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_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是什么
zmhk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_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是什么 大家好,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的各个方面,我会尽力回答您的疑问,并为您带
大家好,我很乐意和大家探讨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集合涵盖了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的各个方面,我会尽力回答您的疑问,并为您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1.辛弃疾最美的十首诗词
2.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吟咏什么诗
3.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诗是哪一首?
4.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
5.辛弃疾最著名的5首诗
6.哪一首诗词,写出了你心中最美的乡村?为什么?
辛弃疾最美的十首诗词
您好。
辛弃疾: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简评:这首词以“雄心万丈”开头,以“可怜白发生”结尾,在巨大的反差中,表达壮志难酬的悲愤,冲击心灵,感人肺腑。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简评:这首词以一个“郁闷的英雄”对另一个“成功的英雄”的赞美,来表达辛弃疾心中涌动着的澎湃热血。铿锵有力、誓言如歌。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简评:这首词以老将廉颇自比,表达辛弃疾收复中原的坚定决心和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慷慨悲凉,感人心怀。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简评:这是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悲歌”。千年之后,催生了流行歌手王杰的那首著名的《英雄泪》。
(5)破阵子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寿君双玉瓯。
●简评:这是辛弃疾写给内兄范南伯的一首词。既劝兄弟要放开身手,牛刀小试,努力作为,也表达自己立功万里、为国效力的英雄情怀。
(6)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简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辛弃疾与青山之间惺惺相惜。“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是“当下英雄”与“史上英雄”之间惺惺相惜。两句均有自负自恋、傲视古今的豪迈气概。
(7)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简评:当年策马奔腾,如今须发皆白。英雄敌不过岁月,更敌不过“闲置”。结果,只能将“平戎策”换“种树书”。词中有一股壮志成灰、英雄无奈的悲凉之气。
(8)满江红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
腰间剑,聊弹铗。
尊中酒,堪为别。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但从今,记取楚楼风,庾台月。
●简评:“马革裹尸当自誓”既是对朋友的勉励,也是辛弃疾自己的人生誓言。
(9)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简评:这首词基调婉约,实质豪放。写自己坚定的意志,如浩浩荡荡的江水,是“青山遮不住”的,百折不回,铿锵有力。
(10)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简评:为人祝寿最好的礼物是什么?辛弃疾的回答是:收复中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既是对朋友的勉励,也是辛弃疾的自许。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吟咏什么诗
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龙。他驾驭文字的功力在宋代词人之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词。除此之外,辛弃疾还是一个忠义爱国之士,辛弃疾以豪杰之士而作词,以淋漓的笔墨挥写英雄的怀抱,形成豪雄悲郁的词风。真要是在他众多的诗词选出一首或者一句最好的,那么我就选《青玉案·元夕》。这首词也真是应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结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用三句宋词表达了人生的三种境界,辛弃疾这首词的结尾就是最高的境界。
古代的女子很少可以出门,元夕这天算是例外。而且大街上火树银花,人们笑语盈盈。
表面上看来一片祥和,但是结合当时辛弃疾的处境,没有办法将快乐与他结合起来。
辛弃疾的一生都在上表抗金或赋闲在家谋划抗金大计,用朱自清的话来说:热闹是他们的,和我无关。
而如此热闹的场景之下,有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冷眼观瞧,那是一个理想的形象,是作者在寻找的形象,或者就是作者本身。
词发展到南宋,已经将它最原始的功能抛开了,也已经慢慢成为文人士大夫们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工具。
歌者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文人的笔、英雄的壮志,都是这样子。只要是不死,就不能放弃。
辛弃疾将满腔悲愤用他的笔转化为无穷的愤慨,照亮了词的天空。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诗是哪一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年代:南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1.选自《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2.博山:山名,在江西上饶市东,广丰县西南。古名通元峰,因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名为博山(博山为香炉名)。有博士寺,雨岩等名胜。辛弃疾词中有关博山的作品很多。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4.不识愁滋味: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参见北宋陈慥《无愁可解》词:“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来不识愁味。”苏轼《小儿》诗:“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
5.层楼:高楼。唐代李德裕《盘陀岭驿楼》诗:“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王故关。”
6.“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7.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8.欲说还休:想说(愁)而终于没有说。参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9.“却道”句: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罢官后,在闲居地信州代湖所写。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在思想感情方面,这首词的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爱上层楼”,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也只有不懂忧愁为何物时才有兴致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们抒发一下所谓的忧苦之情。 到了下片时,话锋一转到了如今,着重写自己知愁。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不仅让他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这所有的愁绪着重体现在这里的“尽”字,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有的人评论说由于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所以抒发这种情感是一大忌讳的,加之辛弃疾流放罢职的身份,所以一腔愁绪只能转到天气上“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结尾。而我认为这固然是一个原因,这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分析。但最大原因恐怕是辛弃疾自己的心绪所决定的。
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来的,当人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痛苦的时候就再也不想诉说了。能够说,能够登楼抒发自己的感情,说明还不是那么痛苦,至少能够说出来。真正体会到痛苦时,无论你登高,亦或望远,对着挚友亲朋时也许张张嘴,就只能说出个今年秋天格外凉的话了。古代的文人义士们皆是如此,也许动乱年代报国无门,会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但这些都是能还在活下去的时候,还有希望,希望自己的文章自己的诗歌能引起人们乃至当朝统治者的注意警醒,所以去强调痛苦。而当真正绝望的时候,他这“愁”郁结心头,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其中“欲说还休”这四个字就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自知说了也没有什么作用,真的是无能为力了,万般愁绪皆堵在心中张张嘴也就只能说一说天气了。
而词中技巧的运用上,作者除了处处注意同上下两片进行对比外,着重体现在了两的迭句上:两个“爱上层楼”和两个“欲说还休”。上片中的“爱上层楼”前一个为上句的果,后一个是下一句的因,避开了一般的泛泛陈述还把上下两句巧妙的联系了起来。而下片的“欲说还休”同样有此作用,不但和上片的“爱上层楼”巧妙呼应,而且“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总结了上句中的“识尽愁滋味”,更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愁绪之深。通过“少年”和“而今”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当时受压抑,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和不满。
辛弃疾最著名的5首诗
辛弃疾最出名的十首诗如下:1、十首诗: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送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的词作数量众多,其中许多作品都展现出他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战争和民族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的批判。他的词风豪放奔放,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3、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描写了战争的惨烈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词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热爱。词中表现出的豪放、激昂和悲壮,以及强烈的家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青玉案·元夕的相关内容如下:
1、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2、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3、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1200年左右,辛弃疾先后被免官、闲置、离职,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他始终在寻找报国之路,但无情的现实却使他报国无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出了这首《青玉案·元夕》来表达自己坚定的立场和孤高的品格。
4、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是展现出词人孤高自傲的性格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通过描写热闹的元夕景象,词人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淡泊。同时,通过描写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女性形象,词人表达了自己对超群拔俗、不同流合污的女性的欣赏和敬佩。
哪一首诗词,写出了你心中最美的乡村?为什么?
辛弃疾最著名的5首诗有《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最有名的三首词
我心中,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最美农家词。辛弃疾自40多岁被罢职闲居后,就一直在农村生活,期间写了大量闲适词,反应乡村风光的较多,比如有名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代人赋》,都是一绝,《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也堪称别致,但我以为,最美的农家词非这首《清平乐·村居》莫属。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以写人为主,景色只是轻轻点染,但能让人感到风景如画。词人以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来展开农村画卷,淳朴质实,清风扑面,读来字字简淡,却句句都美。
为什么说它是我心中最美乡村诗词呢?
一,环境之美。词人并没有着意去写,只在第一句开头带了两句。轻轻一带,就带出了一片空清无尘、诗意栖居的理想世界。茅檐小屋,有涓涓细流,有荷花小池,花木缭绕,自然也不会少了蜂蝶鱼鸟。而这些可感之处,词人仅仅通过“茅檐”、“青草”、“溪头”、“莲蓬”这四个意象来传达。你会觉得,拥抱自然的村居,真好。
二,画面之美。一共八句,六个画面。上、下阕各三个画面。六个画面又分成两个风景素描和四个人物特写。开篇写景的两句便是两副风景素描,这两幅风景素描共同构成村落的幽居一角。白发相亲的老夫妻、勤劳锄豆的大儿子、一双巧手编织鸡笼的二儿子,哪个不是有趣又可爱的身影?团宠无疑是小儿子了,你看,剥莲蓬都是妖娆的卧姿。
三,人情之美。一家五口,齐齐整整,和和气气,既亲密又互不干扰,多好啊。大人小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嗨点,各有各的事忙,又统一于服务一个家庭。老两口负责秀恩爱,大儿子负责持家,二儿子帮衬着大哥,小儿子放飞自我就行。还有什么比这更和谐的呢。
辛弃疾不经意间几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古代和谐家庭的范式。每每读来,总有一种无比的温馨充盈内心。如果说陶渊明为我们构画了一个群居图谱的世外桃源,辛弃疾则把这种理想细致到一个个单独的家庭,使之变得清晰可见,甚至触手可及。
读《清平乐·村居》,它不仅仅是一篇绝妙好词。
辛弃疾最经典的三首诗词当属《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第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第二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三首《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南宋词人,这个读过一点书的人,都很清楚,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便是南宋将领,不仅武功高超,而且胆识过人,是著名抗金将领、爱国者、军事家。辛弃疾,他面对中原失陷,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他文学的中心主题,可能他的理想,也只能在自己的词中实现了。辛弃疾生长于被金国蹂躏的北方,所以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的南宋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好了,今天关于“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辛弃疾最美的一首诗”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上一篇:楚山秦山皆白云的下一句_楚山秦山皆白云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堡的拼音_堡的拼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