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_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版朗读

zmhk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_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版朗读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江碧鸟逾白全诗译文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

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_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版朗读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江碧鸟逾白全诗译文

2.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是什么意思

3.杜甫 绝句·江碧鸟逾白

4."江碧鸟逾白"的下一句是什么?

5.杜甫古诗绝句的意思

6.江碧鸟逾白全诗赏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_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版朗读

江碧鸟逾白全诗译文

       江碧鸟逾白全诗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原诗: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创作背景:

       《绝句二首·其二》写于公元764年暮春,前两句描绘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用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种颜色形象表现出江、山、花、鸟四种景象的特征,勾勒出一幅色彩明艳、生机盎然的春末夏初的美景。后两句转为抒情,乐景衬哀情,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

赏析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绝句二首》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是什么意思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中,杜甫避难于蜀中。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旁建起一座草堂,备尝艰苦的一家人暂时安定下来。在杜甫的一生中,浣花溪畔草堂里的生活是一段愉快的时光。

       这是《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暮春,当时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在这首小诗中,杜甫通过描写明媚艳丽的春天景色,深沉地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

       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两句诗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第三小句写春景物虽好,但已匆匆飞逝,触景生情。并着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归年”。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的分愁,一笔涌出,发自心灵深处。言已尽而意无穷,使人置念不已。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本诗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长。其次是以叙景寄乡思,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

杜甫 绝句·江碧鸟逾白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二首》。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原诗:

       《绝句二首》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4、花欲燃:花红似火。

       释义: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扩展资料: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突出初春的阳光,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诗人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百度百科——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江碧鸟逾白"的下一句是什么?

        《绝句江碧鸟逾白》

        作者:杜甫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1、逾:更加、更多。

        2、欲:好像。

        3、然:燃烧。

        4、过:过去。

        5、何:什么。

        翻译:

        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

        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杜甫 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

        《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

        作者:杜甫

        原文: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翻译: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

        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

        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重它们,

        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赏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杜甫 江亭

        《江亭》

        作者:杜甫

        原文: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释:

        1、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2、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3、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4、欣欣:繁盛貌。

        5、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翻译: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赏析: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杜甫 江村

        《江村》

        作者:杜甫

        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1、抱:围绕。

        2、长夏:盛夏。

        3、微躯:微贱的身躯,诗人自指。

        翻译: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周济(只是年老多病需要一些药物),我这微贱之人也就别无所求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几个月之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经由绵州,来到了这不曾遭到战乱骚扰的、暂时还保持安静的西南富庶之乡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饱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拈来《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愉悦之情是可以想见的。

        本诗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挈一篇旨意。中间四句,紧紧贴住事事幽,一路叙下。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伴而相随。从诗人眼里看来,燕子也罢,鸥鸟也罢,都有一种忘机不疑、乐群适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静,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诗人惬心快意: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觉可爱。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钓,村居乐事,件件如意。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满足呢?结句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虽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曰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杜甫确实没有忘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压痛点。一旦分禄赐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所以,我们无妨说,这结末两句,与其说是幸词,倒毋宁说是苦情。艰窭贫困、依人为活的一代诗宗,在暂得栖息,甫能安居的同时,便吐露这样悲酸的话语,实在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强烈控诉。

        中联四句,从物态人情方面,写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结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关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题,最为简净,最为稳当。

        《江村》一诗,在艺术处理上,也有独特之处。

        一是复字不犯复。此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字皆两见。照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现在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了。

        二是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三是结句,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杜甫很多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杜甫古诗绝句的意思

       "江碧鸟逾白"的下一句是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出自《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二首,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1.原文

       《绝句二首》

       年代:?唐?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3.作品鉴赏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4.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江碧鸟逾白全诗赏析

       《绝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意思如下:

       1、其一: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其二: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作品原文:

       1、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1、第一首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2、第二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百度百科——绝句二首

       “江碧鸟逾白”这句诗出自《绝句二首》中的第二首,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绝句二首·其二》全诗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原文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唐代〕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翻译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注释

       逾(yú):就是愈,更加的意思。

       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

       何日:什么时候。

       归年:回去的时候。

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品体裁:五言绝句

名家点评:

       唐·皎然《诗式》:因江碧而觉之逾白,因山青而显花之色红,此十字中有多少层次,可悟炼句之法。而老杜因江山花鸟,感物思归,一种神理,已跃然于纸上。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江山、花鸟、着眼易过,身在他乡,归莫有期,则所触皆成悲思矣。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次章言春过可忧。杜诗如:“江碧鸟逾白······何日是归年。”此即双起单结体也。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此则对景出情。

       清·杨伦《杜诗镜铨》:佳句(“江碧”句)。

创作背景

       这组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广德二年(764)暮春,时杜甫在四川草堂。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好了,今天关于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绝句江碧鸟逾白拼音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