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

zmhk 2024-08-30 人已围观

简介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       欢迎大家加入这个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问题集合的讨论。我将充分利用我的知识和智慧,为每个问题提供深入而细致的回答,希望这能够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并促进思考。1.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2.春日杂兴中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

       欢迎大家加入这个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问题集合的讨论。我将充分利用我的知识和智慧,为每个问题提供深入而细致的回答,希望这能够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并促进思考。

1.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2.春日杂兴中那句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做赏析。

3.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是什么意思

4.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一句怎么翻译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著名的诗人韦应物所作,此诗是作者在滁州上任时所作,内容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

        正文: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 翻译:

        去年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日花开的时候已是一年。

        世事变幻心茫茫难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独眠。

        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园,邑有灾民惭愧领朝廷俸钱。

        听说你今年还要来看望我,我天天上西楼盼望你早还。

寄李儋元锡 字词解释:

        ⑴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⑵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⑶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

        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⑸问讯:探望。

寄李儋元锡 背景: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约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这就是此诗的政治背景。

寄李儋元锡 赏析:

        韦应物这首诗叙述了与友人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颔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后世评价:

        《巩溪诗话》:节苏州《赠李儋》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郡中燕集》云: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祖,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韦孟全集》:简淡之怀,百世犹为兴慨。

        《瀛奎律髓》:朱文公盛称此诗五、六好,以唐人仕宦多夸美州宅风土。此独谓身多疾病、邑有流亡,贤矣。

        《唐音癸签》:韦左司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仁者之言也。刘辰翁谓其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正味此两语得之。若高常侍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亦似厌作官者,但语微带傲,未必真有退心如左司之一向淡耳。

        作者资料:

        (737~792) 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世族,自天宝十年(751)至天宝末年,入宫为三卫郎。安史之乱后,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大历十三年(778)任鄂县令。建中年间出任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改江州刺史。贞元四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寄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左司、韦苏州。韦应物青年时代侍卫玄宗,生活不拘小节,豪横放荡。中年后久历州县地方官吏,目睹百姓疾苦和社会时弊,思想渐趋成熟,成为一个清廉的地方长官。他的诗歌在唐代已有胜誉,白居易《与元 九书》云: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如《采玉行》、《夏冰歌》、 《杂体五首》等诗,揭露王侯贵族的享乐生活,反映采玉、采冰人和寒女的疾苦,可以说是元、白新乐府的新声。然而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其山水田园诗,后世将其归入山水田园诗派。其代表作如《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赋得暮雨送李胄》、《游开元精舍》等,写景优美自然,于平淡之中道出人所不易表达的感受。其山水诗中亦不乏雄豪的气势,如《西寒山》的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荡,则充分显示了大家手笔和才华,非一般田园诗人所能比。韦应物的诗歌 创作成就最高的是五言古体诗,其风格冲淡闲远,语言流畅简洁,在当时及对后世均有较大影响。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关注公众微信号:miyu_88,精彩内容无限推送!

春日杂兴中那句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做赏析。

       首联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

       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你给的字数太少,写不下。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是什么意思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由眼前之景象引发出诗人的感慨。“野老”:在野的老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民间老人”,当时诗人已致仕(退休),不在朝廷,故云。“流民”:逃难的平民百姓。“动心”:此处指痛心。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的诗句,既对流亡的平民百姓予以同情,又对自己为官无法解除平民百姓的痛苦却享受俸禄而自责。陆游的这两句诗言自己已致仕(退休)在家,即身为“野老”,已无为官之责任,但看到路边流亡的平民百姓也为之而痛心,诗意比韦应物的诗句进了一层。因此,南宋诗人刘克庄这样评论道:“韦苏州诗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太守能为此言鲜矣。若放翁云:‘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退士能为此言,尤未之见也。”陆游身为“退士”、“野老”,仍能写出体恤民生疾苦的诗来,个中原因:一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爱民的思想,且至死不渝,所以,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范仲淹《岳阳楼记》语),都能忧国忧民。二是他老年退隐江湖,生活也颇为艰苦,其《岁暮贫甚戏书》一诗就具体地描绘了其老年体衰食粗衣破的境况:“曲身得火才微直,槁面持杯只暂朱。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这也使得他有机会与平民百姓近距离接触,了解其喜怒哀乐,故能为之着想,并为其悲惨遭遇而感到痛心。

邑有流亡愧俸钱这一句怎么翻译

       世间很多的事难以预料,花开花落春光流逝,愁绪满怀,独自睡不着觉,不禁怀念起朋友来。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倒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

       释义:拿着国家的俸钱,虽然已做了很大努力,却未能为百姓完全免除痛苦,为此深感愧疚。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

       出处:中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原文: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

       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

       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作品,大约作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这就是此诗的政治背景。

       二、赏析

       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并无突出的特点。有人说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颇为推美。这种评论并不切实。因为首联即景生情,恰是一种相反相成的比衬,景美而情不欢;颔联以情叹景,也是伤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伤而景无光;都不可谓情景交融。

       百度百科-寄李儋元锡

       百度百科-韦应物

       

(1)“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花开花落,引起作者对人事变迁的感叹,渲染了孤独处境给他带来的伤感。

       (2)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

②但想到自己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

       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意对即可)

       好了,今天关于“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赏析”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