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诫子书诸葛亮翻译_诫子书诸葛亮翻译及原文
zmhk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诫子书诸葛亮翻译_诫子书诸葛亮翻译及原文 感谢大家在这个诫子书诸葛亮翻译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1.急求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感谢大家在这个诫子书诸葛亮翻译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1.急求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2.解子书诸葛亮译文
3.《诫子书》全文 译文 其中智慧所在
4.诸葛亮诫子书逐字逐句翻译
5.诫子书的翻译
6.诸葛亮《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急求诸葛亮的诫子书及翻译!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解子书诸葛亮译文
不含标点一共是86个字。原文:
《诫子书》
两汉: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扩展资料:
赏析: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道德修养
其实,中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家、教育家,到诸葛亮及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均首先注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则难以胜任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
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
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第三,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坚定。
每个人并非生就即成为伟人、圣人,孔老夫子一生都是不得志的,虽有鸿鹄之志,然而,却没有能够亲自去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能改变历史进程。然而,他的儒家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民居然产生了二千多年的深远影响。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唯有清心寡欲,方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也未朝令夕改,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诫子书》全文 译文 其中智慧所在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诸葛亮诫子书逐字逐句翻译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静以修身)
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俭以养德)
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非淡泊无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夫学须静也)
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才须学也)
除了下苦工学习,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非学无以广才)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非志无以成学)
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慢则不能励精)
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险躁则不能治性)
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
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
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
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及了。(将复何及)
篇后语:
2021年8月13日? 阴雨 七月初六
诸葛亮《诫子书》,短短八十六字,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今天的科技时代,仍然有其参考价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变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诫子书》中的教育智慧:
1、宁静的力量;2、节俭的力量
3、计划的力量;4、好学的力量
5、励志的力量;6、效率的力量
7、性格的力量;8、时间的力量
9、想象的力量;10、适度的力量
这封《诫子书》不仅成为天下父母教育孩子的经典准则,更是成大事者修身养德立志成功的秘诀。
一、宁静淡泊、戒骄戒操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喧闹的世界,繁多的诱惑,常常让人在匆匆的追名逐利中,渐渐变得浮躁不已,忘了最初的初心和来时最本真的路。为一时的得到狂喜甚至骄傲,为偶尔的失意烦躁甚至颓废。此时此刻,唯有《诫子书》告诉你,只有让心宁静,才能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和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只有淡泊名利戒骄戒躁,才能远离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一心一意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也只有这样,才能修养身心从善而为,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勤俭节约、戒奓戒侈是养德的不二法宝。
勤俭节约是安邦定国的法宝,也是古今君子培养高尚品德的不二法宝。古今成大事者,都知道知道兴于勤俭,亡于奢靡的道理。所以成大事者,往往都善于培养自己勤勉节俭,自律自戒,远离奢侈的美德,让德行和所达到的高度,也就是所处的位子配位,这样才能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三、志存高远、惜时如金、追求卓越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一个人能走多远,全凭志向有多大,目标有多远。所以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强调立志,而且说“非淡泊无以明志”,不保持内心的恬静和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远大的志向。
明确了志向,就要惜时如金,努力拼搏,追求卓越,向着目标迈进,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纵懒散虚度光阴,不然就会导致《诫子书》中说的:年华随时光飞驰,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一事无成,只能悲哀地坐守穷困的居舍,悔恨都来不及了。所以志存高远惜时如金追求卓越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短短86字的《诫子书》,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是他人生智慧的结晶,字字珠玑,意蕴深刻,不同的人读来皆有不同的品悟,就连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来,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堪称千古之绝唱。
短短八十六字,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多希望浮躁的孩子们能真正静下心来,从中吸取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
诫子书的翻译
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2、原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原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4、原文:*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5、原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的人,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扩展资料
《诫子书》作者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8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他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诫子书》寄托了父亲对幼子的殷殷希望,教导他在自己的一生中能恪守平静、节俭的品德,不断修身立志。
《诫子书》给我们的启发:
1、修身养性贵在“静”、“俭”。只有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生活务必要节俭,并以此培养自己的德行。
2、只有淡泊、宁静,才能做到志存高远。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更好的谋划未来、计划将来。
3、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学习既要有宁静的学习环境更要有专注、平和的学习心境!
4、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既要励精又要治性。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就要做到戒除“*慢和险躁”,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念,也要克服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毛病,做到和谐适度、平衡发展。
5、做事要有时间观念。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珍惜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百度百科-诸葛亮
诸葛亮《诫子书》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诸葛亮《诫子书》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治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济世,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却哪里来得及!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静以修身) 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俭以养德) 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非淡泊无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夫学须静也) 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才须学也) 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非学无以广才)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非志无以成学) 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韬慢则不能励精) 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险躁则不能治性) 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 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 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 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及了。(将复何及)
注释
⑴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⑵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⑶行:操守、品德。 ⑷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⑸明志:表达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⑺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韬(tāo)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韬,过度 ⑽励精: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⑿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⒀驰:消失、逝去。 ⒁岁:时间。 ⒂遂:于是,就。 ⒃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⒄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⒅穷庐:破房子。 ⒆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⒇才:才干 意与日去:意:意志,本文中指学习的意愿 行:夫君子之行: 操守、品德。 三人行:同行。 意:意与日去:志愿。 宾客意少舒:心情。 志:非澹泊无以明志:志趣。 志虑忠纯:志向。
诸葛亮诫子书 翻译
诫子书简短翻译具体如下: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并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1.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2.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3.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 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静以修身) 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俭以养德) 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非淡泊无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夫学须静也) 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才须学也) 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非学无以广才) 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非志无以成学) 贪图享乐、怠惰散慢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慢则不能励精) 轻险冒进、妄为急躁就不能够陶冶生性使品德节操高尚。(险躁则不能冶性) 如果年华虚度,任随岁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随时间而消磨,(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就会像衰老的树叶般一片片凋落成灰,变成无用之人,(遂成枯落) 这样的人对社会没有一点用处,大多不能够融入于社会,(多不接世) 只能够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穷家破舍之中,空虚叹息,(悲守穷庐) 等到将来那时知道要悔过、改过,却怎么也来不及了。(将复何及)
好了,今天关于“诫子书诸葛亮翻译”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诫子书诸葛亮翻译”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