天情韵。宋代人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称赞为“双句有闻”,并与温庭筠的名句“羌管一声何处笛,流莺百啭最高枝”一同誉为“锵金戛玉”。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诗是杜牧任池州刺史时,与好友张祜同登池州齐山时所作。池州,即今安徽贵池。齐山,在池州城南三里左右。

       池州地僻人稀,诗人又遭仕途挫折,心境自不轻快,但此诗却以旷观古今的气势,既含具壮志不得施展的激愤怀抱,又溢露纵游放浪的旷达情怀,尤其是其中“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一联,写纵情畅游、放浪随俗之情景,极为生动,历来传诵人口。尾联牛山,指春秋时齐景公游牛山,北临其国城感伤而泣涕之事。全诗思理深密而又气脉流荡,最足以代表杜牧诗歌的文采风流。除当时张祜作《和杜牧之齐山登高》诗以外,后人游齐山无不联系到杜牧这首诗,如宋代人吴仲复《齐山》“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明代人喻璧《游齐山》“江涵秋影携壶处,千载人犹说牧之”。明代和尚祖浩还编有《齐山诗集》七卷,将杜牧这首诗与后人的继作汇辑成帙,可见其影响之巨大深远。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是开成四年杜牧由宣州赴京途经和州乌江亭时所写的一首咏史诗。诗由项羽兵败自刎之地兴发感慨,对项羽不能忍辱负重总结胜败教训予以批评与讽刺,并对其雄图大业归于覆灭深表惋惜。本来,楚汉相争,早成既成历史,而此诗却别出新解。先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却不能预先测定,因此大丈夫自应胜不骄、败不馁。后说项羽兵败后应当重返江东故地,以图卷土重来。杜牧咏史诗,多以重写历史的见识与气势,予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此诗即其中杰出代表。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于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扬州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府中为幕僚,韩绰为幕府同僚。此诗当为杜牧离扬州后,寄怀昔日同僚之作,并藉以表达对扬州的美好回忆与无限怀念。首句从大处落笔,画出秀美多姿的南方山水,“隐隐”、“迢迢”既见山水之广袤,又暗示自身已远离其地。次句进一步写南方气候特点,秋已尽而草未凋,逗出思念之情。后二句点题,于广袤的南方山水中突出“二十四桥”,意指最美处在扬州,而扬州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则是明月之夜玉人吹箫情形,这其中既包含着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情生活的回忆,又以“玉人何处”喻韩绰,用调侃的口吻表达对故人近况的关怀与问候。语意丰厚,含味无穷,景美、情美与诗美已融为一体。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此诗写隐士生活,赞隐士高行,并藉以抒发愤世嫉俗之慨。首句写隐者的居所环境,“草萧萧”形象地画出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的落寞情形,而其中安贫若素之隐者形象实已呼之欲出。次句写隐士传统,自古以来远离争名趋利的尘嚣之地,极表推重之情。这两句隐士之题已尽,但惯于邃密思索的杜牧却不甘就此打住,而是于后二句别出新意,从“白发”议论,表现深刻内涵。隐者“无媒”,固终老“云林”,然“市朝”之中“贵人”亦同样无法避免“白发”,在此“公道”意义上,隐者足可自慰。同时,以“白发”表征世人归宿,极富人生哲理。更重要的是一个“唯”字,指出除“白发”之外,世间已略无“公道”可言,批判力量何等有力!于寥寥数语、轻逸笔调中含具极深刻思理与极重大主题,是杜牧绝句最具价值与特色之处。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此诗回顾自身经历,抒发蹉跎岁月、落拓不遇之情怀。杜牧自大和二年进士及第、制策登科后,辗转洪州、宣州、扬州等地,任沈传师、崔郸、牛僧孺幕吏约十年之久,其间常有壮志难酬、郁郁不得意之感。此诗开篇“落魄江湖”即指此段经历,“载酒行”、“掌中轻”则活画出放浪形骸、落拓不羁之生活情状。后二句抒发感慨,十年过去,如大梦初觉,最终得到的是青楼歌女对自己薄情负心的责怪,足见十年浪荡的程度。但由“赢得”调侃意味及开篇“落魄”情怀内涵看,实际上是以自嘲笔调写蹉跎岁月不堪回首之人生慨叹。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一失宠宫女的孤独生活与凄凉心境。首句写深宫环境,在“银烛”、“秋光”、“画屏”之间着一“冷”字,以幽冷色调涂抹出凄暗氛围。次句写宫中之人,“扑流萤”见其无事可做,寂寞无聊之情态毕现,而“轻罗小扇”的象征意义,则表明其失宠已久。后二句进而由夜深独坐情形传导其内心感受,眼前所见唯有牵牛织女星隔河相望,而自身幽禁“天阶”之内,隔河相望尚且求之不得,则哀怨之深可想而知。天阶,宫中石阶,这时即指皇宫。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写清明时节雨中行路情形及感受。首句点明时节,细雨纷纷,正是春雨特色。次句写“路上行人”,雨中赶路,自使人烦恼,“欲断魂”三字含义尤丰,既见雨淋衣湿的孤独飘零身影,又曲折表露出在清明合家团聚之节日孤身赶路的忧伤心绪。后二句别出一层新意,欲寻酒家暂且避雨驱寒,在“何处有”的一问与“牧童”的一指之间,再现一个生动情节,而一指之后诗即戛然而止,又留有无尽的想象。此诗北宋时就已流传极广,在江南地区几乎家喻户晓,“杏花村”更成为酒店之代称。

       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泉声闻复息,动静随所激。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长安冬葅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小堂深静无人到,

       绿窗冷静芳音断,

       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唯应静者信,难为动者言。

       夜静云帆月影低,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高堂秋静日,罗衣飘暮风。

       日欲暮时人静处。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

       是日晚弥静,巢禽下相呼。

       子近湖边住,静境称高情。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

       神之去兮风亦静,

       静避绿阴莺有意,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夜来风雨空堂静,忽忆灯前入语微。

       门静唯鸟语,坊远少鼓声。

       会待妖氛静,论文暂裹粮。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

       多病加淹泊,长吟阻静便。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门严九重静,窗幽一室闲。

       每一得静境,思与故人言。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妆阁妓楼何寂静,

       夜阑风静彀纹平,

       绿杨风静凝闲恨,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行云去后遥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静。

       玉真难唱朱帘静,忆在双莲池上听。

       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喧。

       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醒酒微风入,听诗静夜分。

       抱叶寒蝉静,归山独鸟迟。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闲有老僧立,静无凡客过。

       昨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贫静似僧居,竹林依四壁。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论兵远壑静,亦可纵冥搜。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

       幸与静境遇,喜无归侣催。

       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天秋无片云,地静无纤尘。

       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日斜。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骛池。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死。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

       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过此无一事,静谈秋水篇。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

       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院静地阴阴,鸟鸣新叶树。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好了,今天关于“清时有味是无能”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清时有味是无能”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