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鲁山山行朗读

zmhk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鲁山山行朗读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鲁山山行朗读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1.³ɽɽ???ʶ?2.古诗词,,,,,快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鲁山山行朗读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鲁山山行朗读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1.³ɽɽ???ʶ?

2.古诗词,,,,,快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报纸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明天要教的

4.初二文言文石壕吏朗读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注音 (最好有音调)

鲁山山行朗读

³ɽɽ???ʶ?

       博爱八年级教学计划

       迎难而上

       1

       2014

       ——

       2015

       学年度

       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以战争、

       普通人与平民、

       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

       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

       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

       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

       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

       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

       每单元一篇;

       本册则是单独组元,

       每单元五篇,

       共有两个单元,

       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

       这个变化表明:

       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

       (

       含古代诗歌

       )

       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

       动。

       写作、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中写作、

       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

       1

       .

       整

       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2

       .

       设置在课文后面的

       “研讨与练习”

       中,

       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

       3

       .

       以

       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

       “附录”

       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

       教师可加以适当讲

       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

       (

       又叫对仗

       )

       ,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

       辨词类。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各单元的

       “单

       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

       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

       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

       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

       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

       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一一学年的教学

       ,

       从整体来看

       ,

       所任教七年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

       (

       课堂听讲

       ,

       记笔记

       )

       正在逐步养成

       ,

       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却有待加强

       ,

       下面根据初一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

       体分析如下

       :

       七年级期末语文合格率为

       91.7%,

       优秀率为

       14.3%,

       平均分为

       90.2

       因此

       ,

       本学期在保持合

       格率、平均分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

       ,

       还要大力抓好优秀率

       ,

       力求本年级总体水平一致。

       目前班级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

       ,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

       ,

       加上现在根据

       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

       ,

       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

       ,

       运用能力

       ,

       对学生掌握知

       识的深度和广度

       ,

       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博爱八年级教学计划

       迎难而上

       2

       鱼得水

       ,

       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

       并非福音

       .

       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

       ,

       因此

       ,

       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

       ,

       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教学措施

       1).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

       ,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

       提

       高思想认识

       ,

       陶冶道德情操

       ,

       培养审美情趣

       ,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

       语文教学中

       ,

       要加强综合

       ,

       简化头绪

       ,

       突出重点

       ,

       注重知识之间

       ,

       能力之间以及知识、

       能

       力、情意之间的联系

       ,

       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

       等方法

       ,

       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

       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

       4).

       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

       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

       科学地训练技能

       ,

       全面

       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

       ,

       尤其要备好学生

       ,

       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

       ,

       突出重点和难点

       .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

       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

       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

       习方式

       .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

       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

       ,

       拓宽学习渠

       道

       ,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

       作文教学

       ,

       贴近生活实际

       ,

       富有生活气息

       ,

       灵活命题

       ,

       形式多样

       ,

       多写随笔

       ,

       读书笔记

       ,

       尝

       试互批共批

       ,

       以改促写

       ,

       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

       实行分层目标教学

       ,

       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

       利用课外实行培

       优辅差

       ,

       力争整体提高。

       8).

       优化作业管理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

       自我管理

       ,

       加强课代表

       ,

       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

       监督作用

       ,

       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

       单元过关。

       9).

       利用竞赛

       ,

       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

       ,

       故事会

       ,

       朗诵会

       ,

       演讲会

       ,

       办手抄文学报

       ,

       锻炼能力

       ,

       提高兴趣。

       10).

       开展网络辅助教学

       .

       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

       些课外阅读

       ,

       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教学过程安排

       (一)识字写字方面

       1

       、课后读一读、写写和课文注解为重点,学生识记并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自觉养成语言

       积累的情况,改正写错字别字的缺点。

       2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讲解文字知识,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识记和扩展。

       3

       、课后听写,反馈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订正。

       (二)阅读方面

       1

       、

       狠抓诵读教学,

       使学生读得正确,

       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

       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

       (309

       字

       )

       、《陋室铭》

       (81

       字

       )

       、《爱莲说》

       (119

       字

       )

       、《大

       道之行也》

       (107

       字

       )

       、杜甫诗三首

       (200

       字

       )

       ;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

       (266

       字

       )

       ,总计为

       1082

       字。

       2

       、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

       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课本里的文

       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

       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

       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

       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博爱八年级教学计划

       迎难而上

       3

       3

       、课堂教学方面:抓住关键,简化头绪,关注细节。首先要自主对文本进行细读。其次参

       考有关鉴赏文章。

       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

       对文章的关键问题进行预设。

       关键问题要指向明确,

       有意义,有发展思维和提升语悟的价值,具有开放性,能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不同学生

       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言说的凭借,都可能在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尽量多听其他老

       师的课。同时对自己的每一堂都要有反思。课堂比较精彩的地方做实录。鞭策自己,认真对

       待每一节课。

       (三)写作方面

       1

       、首先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因此这学期开始“班级日志”的活动,每组一本

       日志,一天一人,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练笔的机会,文体内容都不限。

       2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每个单元给学生类文阅读,并写读后感。既可以积累素材,同

       时也可以练笔,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和理解。

       (四)朗读方面

       除了加强课堂的朗读指导外,进行自主早读的实践。

       (五)实行反思型的单元学习评价。

       博爱八年级教学计划

       迎难而上

       4

       2014

       ——

       2015

       学年度人教版语文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教学进度表

       周

       次

       内

       容

       备

       注

       课外古诗词背诵

       9.3

       ——

       9.7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长歌行》

       9.11

       ——

       9.26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莲文化的魅力

       (综合性学习)

       9.29

       ——

       10.3

       1

       《新闻两则》

       2

       《芦花荡》

       《野望》

       10.6

       ——

       10.10

       3

       《蜡烛》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

       特勒上尉的信》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世界何时铸剑

       为犁(综合性学

       习)

       《早寒江上有

       怀》

       10.13

       ——

       10.17

       6

       《阿长与

       <

       山海经

       >

       》

       7

       《背影》

       《望洞庭湖赠张

       丞相》

       10.20

       ——

       10.24

       8

       《台阶》

       9

       《老王》

       10

       《信客》

       《黄鹤楼》

       10.27

       ——

       10.31

       口语交际

       .

       作文训练

       《送友人》

       11.3

       ——

       11.7

       11

       《中国石拱桥》

       13

       《苏州园林》

       《秋词》

       11.10

       ——

       11.19

       12

       《桥之美》

       14

       《故宫博物院》

       15

       《说“屏”

       》

       期中复习

       《鲁山山行》

       11.20

       ——

       11.28

       16

       《大自然的语言》

       17

       《奇妙的克隆》

       《浣溪沙》

       12.1

       ——

       12.5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9

       《生物入侵者》

       20

       《落日的幻觉》

       《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

       12.8

       ——

       12.12

       作文训练

       综合性学习

       12.15

       ——

       1.8

       第六单元

       文言文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1.11

       ——

       2.2

       整理复习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日推荐

       160份文档

       2014年各行业从业资格考试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案例分析模拟题

       2014年证劵市场基础知识冲刺试题

       2014年统计法基础知识精讲

       67份文档

       九妖笑话

       2014年笑话大全之让你笑个够

       儿童笑话大全爆笑

       爆笑笑话精选

       160份文档

       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

       2014年移动互联网O2O分析报告

       休闲农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4年建筑幕墙建筑装饰行业分析报告

       您的评论

       240

       发布评论

       用户评价

       暂无评论

201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

       新版反馈

       加入会员!送免财富值下载特权

古诗词,,,,,快

       文言文综合阅读,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而且文言文语段的阅读理解,更着重于考查学生将学到的各个知识点、能力点在语段的理解中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我们认为,在进行文言文语段阅读时,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1、整体意识。

       《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一般说来,提供的语段都是浅易的,我们要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树立整体意识,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写景;然后看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与事件之间关系,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情节是怎样展开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利于抓住关键,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以少驭多,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脉络结构。

       树立整体意识,还应将字、词、句、段和注释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语段与试题连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2、考点意识。

       考点意识,就是力求一见题目就对该题“考什么”和“怎么考”有一种“一呼即起”、“闻声响应”的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其最终目的要归结到《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上,要在考点的指导下洞察考试意图——“应该考什么”,揣摩出题方法——“可能怎么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3、语境意识。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有根据语境推测文意的功夫,可以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也可以根据下文的语脉、文意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4、互参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帮助阅读,帮助答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A、新旧知识互参,化新为旧。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题目一般来说是崭新的、陌生的、未知的,但它往往和固有的旧知识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它的“影子”就在课本上。碰到某些字、词、句的陌生用法和意义时,不妨思考:这个字、词、句的这种用法和意义在课本上有没有出现过?在复习迎考的训练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语境中是如何理解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否用过去的思路、方法、技巧来解答?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字、词、句的用法和课本中、训练时出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两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内在规律?……这样,就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牵了线、搭了桥,可以利用旧知识解答新知识,利用已知启发未知。

       B、语段试题互参。“研读语段,理解文意”—“阅读题干,把握要求”—“筛选信息,解答试题”,这是一般的正向的阅读和解题思路。逆向来看,由于高考文言文目前还是以客观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诸多选项(尤其是可以判断为表述正确无误的选项)对理解语段是有一种补充或验证作用的。

       C、试题之间互参。文言文综合阅读题几个题目之间不是孤立的,不但有着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在序列,也往往可以利用后面试题中可以判断的正确无误的信息,来解答前面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验证前面没有把握的答案。

       D、阅读之间互参。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在阅读载体、考查基点、阅读方法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别,但同作为文章的阅读,又有其相通之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现代文阅读的某些思想、方法、技巧有意识地、巧妙地移植到文言文阅读上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进行文言文综合阅读时,除强化四种意识外,还应掌握临场应试技巧。

       1、高考文言文语段固然大多是陌生的材料,必然有这样、那样的语言障碍,要字字句句都能落实难度恐怕也很大。一般文言文语段理解上有障碍的字、词、句,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将课堂中所学知识迁移过来,解决问题,以考查迁移能力,或者是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测字、词、句未知的用法、含义,以考查语境意识;另一种是即使不理解,也不影响答题。对于这两种情况,要使用不同的策略,对前一种,要善于激活积累,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善于瞻前(上文)顾后(下文),“连蒙带猜”。对后一种情况,则可以大胆一些,一跳而过。

       2、加大阅读的投入,恰当地控制阅读与做题的时间比例。一般说来,阅读与做题的时间比例以2:1为宜。

       3、努力克服解题方面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只停留在就题解题的层面,思维仅仅限定在一个语段、五个题目、二十个选项中;二是机械地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解,忽视了语段和试题、试题之间的有机联系。

       正确做法是:解题时,要有意识地打开思路,充分调动一切积累(包括语言积累、情感积累、思维积累等),化陌生为熟悉,变复杂为简单,同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言语段与试题、试题间的互参因素,利用选项中的正确选项或思维导向来解决问题。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1、给加点字注音

       土砾( ) 鹤唳( ) 阙处( ) 飞漱( )

       指破迷津:对于文言文中字词的读音,除注意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注意与形似字,义近字的区别外,关键是平时多读多写。

       参考答案:lì,lì,quē,sù,qiè,ráng

       2、课文填空

       ①《三峡》中写三峡的秋天景象的句子有 。

       ②《三峡》中写三峡的山连绵不断的句子 。

       ③《<论语>八则》中指 为“文”的原因的句子 。

       指破迷津:完成课文原句填空题的关键是平时的认真朗读、背诵,朗读背诵时尤其要突出重点句段。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弄清一些语句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寓言都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B、《幼时记趣》体裁是散文。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明察秋毫”这一线索。主体部分描绘了五幅图画,突出了“记趣”这一中心。

       C、《三峡》选自《水经》,它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

       D、《梦溪笔谈》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京时期的科学成就,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

       指破迷津:解答选择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我们有时只凭主观经验答题,四选一。看不准或看不全题干,将“有误”看成“无误”,将“不正确”看成“正确”。其次要将排除法和直选法相结合,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此题抓住题干中的“有误”,用排除法可以排除A、B、D;用直选法可以确定为C。

       参考答案:C

       4、指出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拔山/倒树而来

       C、乃/以瓦/布之

       D、土人/谓之/“傍不肯”

       指破谜津:朗读节奏的划分,首先要重视朗读、理解课文,推敲词句的含义,琢磨停顿,其次根据句子内部结构,注意语法,重视文言虚词和特殊实词的作用,掌握朗读停顿的规律。一般停顿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盖”、“夫”、“且”、“若夫”、“至若”、“故”、“乃”等词语之后,“而”字之前。B项中的停顿应在“而”之前。

       参考答案:B

       强化训练

       1、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项为之强jiāng 庞然大物páng

       B、遽契其舟jù 遂不得履suì

       C、自度其足duó 而忘持度dù

       D、梵天导木塔fén 其喙有钳huì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吕氏春秋》是春秋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B、《幼时记趣》作者通过细致观察,运用奇特的想像,从而使事物形象描写的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C、《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富有文字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D、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3、根据提示默写课文

       ①《三峡》中写出三峡的山高峻的句子。

       ②《三峡》中写出三峡夏季江水迅疾的句子。

       ③《<论语>八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辨证关系的句子。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之 至之市 (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

       则以钳搏之 ( )

       其虫旧曾有之 ( )

       为 方为秋田之害( )

       二虫尽为所吞( )

       项为之强( )

       以 岁以大穰( )

       何不试之以足( )

       以丛草为林( )

       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臣来(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将奚为北面(为什么)

       D、吾用多(用处)

       ②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

       我欲之楚( )

       此非楚之路也( )

       ③翻译句子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④这则寓言形成的成语叫做

       ⑤写出它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6、阅读《地震》,完成下列各题

       地 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①.选出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 )

       A、鸡鸣犬吠/满城/中

       B、俄而/几案/摆簸

       C、人眩晕不能/立

       D、栖霞山/裂;沂水陷/穴

       ②.将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③.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

       A、众骇异,不解其故(原因)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因为)

       B、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正在)

       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才)

       C、自东南,向西北去(从)

       六幕相持,自不能动(自然,当然)

       D、方知地震,各疾趋出(疾病)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④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⑤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这些标志性的词语。

       ⑥找出文中体现人们情绪变化的词语

       ⑦文多角度描绘出地震时的情景。试分析文章是怎样表现自然界的变化的?又是这样表现人们的反应的?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

       1.D 2. A 3.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4.之:到……去;助词,的; 代词,它,指子方虫;助词,无意义。为:成为; 被; 因为。 以:因为;用;当作。

       5.①. D ②.之:到……去;的。 ③.马即使是好马,但这并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④.南辕北辙 ⑤.做事如果方法不对,把方向搞错了,往往条件越好,距离目标越远。 6.①.B ②.“有声如雷”“喧如鼎沸”句 ③. C ④.人们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任凭大地旋转倾侧。 ⑤.时间顺序:戌刻 俄而 久之 逾一时许等 ⑥.骇异—失色—稍定 ⑦.主要从声音和情态两个方面来写自然界的变化的。如“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等。

       写人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其惊恐心理,侧面表现大地震的情形。“众骇异,不解其故。“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报纸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明天要教的

       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4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14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15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6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7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9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0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21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23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24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5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

       如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26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8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9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0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1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2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仗无时夜扣门。

       33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4夜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5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6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7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8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9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40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41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4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4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44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45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6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7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48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9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卷长林梢,

       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52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3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5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5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6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5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5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59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也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60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1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62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正剥莲蓬。

       63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64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6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66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6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8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9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70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1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72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郊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原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73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74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5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76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77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78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9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0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81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82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83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8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

       军师西门伫献捷。

       85东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杜甫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86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87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8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89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初二文言文石壕吏朗读

       答案在后面,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希望可以帮到你,求满意,我现在在努力赚积分。一、选择题(28分)

       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豁(huò)然 淤(yū)泥 衣褶(zhé) 壬戌(wù)

       B、俨(yǎn)然 甚蕃(fān) 亵(xiè)玩 垂髫(tiáo)

       C、间(jiàn)隔 矫(jiǎo)首 器皿(mǐn) 篆(zhuàn)文

       D、阡(qiān)陌 与(yǔ)能 郡(jùn)下 遂(suì)迷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4分)

       劳形 鸿孺 多髯 修狭 B、和睦 矜寡 案读 废疾

       C、糁之 衡木 烽火 幽咽 D、清莲 石壕 逾墙 笞痕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4分)

       及郡下:到 修狭:长而窄

       俨然:整齐的样子 绝类弥勒:极

       B、鲜美:鲜嫩 甚蕃:多

       曾不盈寸:满 亲其亲:以……为亲

       C、贻:赠 问津:路口

       缤纷:繁多的样子 鲜有闻:少

       D、香远益清:更加 孤、独:老而无子的人

       高可二黍许:大约 才通人:仅仅

       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4分)

       便要还家 B、亭亭净植

       C、八分有几 D、诎右臂支船

       5、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4分)

       A.太 守 / 即 遣 人 / 随其 往

       B.山 / 不 在 高,有 仙 / 则 名

       C.感 时 花 / 溅 泪,恨 别鸟 / 惊 心

       D.吏 呼 / 一 何 怒,妇 啼 / 一 何 苦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晋

       B、《核舟记》--魏学洢--明代

       C、《陋室铭》--周敦颐--北宋

       D、《大道之行也》--孔子--春秋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古代文人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这叫做“托物言志”。

       B、杜甫是唐代诗人,他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人们把他称为“诗圣”。

       C、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D、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

       二、非选择题(28分)

       8、填空(12分)

       默写梅尧臣的《鲁山山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4分)

       1)你知道莲的别名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

       2)你掌握了与莲有关的诗歌了吗?请写出一首(篇名和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照例句写句子。(6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著填空(6分)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次买车又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

       三、阅读题(4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3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

       甚异之( ) B、阡陌交通( )

       C、皆叹惋( ) D、咸来问讯( )

       E、寻向所志( ) F、无论魏晋( )

       G、便扶向路( ) H、乃不知有汉( )

       13、写出下列各词的古今异义(4分)

       妻子 古: 今:

       B、仿佛 古: 今:

       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可能对村人说了什么?(4分)

       15、你对文中“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如何理解?(3分)

       16、句子翻译 (4分)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B、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1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7、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3分)

       18、解释下列词语。(4分)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______

       19、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2分)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20、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4分)

       22、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的点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C 2.C 3.C 4.B 5.C 6.B 7.C

       10.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答案不唯一)

       11、1、《骆驼祥子》、三、三、虎妞

       12.A对~~感到诧异 B交错相通 C感叹惋惜 D全、都

       E从前的、旧的 F不要说,(更)不必说

       G沿、顺着 H竟然

       13.

       A、妻子、儿女 男子的配偶

       B、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似乎、好象、类似

       14.一是朝代更替及重大历史事件,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15.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或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现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和对理想生活的热切向往。

       17.调素琴,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18.著名、出名 这 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19.①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20.①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1.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22.言之成理即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注音 (最好有音调)

       1. 初二的《石壕吏》原文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 初二语文课文石壕吏改写

        我也是初二的。 。呵呵。 。我们有缘。 。

        县吏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

        →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

        →县吏面露疑色:“把书信拿给我看看!”

        →老妇取出书信,必恭必敬地交给县吏,伤感的说道:“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希望能博得县吏同情,高抬贵手。)

        →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老妇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

        (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

        →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

        →县吏步步逼进:“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

        →县吏半点容不得商量的语气厉声喝道:“少罗嗦,快把她交出来!”

        →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3. 初二上册文言文问答.20个要初二上册第五单元的例:“《石壕吏》

        1.《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反映了桃源人厌倦战乱、避世的情感.2.《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反映了桃花源的美丽.3.《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反映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性格.4.《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反映了桃花源的无迹可寻.5.《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反映了桃花源的神秘.6.《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桃花源的美丽.剩下的不想写了,太多了,要20句我写不来。

4. 初二 语文 石壕吏中 请详细解答,谢谢

        石 壕 吏一、整体把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

        “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

        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张曰:“凡公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故可已而不已者,则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既刺而哀,这正是诗人思想矛盾所在。

        这是一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 *** 彩,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二、问题研究《石壕吏》的构思艺术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

        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

        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

        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

        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

        在《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诸诗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诗人的这种心情来。练习说明一、研讨下列问题,并背诵这三首诗。

        1.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这首诗构思的巧妙。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最好先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要把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来。例如差吏抓丁为什么要利用夜间?老翁为什么要“逾墙”?“泣幽咽”者是谁?把这类问题弄清楚了,才能进入诗境。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联可作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设题目的是使学生进入诗中境界。

        应当注意的是,诗可以有多种解读,但须言之成理;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见解,但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3.《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这首诗意境深远,初二学生由于阅历尚浅,恐不易领会。设题目的是通过对“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诗的大意。

        要一层一层地说来,先疏通文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想像来描绘诗中的图景。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和“有关资料”。

        二、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石壕吏中泣幽咽的是老翁,老姬被抓走了,从“独与老翁别”中看出来?本文的主旨是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5. 求一篇关于杜甫的文章,是关于石壕吏的, 看完石壕吏对杜甫 诗圣 诗

        石壕吏是一首我极其喜爱的作品,我还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学过,离今已有五十多年了,至于杜甫是如何成为诗圣的,我没有去追究过,也不敢板门弄斧来空议论。

        就石壕吏这首诗来看:一,杜甫从简单的借宿和听到的一段对话,写尽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人民的疾苦;1,夜捉人,为啥要夜捉,说明白天已经抓不到人了,只能夜捉;2,老翁逾墙走,一个已经是老翁的人了,听到捉人,二话不说逾墙就逃,说明了当时的恐布程度;3,听妇前致词这段,是诗的中心,从一家的遭遇,概括了当时人民的痛苦和无奈;4,这家已经有三个儿子[一共三个儿子]全部被抓去参加战争,而且有两个儿子新近战死,仅一个未断奶的孩子和孩子的妈还在家,但已穷得出入连衣服都没有。5,从独与老翁别这句,又明确地交待了,老翁已经归家;老妇最终还是被吏抓去充当河阳之役了。

        这么复杂的场面;这么曲折的故事;这么辛酸的遭遇;这么悲惨的结局;仅仅用一首小诗,就交待得清清楚楚,如此高超的写作技能,称诗圣是名符其实的。求一篇关于杜甫的文章,是关于石壕吏的, 看完石壕吏对杜甫 诗圣 诗史的称号有什么理解 i。

        哪里E有免。

        费,高清。

        操,B7。

        影。瑟。

        7 图cie。

        。qtI。

6. 急` 八下的古诗文朗诵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 初2语文文言文

        1. 桃花源记

        2. 陋室铭 爱莲说

        3. 核舟记

        4. 大道之行也

        5. 杜甫诗三首: 春望 望岳 石壕吏

        6. 三峡

        7.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8. 观潮

        9. 湖心亭看雪

        10. 诗四首: 归园田居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课后古诗词背诵:

        长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

        送友人

        秋词

        鲁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人教版的,初二上的语文,古文很多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宋代:陆游)

       jiāng wò gū cūn bú zì āi ,shàng sī wéi guó shù lún tái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yè lán wò tīng fēng chuī yǔ ,tiě mǎ bīng hé rù mèng lái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此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扩展资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显然是第一方面的作品——“忠愤”之诗。靖康之变后,宋人的爱国作品骤增。陆游有到西北参预军机的经历,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与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百度百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了,今天关于鲁山山行朗读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鲁山山行朗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鲁山山行朗读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