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_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是谁
zmhk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_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是谁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被低估的一代鸿儒——辜鸿铭
2.急急急,求一篇介绍辜鸿铭的文章
3.辜鸿铭名言:丈夫若是茶壶妻子就是茶杯,一个茶壶会配好几个茶杯
被低估的一代鸿儒——辜鸿铭
说起辜鸿铭,知道一点的会说他是北大的一位国学教授,了解多一些的会知道他著名的怪癖,始终留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但还是有非常多的人不知道,辜鸿铭应当算得上清末民初一位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东方名人,更是才华横溢的一代鸿儒,学贯东西。
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 槟城州 )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英国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因此,辜鸿铭从小就拥有过人的语言天赋。
辜鸿铭十岁赴英国读书,十四岁赴德国学习科学,先后进入爱丁堡大学、莱比锡大学学习,到20岁时,他已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这时,他还仅仅是一个精通西方文化,在西方世界成长的青年学者。他对西方文化有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不仅看到了西方世界的繁华,也看到了西方物质实利主义所造成的病态扩张与精神荒漠。
完成学业后,1880年,他来到新加坡,在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任职。
在新加坡,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在与其倾谈三日后,思想发生重大改变,随即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开始专心学习中国文化。
1885年,辜鸿铭前往中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为“洋文案”(即外文秘书)。张之洞实施新政、编练新军,也很重视高等教育。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 张之洞 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他说自己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辜鸿铭面貌似英国母亲,高鼻大额,眼睛碧蓝,但却有一颗纯而又纯的“中国心”。又加上他通晓西方的哲学文学典籍,因此,他常常能用西方人容易理解的语言去宣扬和推广东方文化。
他认为西方物质发展高于东方,但东方文明却是高于西方的。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坚定地走上宣扬中国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弘扬中国文化,揭露西学的写作之路。 他认为孔子是“世界道德的顶期”,是“贤人的宗教”,用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把欧洲从罪恶和战乱中拯救出来。 他一生中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终其一生都在积极地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在西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西方人认为能够代表东方文化的两座高峰分别是泰戈尔和辜鸿铭,还一度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求学过程是先西后中、由西而中,再以中为本,向西推广。他给祖先叩头,有外国人嘲笑他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当年,英国大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据说,有一次辜鸿铭坐火车时,拿着英文报纸在想事情,却没注意到自己手上的报纸拿反了。有几个英国人看到了,不免嗤笑辜鸿铭,说他不认识英文还装腔作势。本来只是一个误会,但是辜鸿铭立刻反驳说,“只有二十六个字母的语言,正着看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此事虽系传闻,但按照当时辜鸿铭的性格脾气,确实像是他的风格。
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 中国人的精神 》(Spiritof Chinese People)一书,汉语题名“ 春秋大义 ”。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一时轰动东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最有影响的英文代表作品,全书系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论文结集而成。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歧视和对中国文化的污蔑和不屑,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 simple)”,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gentle,温文尔雅),“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的西方列强眼中,只要是中国人,就一定只能是落后的、愚昧的,病弱的,任人宰割的。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辜鸿铭为中华传统没落,为中华文明的浩劫而忧心忡忡。尤其是当他平视甚至俯视西方文明的时候,他内心的痛苦比任何其他中国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也正因为如此,他转而用近乎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留辫子,穿长袍马褂,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以自己的孤傲和坚持来对抗整个 社会 抛弃、断绝中华传统的思潮。
当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时,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他是第一位系统、完整、准确地向世界积极传播和推广国学典籍的中国学者。
1928年4月30日,一代鸿儒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相信在他离世的时候,还在为中华文明的衰败痛心不已吧。
转瞬已是近百年,现在,终于到了我们可以真正平视西方文明,充满自信地审视各自的优缺点,吸取其他文明的精华,来发展壮大中华文明的复兴时代!
急急急,求一篇介绍辜鸿铭的文章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觉醒年代讲述了先人们建国的种种艰辛,这部电视剧的呈现让人们窥视到先人们建国的不容易,在看完这部电视剧以后相信很多人都有所感悟,下面我整理了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1
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暑假,我观看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使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想到里面的人物我就感到回味无穷。
《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所处的那段时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展示了100年起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的不断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摸索着就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当时中国唯一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奋斗。
在这部剧中,我最喜欢陈独秀这个人物。因为他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无惧,国必不国。”所以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报效国家。
作为21世纪的新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报效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其境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五四运动的精神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让复兴之路在新的无数青年脚下越走越长。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2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诉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出生在和平年代,无法体会剧中所展示的那个年代的感觉,但能感觉到那段历史时期真的是乱,保皇党,革命党,军阀势力,犬牙交错,轮流上演,三年两复辟,拿着马尾当辫子,剪了又续上,续上再剪,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
剧中辜鸿铭是一个保皇党,他在剧中的有句台词我印象很深,他说:“我的辫子在脑上,看得见,有人的辫子在心中,看不见。”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精通九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在那个年代,竟然能有如此渊博的学识,着实让人震惊。看来,无论外部环境怎么样,修身,提高自身能力,都是有一定可能的。
另外一个感想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趋势,逆着趋势的势力在大势面前都会被碾压的粉碎,虽然经历了两次复辟,但终归还是走向了民主,这是大势所趋。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和历史趋势出发,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胡适因为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得到了陈独秀的关注和赏识,邀请他做了《新青年》杂志的同人编辑,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过程中,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也都是比较统一的,到了剧末,却分道扬镳,只能徒呼奈何。人各有志,如果在前行的路上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应当双手欢迎,携手同行,当某一日志趣不在同步,我们能做的不是强迫别人跟自己有一样的想法,而是相拥而别,愉快的向对方道一声:“珍重,有你陪我走的这一段路,很快乐,谢谢你。”
觉醒年代观后感300字3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一些文人,让人肃然起敬,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如今央视终于出了一部《觉醒年代》,犹如高山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实乃三生大幸!《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有**的质感,年代感画面感极强,清晰勾勒出大时代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所有大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反思当下我等众生,物富思空,望尘莫及,勿忘历史,永留初心!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陈独秀,侯京健扮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强大的演员整容,本身就有很多看点!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知先觉者的深邃的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情感纠葛。使得人物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可信而有感染力。
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演的非常好: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在父亲面前,又是一个让老父亲常常下不了台的刺猬孩子。两个年轻演员的演技棒棒哒!
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觉醒年代》是好看的,这几集,断断续续出场了好一些学术大师,钱玄同、刘半农、刘师培、鲁迅、胡适……,还有一些现在在台词中可能之后会出场的,梁漱溟、吴虞、杨昌济、蒋梦麟、徐悲鸿……,那些学术名人们,一个一个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或英姿焕发,或朝气蓬勃,或傲骨凛然,就算是顽固派辜鸿铭,也有着自己的学术风骨。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
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争议最激烈的便是襄助张勋复辟,欲将中国历史走向倒退的辜鸿铭,剧中的辜鸿铭让人讨厌至极,在个人看来,也不尽然。
当时北大的文科可真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啊,简直像是风云际会,精彩万分!像辜鸿铭、黄侃及刘师培这样,性格刁钻,脾气古怪的人,太正常了,现在的老头不也都是这样吗?还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迂腐”,“老顽固”。
不要看人物片面之行为,就草率给他盖棺定论,就否定了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否定了他整个人,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身为后辈的我们最是没有资格说那些守旧顽固派迂腐,他们大多数人往往都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有大智慧的大师级人物,往往深藏不露,平时看他哪哪都不顺眼,行事风格往往让常人无法理解,但在关键时刻,可以一鸣惊人。
辜鸿铭这个人物不简单啊,生于南阳,学于西洋,成名东洋,服务北洋,“老古董”级大师,精通9国语言,学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讲洋文,当时恐怕没几个比得过他辜鸿铭,论学术造诣,他的境界无人质疑。他的资质,的确够得上北大教授,国学大师的称呼。
但是他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民愤四起,作为清朝培养出来的人才,辜鸿铭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当时是民国,决不能逆天而行。有才无德,任何时候都无法受人尊敬,更不会让他委以重任。搞学问,做研究,教书育人,学术水平要看,立场与原则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是真才实学,让北大师生有幸看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也许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他保守,他迂腐,但辫子在他心里就是爱国,中国优秀文化的象征。而那个时候,很多从国外归来的思想家、文学家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出现部分人走极端,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而辜鸿铭论“中国人的精神”,犹如高山流水,石破天惊!警醒中国人中华文化之重要性,并立誓用其一生将中国人之精神和民族之文化发扬光大,辜老的狂傲,透着一种精神力量,有着旧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一番高论,无一人反驳,无愧于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当然,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中国处于探索阶段,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强国之路,思想有分歧是必然的。
剧中,除了辜鸿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说,那就是后来投海的易白沙,都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其实不然。
剧中的易白沙抱着陈独秀大哭,声泪俱下,在今天看来,有些人多少会觉得肉麻,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一个大男人这样哭,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正是太热爱这个国家,爱得深沉,那个时代,爱国早已刻进他们的骨子里,真正心怀天下的人才会哭得如此绝望,像失去亲人般,哭得肝肠寸断。在屏幕前的我,好像被他的哭感染了,顿时感到鼻子好酸,看得人真是心痛啊。
或许感觉现实的无能为力,才如此悲观,前路渺茫,虽说他最后投海,但他的死有种力量,犹如屈原投泪罗,深感国之无望,于是他想要用自己是生命来唤醒国人。
忧国忧民的易白沙,视死如归的易白沙,你若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爱得深沉!
看这些人物事迹,就像翻看一页页历史书,剧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无名之辈,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是我辈之楷模,有人说,《觉醒年代》是中国影视近十年来的一部精品之作,,这部片确实属于不可多得的经典良心之作,觉醒时代——充满黑暗的年代,同时也充满光明与智慧的时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革命的先知先觉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成立;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成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中国***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满屏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这部电视剧的题材很多都可以直接纳入学校教材给学生们看,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因为这部剧可以激励人心,洗涤灵魂,让后辈们知道,多少先贤先烈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辜鸿铭名言:丈夫若是茶壶妻子就是茶杯,一个茶壶会配好几个茶杯
/03pindao/renwu/2004-05/22/content_31850.htm
辜鸿铭:“在德不在辫”
近年来,被称之为“文化怪杰”的辜鸿铭被狠炒了一下子。这位
先辈对纳妾、留辫子、缠足等陋俗的辩护及其通晓多种外国语言的博
学强记等奇闻逸事到处流传,成了一些文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
在长长短短、大大小小的关于辜氏的随笔文章及著述中,你找不到多
少真正了解辜氏的见解。对辜氏深入研究和对他准确定性的结论,更
是无人涉及。这实在是学术界的悲哀。
诚然,辜氏常常好发一些令人惊异、侧目的矫激之谈。在欧风西
渐、崇洋风弥漫的校园里,辜氏身穿长袍马褂,拖着一条小辫子踽踽
而行,在时髦青年眼中,就像是一个怪物,所以无论在当年还是现在,
他都脱不掉腐朽的“清朝遗老”的恶谥。然而,恰恰是这个不入流品
的老头儿,对欧美文化有过数十年的精湛研究,杰出的语言才能使他
能深邃了解欧美文化的本来面目,亲炙西方高等教育的精髓。他以介
绍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与西方学者交流,在欧美学界享有盛名。辜氏
之所以后来厌弃西学,服膺于中国的孔孟之道,大力宣扬本土国粹,
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不合潮流的保守和夜郎自大。因为他是在异邦
吃了多少年的牛奶面包,深知西方船坚炮利的物质文明的利弊,才转
而顽固地死守“国粹”的,他确实有贯通中西、纵论中外的资格和本
钱。西方学者从来没有小看过辜氏,许多学者对他恭执弟子礼,而中
国人中却有不少号称博学的人物把辜氏当作学术界的滑稽丑角看待,
言及辜氏则哈哈一笑了之。究竟谁是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呢?这就不
易判断了。
要正确评价辜鸿铭其人及其学术的价值,首先要了解辜氏生活的
时代。辜氏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前30年(1928年去世),他
才华横溢的壮年时期,正是中国在近代史上遭受列强凌辱最盛,几近
亡国灭种的时候。他赶上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
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些
使中国人受尽灾难的历史事件。在西方饱受“人权”神圣的熏陶,辜
鸿铭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西方强盗的狰狞面目。在这种高强度对比的刺
激下,但凡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百姓能够对吃人猛兽般的列强顶礼膜
拜,像当今一些时髦人物那样去拼命追随西方文明吗?在当时弱肉强
食,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在割地赔款,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的
劫难之时,世界上有多少天良未泯之士为中国人民的悲惨遭遇说句公
道话呢?考察历史,可以看到,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得炮火连天,
英法侵略军疯狂抢劫圆明园之后,法国人韦尔莫勒尔这位后来的巴黎
公社战士在他编辑的报刊中刊登文章,直陈:“在中国耗费巨大的战
争只会给法国人民带来开支的增加,而给士兵带来可怕的贫困,中国
人的仇恨与蔑视。”英国一家报纸《人民报》指出,英国政府正“在
中国进行赤裸裸的侵略。”呼吁“英国人民,决不允许对弱小国家发
动这样不正义的战争”。而另一家英国报纸《自由报》也认为中英条
约“是通过武力才得到的,并且结束了中国的独立”。这些公众舆论
都表明英法人民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情和支持。当然,我们
更忘不了法国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愤怒
控诉英法侵略军在圆明园的暴行:“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
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箧装
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那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
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战争中,法国工人办的《前进报》发表
《铁拳》为题的社论说:“毫无疑问,中国人民运动(指义和团运动)
的爆发,是几年以前宣布的对中国的‘铁拳’政策所引起的。”“因
此,中国也举起了它的铁拳,这就不足怪了。”1900年12月列宁在
《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中国的战争》一文,严正指出:“中国人
并不是憎恶欧洲人民,因为他们之间并无冲突,他们是憎恶欧洲资本
家和唯资本家之命是从的欧洲各国政府。”“那些到中国来只是为大
发横财的人,那些利用自己的所谓文明来进行欺骗、掠夺和镇压的人,
那些为了贩卖毒害人民的鸦片的权利而同中国作战(1856年英法对华
的战争)的人,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和政策的人,中国人难
道不痛恨他们吗?”
是的,历史事实铁面无情,公道自在人心。这些就是欧洲人民的
公正舆论的代表,表达着全人类的良心。那么,在中国呢?岂有堂堂
中国空无人!中国民众自然要奋起反抗,清朝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义
和团风起云涌,誓死“扶清灭洋”,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然而,
中国的读书人、知识分子哪里去了呢?他们在干些什么呢?清廷豢养
了一大帮昏庸的官僚在民族斗争的烽火中个个战战兢兢、卑词厚币,
屈膝乞和,像胆怯的兔子。当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西太后张皇失措,
抱着脑袋一股脑儿跑到了西安,躲了起来。可是,就在这民族危亡的
时刻,有一个中国读书人拍案而起,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
发表了《为吾国吾民争辩》等一系列文章,痛斥列强在中国的暴行,
抗议他们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治内法权”,揭露外国传教士的
无恶不作,控诉他们利用中国人中的败类“什么都侮辱什么都伤害”,
明言这“就是中国民众憎恶外国人的根源。”因为他们“给中国带来
的所有灾难。”他严正地警告:“中国人民也有一种民族感情,这种
感情一旦遭到蹂躏和伤害,他们将对此产生怨愤。”他清醒地认识到
“像外国列强那种肯定出于知识不足的愚昧无知的物质力量,只能使
中国人道德沦丧,陷入混乱。”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美奉行群氓崇拜
和强权崇拜,放纵一帮流氓无赖到中国为非作歹,而“在上者也变成
了群氓一伙。”他在文章中向英国女王发出呼吁,要求她向中国人民
能抱有同情态度。当得知英国女王去世后,他又在世界上公开向俄国
沙皇和德国亲王呼吁,以期解决中国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他这样做,
只有一个目的:“让中国独立,看管好在华外人,使他们规规矩矩,
安居乐业。”(以上均见《辜鸿铭文集》(上)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这种要求只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最起码的要求,拿当今的热门话题
来说,是为着维护中国人民的最基本的人权。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辜鸿铭。就是这个人在国难当头的
时候,他敢于而且也能够在国际社会为中国人呼喊出正义的声音。这
种中国人铁铮铮的硬骨头精神难道是可以漠视或小看的吗?确实,辜
氏的呼吁和抗议也许显得微弱,得不到回应,而且在其言论中,他为
义和团辩护的同时也发表了极力美化西太后的言词,对中国传统文化
无条件地赞扬。但是这些偏激之论是在民族斗争激化,民族矛盾上升
到社会诸矛盾中第一位时发表的,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有识之士
忧心如焚,在这严重的特殊形势之下,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一位清廷的
臣子必须去背叛皇权,正如我们不能因义和团运动有愚昧迷信行为就
抹煞其反抗列强侵略的正义精神和大无畏勇气。如果像当年某些民族
败类对侵略者的兽行不置一词,反而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如李鸿章
之流竭力结与国之欢心;如龚自珍的不肖之子龚半伦亲导英法联军抢
劫圆明园(包括一些卑劣贪婪之徒亦趁火打劫),那么中华民族岂不
是自甘堕落,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没有任何希望了吗?庆幸的是中
国人民没有被横逆来犯所吓倒,中国的知识界还有像辜鸿铭这样一个
人能挺身而出,向全世界发出对列强滔天罪行的愤怒控诉,向全人类
喊出正义的呼声。就此而言,不以小眚掩大德,从民族大节来判断,
辜鸿铭不失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倘若总
是有那样一些同胞无视大节,处处抓住辜氏脑后的辫子说一些不三不
四、轻薄无聊的话(比如在同类的问题上,就有对汉奸周作人百般宽
容、极力吹捧的言论出现),那我们就不妨以辜氏的话严肃地回答:
评价辜鸿铭:“在德不在辫”!
--------------------------------------------------------------------------------------------------
/htm/culture/2001/0416/1183.htm
解读辜鸿铭
作者:张俊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辜鸿铭一直以它的保守主义狂言傲世,结果往往为世人所侧目。今天如果我们抛开他涉及个人生活细节方面的论调,单从民族文化和社会政治的大处着眼,社会发展的现实又使我们不得不佩服辜鸿铭的远见卓识。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之后,由于辛亥革命打破旧有的社会秩序,整个中国从此陷入持续近百年的混乱中。虽然历史的每一个进步都伴随同等的痛苦,但作为生活于其中的人,尤其是像辜鸿铭这样的人文主义者,对于这样的进步是不愿看到的,也是极力反对的。因为在辜鸿铭看来,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并不是看这个社会的工业有多发达,关键是这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多大程度上给人以关怀。而西方的传入的现代工业理性给人们的只有物质的汪洋,并且物质理性根本上否定传统的社会理念,因而他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贬斥西方,弘扬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质的文明,各自都又产生发展的历程,作为精神领域的文化,不应用物质利益来评判优劣。事实上当时的中国人,正像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失去了忍耐性,急功近利的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投身到自己没有根基的文化中去。由此带来的精神创伤是一两代人不能抚平的。即使如此,我还是希望辜鸿铭独特的人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保守主义的根基
从整个传统文化的视野来看,保守主义之所以能一脉相承,就是因为非常强调家族观念家庭文化氛围对一个人的思想有形成很重要的影响,基本上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思想基调。
辜鸿铭正是这样,他出生在非常正统的封建家庭,但是与同时代许多希望打破家族樊笼进步青年不一样的是,他对家庭中的家族制度、祖宗祠堂有特别的感情。因为首先这个家庭侨居南洋,因而在儒家土壤上长出了中国人特有的华侨情结,祖祖辈辈都有叶落归根的梦想。在形式上,每逢祖宗祭日,父亲总是以庄严的口吻告诉他:"我们是中国人,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我们愿意在列祖列宗面前起誓,不论我们身在何处,生至何时,永远不会忘记,那里是我们祖先的家园。"(李玉刚《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其次在语言上,这个家族在南洋近百年,一直保持家乡的"闽南汉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决定着我们的思想"(安希孟《后现代对知识与真理的解构》),所以作为思想的启蒙,这些就成了成为他的保守主义的先声。因而当时人们对这样以为生于南洋学于西洋的文化大师的怪论颇为不解的时候,其实是忽略了他独有的华侨身份。最后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说,从五胡乱华到元清入主中原,中国政治的大舞台上,有许多曾试图用自己的文化来替代儒家文化,最后都以被同化而告终。事实上即使这个文化已腐朽得成为历史的发展的障碍,人们也宁可给他注入新的血液,也不会抛弃他,而中华文明也正是有这种不断的演进,才在世界文明史上获得了至上的地位,也使得每一位中国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因享受其无比的光辉而保持自己的信仰,这其实也是辜鸿铭之所以对中国文化倍加称颂的另一原因所在。因而他指出,中国文化才是最具理性最具人文主义的,他能给每个人以存在的价值,给每个社会的人以终极关怀,而这些使西方功利主义所不具有的。总之无论他的家庭启蒙,还是华侨情结,以及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都从不同的角度奠定思想的保守的一面。
它保守主义思想的另一面却出与偶然。因为他的正规的学校教育来自西洋,从小生活在英国,对中国社会生活缺乏了解,这样西方社会生活先入之见使得他对中国社会抱有无限的好感,并且立志要用中国哲学来教化欧洲。这种文化的先后次序的差异,成为他与以胡适为代表的留洋学者思想对的根本所在。因为胡适在留洋之前对中国社会弊端有深刻体会,因而希望用西洋之学来救中国;辜鸿铭在留洋之前从没有踏上中国的本土一天,对中国社会根本谈不上了解,进入西方社会之后一直生活在贵族化的家庭环境里,贵族家庭的保守性与对现实社会批判性深深感染了他,使他对西方现代社会从开始了解就具备了深刻批判性。正是由于他对西方现代社会弊端深刻认识,他才要众人摆脱物质理性狭隘与浮躁,做一个博大、深沉、纯朴、灵敏的中国人。当然他并不是要求人们面对西方的侵略不去抗争,而是要求人们更理性的去考虑自己的言行,舍弃物质理性的浅薄,真正找到精神层次的社会脉搏。但是被压抑数千年的中国人已无暇去考虑这些道德说教,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西方强权的驱使下陷入了实用主义的深潭。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他深深体会到"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在这种心态下,它的思想走上另一个极端。他不仅对封建制度百倍维护,而且为封建社会的毒瘤"纳妾""裹小脚"大加辩解,甚至把中华民族的罪人慈禧太后誉为"最伟大的女性"。因此它的保守主义一定程度上应归因于他的教育状况和社会生活背景。
其实对辜鸿铭保守思想的形成起外在促进作用的是西方文化,因为保守主义作为一种相对于时代的另类思维在西方文化中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但人们在西方对于保守主义并不像中国人一样深恶痛绝,而是认为它仅表征"个人面对历史巨变和人性复杂时自感无力和谦卑,而不是黑白分明的图画或自信武断的结论。"(徐友渔《辜鸿铭的保守主义》)因而辜鸿铭在其一生中满足于自己的保守主义角色,还自称为"大清国的最后一条辫子",主要精神支柱就在于他的西方化的精神理念。
李玉刚先生在他的《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说,辜鸿铭十岁赴英留学,一直生活在布朗家族,受到布朗先生与老布朗先生的悉心栽培,而布朗家族在苏格兰王国具有贵族血统,因而从小就受到其他中国人在西方难以企及的完全正统的贵族化教育。而另一方面他的大学教育主攻历史、文学,并且有著名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批评家卡莱尔教授为导师,因而他就正如李玉刚所言:"卡莱尔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家的形象,简直就成了他直接效法的伟大先贤和榜样,卡莱尔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辞锋,仿佛已经注入了他的灵魂深处。"(同上)所以当卡莱尔对中国历史文化表现出极大尊重和崇敬时,他感受到自己民族自豪感和自身的使命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回国后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把自己的理论依据立于历史背面,不断与社会抗争,最终在贫困交加中死去,而更为凄惨的是,他最为欣赏的女儿在他逝世之后竟投苏州一寺庙为尼,这也许是当时社会对他的保守主义所应有归宿的最好表征吧。
最后西方当时的社会现状也是他厌弃西方文化,追求中国平静祥和文化的原因。十九世纪末以来,整个西方社会笼罩在混乱与恐惧中。经济危机吞噬着人民手中的财富,原有的社会组织重新分化组合,在物质理性与强权意识的驱使下,军国主义幽灵遍布整个欧洲。对此,人们开始怀疑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不再相信政客兜售的选票,正如卡莱尔所说的:"今天的所谓欧洲,也不过是徒有民主制度,而没有民主精神。"因此辜鸿铭面对当时中国人崇拜西方社会制度时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他宁可抱残守缺,也不愿拾人残羹,最后走向保守主义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辜鸿铭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体认
辜鸿铭在他的《中国人的精神》序言中说:"事实上,要懂得真正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纯朴和灵敏。"对此徐友渔先生在《辜鸿铭的保守主义》中说:"他对中国人的气质、个性之类难于揣摩把握的东西,是那么细腻、灵敏,既洞若观火,又体贴入微。"赞叹之意溢于言表。
但中国人为什么具有如此优良的品质?用辜鸿铭的话说,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是用心去思考而不是仅用脑;人性问题上,儒家正统思想是"人之初,性本善",因而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中,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个人,只有家庭,面对血浓于水的亲情,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就显现出来了。中国人之所以深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比敬仰的领袖,都有自己家庭中的可尊敬的亲人-父母兄弟,有自己"良民宗教"的"教堂"中供奉的祖先,面对先人的光辉与家人的期望,每个人都不得不深沉。
中国人之所以纯朴,是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结果。每个中国人都生活在对别人信任的基础上,而且中国传统"忠义"之道使人们对每一个自己所给予期望的人以信任,因而在这个相互坦诚相对的社会有机体中,人们就不会有西方的"夏洛克"式的唯利是图,完全用心灵过着纯朴的生活。
中国人之所以博大,是因为我们有广阔的历史文明,有辽阔的疆土。在这片开阔的天地里,人们创造了辉煌,也承受了巨大的苦难,而正是这些辉煌与苦难造就了中国人博大的胸襟。
中国人之所以灵敏是因为,一个社会,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庞杂的社会,每一个因子必须具有灵敏的品质,如果没有,则整个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强调关系的社会里,人们必须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寸步难行,而这就需要人们具有灵敏的品质,历史的辉煌证明了这一点。进一步我们还可以说,正是中国文化孕育出中国人这种深沉、纯朴、博大、灵敏的品质,中华民族才能作为绵延几千年的古老民族生机依旧。正如辜鸿铭在论证:"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所说的,"是同情的或真正的人类智能造就了中国式的人之类型,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中国人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这种真正的人类智能是同情与智能的有机结合,它使人的心与脑得以调和。总之,它是心灵与智能的和谐。"(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而辜鸿铭正是基于这种精神的把握,才有他后来对中国社会一系列独辟蹊径的解剖,这可以说是当时任何中国学者所不能企及的,至少来说是令我由衷佩服的。
辜鸿铭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论证是有一个内在逻辑的,他以中国人的精神作为突破口,对中国社会也进行了深刻解剖。这过程中虽有难以掩盖的缺陷,然而这些极端的言论也只是他个人的社会体认,因而可以说他只是忠于他自己的生活而已,我们没有必要对此有太多的不满,相反他关于社会结构的分析到是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大小集体中,履行自己被决定的义务,而这些义务就是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他接受孔子的论断: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妇。所以他从夫妻关系着手,而他反复论证的就是"无我"哲学,他认为:"以为真正的中国妇女是没有自我的","在中国,理想女性并不要求一个男人终其一生去拥抱她和崇拜她,而恰恰是她自己要纯粹地、无私的为丈夫活着。"同样,中国男人的生存也是无我的,"他不仅要对他的家庭尽职,还要对他的国王和国家尽职,甚至在对国王和国家服务的过程中,有时要献出生命。"(同上)因此他论证中国男人奉行的是"忠诚教",忠诚在儒学的经义中也是一种"无我"所以他说:"外国人只有弄懂了这两种'道'或'教',中国人民的'忠诚教'和'无我教',他才能理解中国男人或真正的中国妇女。"(同上)也许许多人,尤其是女权主义者对此会断然否认,但是刘梦溪先生在《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中说:"但一种社会制度已经分本利息、行将解体的时候,统治者原来选择的维系既定社会制度得礼法秩序及思想体系就失去了维系力,但在朝廷找不到的礼俗,民间还可以找到,也就所谓的"学在民间,道在山林"。所以从辜鸿铭的个人社会感悟来说这种无我哲学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
其实在辜鸿铭看来,整个社会正是有了"无我"的"良民宗教",人际关系才有相互信赖基础上的调和。不过从西方严密的逻辑来看,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因为社会纷繁复杂,人人品质不尽相同,如果有一个人失信于人,应该说这个系统就会解体。事实上并非这样,一方面真正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不会失信于人,另一方面在儒家道德律令中,信义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这种体系中,如果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疑自绝于社会,作为深沉的中国人,他不会,也不敢,因为他不是为自己活着的,而是为祖先和子孙,他唯一最求得就是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又是与信义廉耻紧密联系的,因而在传统社会里,君子之道不仅是道德律令,而且是世俗社会的法律依据。当然辜鸿铭这方面的认识并没有超出前人,不过他能在一种文化没落之际,以一种另类的批判眼光来肯定它的价值,应该说是值得我们崇敬的。
辜鸿铭对上面社会的分析,最后还是归于文化的领域的论证。而他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主要是在西方世界的中国文化荆棘地除草开路,树立正确的中国文化形象。
他首先从语言着手,将汉语分为口头语与书面语两大类,并认为:"口头语属于没有受过教育、完全未受过教育的人们的语言,事实上是一种孩童的语言。"而书面语在分为简单修辞语文、通行的语文和高度优雅的语文三类,他认为:"中国文学中的高级古典汉语,中有一天能够改变那些作为爱国者正带着一种野蛮动物的相争本能鏖战于欧洲的、尚处在自然毛坯状态的人们,使他们变成和平的、文雅的和礼让的人。"(同上)这种关于语言的说法与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是一致的,安希孟在《后现代对知识与真理的解构》中说:"语言不可能以客观方式提供关于世界的真理,就其本性而言,语言决定着我们的思想,既然语言是一种文化创造,那么,归根到底,意义也就是一种社会建构。"基于这种认识,辜鸿铭企图通过语言的改变来改变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根本拯救欧洲,使西方世界摆脱混乱走向有序,是很有道理的。在特别看重心灵的辜鸿铭眼里东方文明取代西方文明是天经地义,因而他说:"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所以我说中国的语言也就是一种心灵的语言。"(同上)所以他认为西方人如果掌握了东方人的语言习惯,那么他们体认生活的维度也就由理智转向理性,由用大脑思考改为用心思考问题。(现代医学证明他的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种思维的差别,使得东西方文化交流存在巨大的障碍,以至于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为西方人所认同,不过到是西方的文学作品能为中国人所理解,这就因为中国人品质中的博大、灵敏的缘故。基于上面的对比,辜鸿铭突出了中国文化的地位,同时显现了他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度。
辜鸿铭在东方文化西进方面的工作不是开创性,却是标志性的。因为西方人早在进入中国之初,就极力想了解风情迥异的东方古国,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只能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结果那些一知半解的传教士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上,在西方世界给中国塑造了极坏的形象,辜鸿铭因而对西方所谓"大汉学家"的诬蔑显示出异常的气愤,他指责道:"现在外国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他们不会中文,也不了解儒家学说,但是却什么都研究。不但自己是谜语抽象的概念中,而且想做一名大师或汉学家。'大师'或'汉学家'仅是一个名词,也就是一个-霍普金斯先生谈到英国领事馆人员是所说的-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称之为傻瓜的代名词。"(李玉刚《狂士怪杰辜鸿铭》)正由于他对西方翻译家的不满,他才通过自己对文化得体认,重新翻译了许多文化典籍,难能可贵的是他运用西方话语,对中国文化中的"仁""义""礼"等重要概念进行了独到的翻译。
关于"仁"的翻译,他指出:"人类所有纯真的情感均可以容纳在一个中国字中,这就是'仁'。在欧洲语言中,古老的基督教术语中的神性(godliness)一词与'仁'的意义最接近,因为'仁'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神圣的、超凡的品质。在现代术语中,'仁'相当于仁慈、人类之爱。"(同上)当然这种"仁"的解释在"皓首穷经"的"宿儒"来看可能不足取,但他毕竟指出了"仁"在儒学中的地位和精神实质,这相对于"大汉学家"翟理斯博士翻译孔子"色难"为"要描述他,是困难的"要高明多,翟理斯的翻译与本义风马牛不相及。另外他在翻译"礼""义"时说:"(它们)实际上就是孔子赋予我们中国人民良民宗教的精神。"(同上)他认为只有中国文明礼义并重,希伯莱文明与希腊文明授予欧洲人"礼"与"义"都是抓起一点不及其余,进而导致欧洲爆发人类迄今为止最残酷、最野蛮、最无益而又最可怕的战争。他指出中国文明正是有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教导,才没有商业主义之下的群氓崇拜、强权崇拜,并且认为:"只有当我们鼓足勇气,不计私利,拒绝参加和追随那些群氓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清除群氓崇拜。"进而一针见血的指出,"今日世界上真正的,最大的敌人是体现在我们身上的商业主义精神,而不是普鲁士德国的军国主义。"事实证明辜鸿铭的这些分析是令人信服的,至少说是令西方人信服的,因为他因此在百年前的欧洲获得了一个中国人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的体认,辜鸿铭无论对中国人精神的把握,还是社会结构的分析,以及传统文化理念的理解,都是独到的,并且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为了辩论而辩论,他的一言一行无不表示他对文化的崇敬。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后一位狂客
辜鸿铭的一直以怪闻名于世,但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的层面,我们其实可发现他更多的是狎。他的一生不断与社会潮流对抗,成为时代标准的反动派,但是他那坚贞不屈的精神和对自己文化理念的忠诚却是值得我们景仰的。
因为
文·段宏刚
国学大师辜鸿铭(1857年——1928年)有一句口头禅: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教在北大。
这句话实际上是辜鸿铭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身世和经历的,他的祖籍在福建泉州市惠安县,祖上移居到马来西亚,后来出生在南洋马来西亚的槟榔屿。
10岁时,他有幸来到欧洲,经过13年的学习,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9种西方语言,并获得了爱丁堡大学、莱比锡大学等欧洲著名大学的13个博士文凭。跟西方人交谈时,他没有任何障碍,9种外语被他说得字正腔圆,并且,他还能用好几种外语进行写作,成为当时精通西方文化的中国人,连西方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辜鸿铭的原配夫人名叫淑姑,是一名温柔贤惠的江南女子,她不会干涉辜鸿铭做任何事,在家里以相夫教子为本职。面对这个妻子,辜鸿铭非常满意,称她是理想型的妻子。
每当在写作中出现卡壳的情况时,辜鸿铭总喜欢欣赏淑姑的小脚,很快就能获得灵感,因此,他说她是 “自己白天的兴奋剂” 。
后来,辜鸿铭遇到一名叫吉田贞子的日本女人,得知她的身世后,辜鸿铭非常同情,就为她赎身后纳为偏房。跟原配淑姑比起来,吉田贞子懂文学、茶道和插花艺术,跟辜鸿铭之间经常有许多共同话题,渐渐地,辜鸿铭依赖上了她,甚至把她称作 “自己的安眠药” ,身边如果没有她的陪伴,他就会孤枕难眠。
吉田贞子给辜鸿铭留下一儿一女,跟他走过18年后因病去世。面对爱妻的去世,辜鸿铭悲痛万分,取下吉田贞子的一缕头发放在枕头下每夜枕着入睡。还为她写了一首悼念诗: 此恨人人有,百年能有几?痛哉长江水,同渡不同归。
可见,辜鸿铭对这位偏房十分疼爱,她在他心里比原配还要重要,因此,便有了“婚在东洋”的说法。
1917年,蔡元培先生执掌北京大学时,对大名鼎鼎的辜鸿铭仰慕已久,就力邀他来北大任教,主讲英国文学。辜鸿铭在北大虽然只任教了6年,但对他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得意的时光,在这里他实现了人生抱负,所以他会说“教在北大”。
在北大任教之前,辜鸿铭曾在张之洞幕府中任职20年,这就是“仕在北洋”的由来。
在做幕僚的20年里,辜鸿铭一手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手钻研国学,时刻谨记父亲的告诫: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作为中国人,如果不懂国学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当辜鸿铭记起父亲的告诫,认识到国学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后,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他身上油然而生,就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中国文化,似乎要把自己从小没有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给加倍地补偿回来。从此,他肩负起 “向世界宣扬中国文化” 的使命,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在“新文化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的眼里,辜鸿铭是一个“怪人”,只因他梳着晚清长辫,一身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帽,吸着水烟,满口之乎者也,看起来是十足的封建文化的卫道士。
然而,新文化人从来不敢小瞧辜鸿铭的学问,哪怕同样是学贯中西的胡适先生,在辜鸿铭面前,都会毕恭毕敬地称呼一声老师。
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牛津运动》、《中国人的精神》等著作,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中外皆知,这些著作如同一条纽带沟通了东西方文化,让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间的了解提升了好几个层次。
辜鸿铭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翻译《论语》时,他有一句独特的见解: “让普通英语读者能看懂这本给了中国人智力和道德风貌的中文小册子”。
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他提出了 “动态对等” 的翻译方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意译法” ,拒绝翻译家按照原文与译文之间逐字逐句地机械性转换,而要促使译文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起到与原文相同的作用。
依靠这种翻译方法,再加上他学贯中西的优势,他把《论语》、《中庸》、《大学》等传统典籍,以准确而优美的译文介绍给西方人,让西方人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他又把莎士比亚、歌德、席勒、卡莱尔等西方文豪的名著翻译给中国人,让中国人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同时,辜鸿铭还是一名出色的演讲家,他经常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中国人的精神》,每一场演讲的门票售价两个大洋,每一场都座无虚席。由于他的名气在中外都很大,所以,听他演讲的人,不同肤色的人都有。
当时,名列“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人气也很高,每场戏票为1.2大洋,但是,只要有外国人来中国,宁愿花两个大洋去给辜鸿铭捧场,也不愿去看梅兰芳的戏。在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地位非同一般。
从学问和人格上来看,辜鸿铭都很卓越,几乎没有任何瑕疵,所有人对他都很钦佩。
然而,还是有人会诟病他。人们诟病他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作为博古通今的大学者,有很多观念颇为陈旧甚至迂腐,尤其在婚姻关系上的观念,让人有些不可理喻。
对于纳妾,辜鸿铭十分赞成,甚至还说: 如果你是个女人,控制丈夫的最好办法就是和另一女人合力,把他压在石榴裙下,咱们中国的纳妾制度,乃社会祥和、家庭幸福之压底绝技。
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热火朝天地进行,倡导人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推行新文学,反对文言文。在知识分子界,得到了大部分人的热烈响应。
作为大学者,辜鸿铭不但反对“新文化运动”,还以身作则,娶了原配又娶了偏房,所以,这是知识分子界抨击他的主要原因。
面对别人的诟病,辜鸿铭甚至得意洋洋地说: 我这一生能有如此成就,原因十分简单,就是我有“兴奋剂”和“安眠药”始终陪伴着我。
他嘴里所说的“兴奋剂”与“安眠药”,正是他的原配淑姑和偏房吉田贞子。
“新文化运动”推行之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 “ 一夫一妻制 ” 的积极作用,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婚姻观。
但辜鸿铭不以为然,在他眼里,男人是天,是家庭的顶梁柱,女人是男子的附属品,一个女人不容易照顾好丈夫和家庭,所以,“一夫多妻”才符合社会的需要。
为了证明自己说得有理,在某次演讲中,辜鸿铭就此话题跟许多人展开过激烈的辩论。
有一次,他打了一个比喻,说道: 丈夫如果是 茶壶,妻子 就是 茶杯,一个茶壶 通常会 配 上好 几个茶杯。
一位女士听完很不服气,反驳道: 既然一夫多妻合理,那么一妻多夫也应当合理 。
辜鸿铭听后不紧不慢地说: 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是应当的,但是谁又见过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的 ?
在场的人听后哑口无言,没有人敢接辜鸿铭的话。
又有一位女士站起来愤愤不平地质问辜鸿铭: 为什么我们女 人 不能作茶壶呢 ? 如果我们是茶壶,那是不是也能配几个茶杯了?
辜鸿铭循声望去,清了清嗓子问道: 请问这位 女士,你坐车 时 是坐汽车还是马车?
这位女士脱口而出: 有时 坐 汽车,有时 坐 马车。
话音刚落,辜鸿铭说道: 这就对了, 不管是汽车还是马车,都是四个轮子的车,但是不管你坐几辆车,你们家有几个打气筒呢?
辜鸿铭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悄无声息地用另一个比喻推行了自己奉行的“一夫多妻制”,女士再次想反驳,苦于有口难辩,只能悻悻而去。
现场的人无不暗暗赞叹辜鸿铭确实是一名超级“怪才”,想说又说不过他,由他去吧。
好了,关于“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辜鸿铭一生只服两个人”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