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_论语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zmhk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_论语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

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_论语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ԭ?ļ?????????

2.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二章的相关知识

3.五则论语翻译及赏析

4.论语六章翻译及原文

5.论语四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_论语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ԭ?ļ?????????

       论语全文翻译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原文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释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二章的相关知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讲解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解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解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讲解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讲解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讲解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品德篇

       15.巧言令色,鲜矣仁。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6.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7.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19.君子不器。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指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2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杀身成仁)

       讲解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五则论语翻译及赏析

       1、《论语十二章》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2、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孔子说:“学习之后又按时去复习、实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已,却不生气,不是很有修养吗?

        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赏析: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论语六章翻译及原文

        《论语》忠实地反映出孔子的高尚人格,坚定的操守,博大精深而光明磊落的生平。那么作为国学知识书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五则论语翻译及赏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从小就有志于学。学的内容一般认为是古代典籍,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为若为糊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于学。三十而立。在《论语》中?立?的含义是?立于礼?的意思。即在社会道德、礼制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建树。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与三十而立在逻辑上应该是一个转承,指他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学有所得而且能学以致用。四十不惑。不惑是不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主张和人生价值观。五十知天命。这是一个关键。各注解对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来,知天命就是?明心见性?,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没有心性修行先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当不容易的。六十而耳顺。耳顺不是说耳朵没毛病,而是说能平等听取顺逆之言,平等心发起了。孔子五十岁通达天命是个分水岭,之后孔子?我?的执着的习气渐渐就减损,而能平等对待他人的顺逆之言。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表明孔子的修为已经相当纯熟,达到?思无邪?的境界,连坏的念头都没有了。

        孔子提出自己的修学报告,其实想是借他本人的修学经验,来表达与为政以德相关的几层含义:

        其一,人人皆可成圣贤。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通达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事实上人们遵守社会礼法,能更好地通达天命,彻悟道体,成就道德学问。

        其二,借以表明以德导民的效果,并不会限制人的自由。孔子三十而立?能融于社会礼法作一番事业,可见德政非但不影响人们建功立业,而且能帮助人们成就。到七十岁更是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表明德治的极致效果正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

        其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政以德仍需要时间来完成,人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参考《傅佩荣解读论语》)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看见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么努力像他一样;看见德行有亏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样的毛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其过人之处,善于汲取他人的优点,努力完善自己,在行为与思想上希望能够与之持平甚至有超越,这是人不断进步,不断向上的内在动力。很多人不愿意向优于自己的人学习也不屑于向某些方面劣于自己的请教,总是闭门造车,不追随先哲的脚步,不追求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不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样,他人的失误与过错对自己而言同样需要反思和内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样是一种进步,不能讳疾忌医。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相反。?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别人不了解我,不但不会减损我的才学与品德,反而促使我更努力进德修业。当然,我也可以循正当途径让别人认识我。我不了解别人,这才是大问题。年轻时,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长时,要提拔正直有为的后辈;若不知人,难免造成许多错误,悔之莫及。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孔子积极鼓励弟子从政,而从政的一个基本门路在于使别人了解自己。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德:古代有德治、礼治、法治的分别。德治的基础,主要在于帝王本身的高尚品德,因此帝王责任重大,而效果据说也十分理想,几乎像是无为而治了。事实上,德治与无为而治不同,但是为何天下自然而然归于太平?这是因为孔子对人性有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人性向善,所以百姓会自动回应德治的帝王。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人们的客观行为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治理国家时,暴力和强制手段只是治标却不是治本之道。为政者的德行是一种榜样的力量,使人们见贤思齐,从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受到良好的引导和感化,使每个人都知礼义廉耻,行为有格,这才是治世根本之道。同样,希望获得别国的尊重与青睐,仅仅靠武力和硬实力是不可以的,人的归顺必然是心的归顺,仅仅依靠行为上的归顺而不得人心,这种所谓的局面必然不能长久。相反,用自己良好的德行昭然于世,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邻为善,用平等的地位和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国家,既不颐指气使也不奴颜婢膝,不卑不亢,和而不同,这样才能赢得人心,赢得真正的尊重。

        5、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

        孔子说:?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理想是人存于世上的一精神寄托,没有理想,人多一切活动可以说的都是盲目的,都是毫无计划的。古今中外,对于理想可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的话"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 ",正是有希望在指引,安迪才能在经过20年冤屈囚禁生活后安然从肖申克监狱成功逃脱,开始崭新的人生。希望和人生价值是理想是明确人之所以为人,何以为人的重要导师。孔子的这句话就是旨在强调理想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要了解人生应该如何的理想。了解人生的价值何在,可以依此而行,死而无憾。这也是?守死善道?的意思。同时这句话也深刻反映着孔子的生死观,显示孔子知生也知死,而这种贯穿生死的道,无异于他一再强调的仁。孔子将人生的理想、对真理的追求都置于生死之上,可以说他的生命因为他的灵魂而闪光。相对于周围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孔子的这种态度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不少人认为只有获取知识拥有好的人生才是个人应该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也将之作为人生的理想,拥有这些只是为了活着,而孔子认为生命不是最终的归宿,而是一种媒介,人拥有生命就是为了明确自已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为了汲取更多的真理和学问,是为了传到授业解惑,是为了将仁爱之道普度众生。这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根本。这让我反思,作为大学生我的学习和探索的根本动因何在,是为了拥有一个好的人生还是为了汲取更多有用的东西来回报社会,创造生产力。

        关于论语泰伯原文

        《泰伯》第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第二章: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第三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泰伯》第四章: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泰伯》第五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泰伯》第六章: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泰伯》第七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第八章: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第九章: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泰伯》第十章: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泰伯》第十一章: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泰伯》第十二章: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泰伯》第十三章: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第十四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第十五章: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泰伯》第十六章: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泰伯》第十七章: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第十八章: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泰伯》第十九章: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泰伯》第二十章: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泰伯》第二十一章: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简介

        泰伯是《论语》的一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论语四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有关论语四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翻译:

       孔子说“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一个人选择住处而错过了民风淳厚的地方,怎么算得上明智呢?”孔子说“不行仁的人,没有办法持久处在困境中,也没有办法长期处在顺境中。行仁者是自然而然,走在人生正途上,明智者则是了解人生正途的重要,而作此选择。”

       或:孔子说:“一个不行仁的人,不能够长久处于贫困的地位,因为他不知道仁的重要;同理,一个不行仁的人,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富贵的地位。一个有仁德的人能以仁心待人接物,使他人获得安宁;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行仁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也有利。”

拓展: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第四章主要讨论了仁德的重要性。孔子强调了居住在民风淳厚的地方的美好,并指出选择住处时要考虑仁德的因素。他还指出,不行仁的人无法在困境中持久,也无法在顺境中长久。只有行仁者才能自然而然地走在人生正途上,而明智者则了解行仁的重要性。

       这些言论体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重视,并对人们的行为和选择提出了指导。在《论语》中,孔子有许多关于仁德的言论。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仁德的核心原则,即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表明仁德的人注重道义和正义。

       今天关于“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