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_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翻译

zmhk 2024-08-29 人已围观

简介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_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

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_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翻译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论语十二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论语》十二章注释是什么?

3.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_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翻译

论语十二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十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十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

        一、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三、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四、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做老师了。”

        五、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

        六、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七、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以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八、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九、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见)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也具有的缺点。”

        十、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十一、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平民百姓,(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十二、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十二章》注释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习,温习。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1、吾:人称代词,我。

        2、日:每天。

        3、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4、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为,帮助。

        5、忠:尽心竭力。

        6、信:诚信。

        7、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

        3、惑:迷惑,疑惑。

        4、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6、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7、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1、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1、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殆(dài):疑惑。

       

        1、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2、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3、堪:能忍受。

       

        1、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2、者:代词,“·······的人”。

        3、好:喜爱,爱好。

        4、乐:以········为快乐。

       

        1、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3、义:即“宜”,行为的尺度。

        4、于:介词,对,对于。

        5、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1、川上:河边。川,河流。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十一

        1、三军:指军队。

        2、夺:改变。

        3、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十二

        1、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2、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3、切问而近思: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4、仁:仁德。

       

《论语》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论语》创作背景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作者介绍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论语》十二章注释是什么?

       高二论语12章翻译及原文如下:

       <论语》十二章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1)孔子说:“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2)孔子说:“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3)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利益。”

       (4)孔子说:“见到有贤德、有才华的人就想若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才华的人,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5)孔子说:“为人过于质朴,文采不足,则显得粗野鄙陋,文采过多超过质朴,犹如史官显得浮华。文与质合理配合,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且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注释:

       1、子:古时候对男子的自称,这儿指孔子。

       2、时习:准时温习。时,准时。

       3、不亦说乎:并不是很开心吗?不亦……乎,常见于表明婉转地反问到。说,词类活用,同“悦”,开心。

       4、愠:气愤,发火。

       5、谦谦君子:这儿指社会道德上面有涵养,有才华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日。

       8、三省:多次开展自我检查。三,特指多次。一说,是指三个层面。省,自我检查、自我反思。为人正直谋:帮人统筹规划事儿。

       9、忠:不遗余力自身的心血。

       10、信:诚实守信。

       11、传:传授,这儿指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

       12、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以整数金额和零数中间。

       13、立:立身处世,指能有一定的造就。站起,站住脚。

       14、惑:蒙蔽,疑虑。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恕,汉语拼音为shù。这个恕字,虽然经过孔子用这两句话来解释,但他的含义很广泛,一切事情,凡是自己不愿的事情,都不能够推给他人。这里包括言语行为都在其中的。)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好了,关于“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高中选修《论语》十二章”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