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道德经恐怖真相_道德经恐怖真相在线阅读

zmhk 2024-09-02 人已围观

简介道德经恐怖真相_道德经恐怖真相在线阅读       对于道德经恐怖真相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1.道德经苐十六章浅释2.《道德经》第五十九讲章,重积阴德

道德经恐怖真相_道德经恐怖真相在线阅读

       对于道德经恐怖真相的问题,我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为您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1.道德经苐十六章浅释

2.《道德经》第五十九讲章,重积阴德:长生久视的法门。

3.还原版《道德经》老子自序一:人不我知

4.《道德经》在告诉我们什么?

5.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

道德经恐怖真相_道德经恐怖真相在线阅读

道德经苐十六章浅释

        道德经十六章浅释

        ? 我先提一下,炼功有三个层次,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的过程就是有,无,有,无,有。我把它排成好奇炼功,喜欢炼功,半自动,全自动。光的层次排为银白色光,桔红色光,金色光,绿色光。绿色光就是还虚层次,最后有的层次。再往高走就是蓝光层次,紫光层次,彩色光层次。

        走到二层次以后的人,一,全身某些位置动的利害。二,气走动耳朵会长呜,三,光会定在那里。这还是最低的反应。这时千万要注意,打扰睡觉了,要做好人。如果你在炼功,就是在做梦一样,在看电视一样,景象会闪的很快,这就和吕纯阳,张三丰等先圣留下的证道说一样。现在我就选易明白一点的庾信步虚词一段让大家去参考,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大火炼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吹分,虚架千寻上,空香万里闻。这就是老子提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炼功进入虚空,寂兮,寥兮,一心一意守静,前面的视屏是无极圈,静,静,静复归于有很多物在前面闪闪而过。反反复复我在那里观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日复命。我看这些物体众多,动来动去,图象在无极圈里,有有有,又变成无,又归到混混沌沌,我的小宇宙初始形成的壮态,静静静,我又等待图象再恢复。

        复名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恢复了有图象的状态常常是这样子,周而复始,知道这样常常化炁为神,越炼越光,明,越练越精。如果不出常,出另外个方向,窈想,冥想,那图象就有妄作凶险的恐怖的视屏,这就和看武打电视剧一样。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知道常这样炼,常出图象,越静越明,越炼越强都包含,容纳在我的小天地里。容乃公,公就是老公,雄的,小天地转为纯阳,又明又亮。公乃王,我的天地由我说了算,我来统治天下,我来指挥。王乃天,视屏和天一样,又明又亮的光体,还是天意不可违,又有为。天乃道,最后还是天法道,我得道,自已道成。道乃久,道在我身上永远留住,道光不离身。一,有光,二,身上东动,西动,三,耳朵长鸣。炼工全自动。殁身不殆。终身平安无事,没有危险也。注意,自已好比水已烧开,你用掉给别人一点,就要重新烧,用多了,危险就等你。前人有话,千年道行只一拂。

        ? 好先收笔,因本人水平有限,尽供参考。?

        温州林振国

《道德经》第五十九讲章,重积阴德:长生久视的法门。

       《道德经》第一章第三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为天地的本源;有名,是万物的开始。)

《酷说老子》第一章(17)维特根斯坦:我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亡吗?

       1、

       首先,这一句话的断句存在不小的争议,自北宋以来就分为两大阵营。

       一学界的主流阵营断句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支持者有:

       王安石《王安石老子注辑本》(首创)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

       苏辙《老子解》

       俞樾《诸子平议》

       二学界的非主流阵营断句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支持者有:

       河上公《河上公章句》

       王弼《老子注》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

       朱熹《朱子语类》

       2、

       我支持非主流阵营,为什么呢?三个证据。

证据一:

       因为主流阵营的断句按照文法来说,“名”这个字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可以直接拉出去枪毙。

       以老子深不可测的文学内功,完全可以写成:

       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证据二:

       老子在《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始制有名。”所以,无名与有名,应该才是老子的本意。

证据三:

       “无和有”的断句法是北宋时期的王安石首创。也就是说在北宋以前的一千多年,《道德经》从来没有人这么断过句。

       而王安石又恰恰喜欢标新立异,不仅是在政治上,文学上更是如此。比如他在执政时期创立了一个学派,史称“荆公新学”。其主要目并不是为了搞学术,而是为了培养新法的实施者和接班人,所以他的新学垄断了当时学术界将近六十年①。也就是说他的著作之所以喜欢打破传统,推陈出新,归根结底是为政治服务的。

       后来清朝末年的康有为写《新学伪经考》也是一样的逻辑,为“戊戌变法”造势是第一位的,出风头是第一位的,内容牵强附会也无所谓,反正只是政治的工具而已。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王安石所创立的“有无”断句法,并不可信。

       3、

⑴ 那为什么“无名”是天地之始呢?

       因为天地初开万物生长的时候,远古的人类智慧尚未萌发,只能依靠着本能去生活,根本就没有抽象思考的能力,所以“无法名状”的状态正是天地最初的本来面貌。

⑵ 那为什么“有名”是万物之母呢?

       其实,这句话如果我们把它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有名”怀了孕,然后生下了“万物”,成了“万物”的母亲。

       也就是说:

       先有名,后有万物。没有名,就没有万物。万物因为有了名称,才诞生在了人类的思想中。

       那么,你一定会问,如果有一个东西它没有名称,难道就不存在了?我的答案是:

       “是的。”

       “你这不是唯心主义嘛?”先不要管这是不是唯心主义,我觉得一个人他是“唯心”还是“唯物”这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4、

       我们不妨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植物人和正常人,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说明一下:

       所谓的植物人,是国际医学界通常定义的“持续性植物状态”,由于人的大脑皮层严重受损,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和心跳。

       所以植物人完全丧失了身体的感受能力和自理能力,只有基本的生存功能,靠着基因的本能在进行新陈代谢以及生长发育。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植物人能够以残存的听觉感知到声音然后渐渐被唤醒,但不在我的讨论范围以内。

       那么看完上面的医学表述,我想你心中应该有一个不那么模糊的答案了。植物人没有感知能力,没有思考能力,只有基因的本能意志。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经下过这么一个定义:

       “那些不以我们的意志为依靠,而纯粹以自然意志为依靠的东西,如果没有理性,就叫做“物”;与此相反,有理性的东西,叫做人。”②

       如果按照康德先生的说法:

       植物人恐怕都不能被称作“人”,因为他没有理性,没有思考的能力,纯粹是依靠基因的自然意志在生长休息,就等于是一颗植物,甚至是一块木头。

       那么请问:

       我们这个世界,世界上的风景、音乐、美食、情感等等一切能被我们正常人感知并享受的东西,对于植物人来说,有没有意义?

       或者我们换句话说,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可感知的世界对于植物人而言,到底算存在还是不存在?

       5、

       如果你说不存在。那么好,一定会有许多人指着你的鼻子说:

       “你这是唯心主义”。

       如果你说,当然存在!毕竟植物人的身体是跟我们在同一个空间里的,而且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毕竟是客观存在的,既看得见也摸得着,只是植物人感知不到而已,怎么能说不存在呢?

       那么好,我就有话要说了:

       你之所以觉得存在,是因为你能跳出植物人的局限,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看待。

       那么相对于植物人而言,你等于是一个开了上帝视角的人,甚至可以说,你就是上帝。也就是说:

       你是站在植物人所能思考的边界以外,去回答这个问题的。

       那么请问:

       我们人类能够思考宇宙边界以外的世界吗?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够思考138亿年前、也就是宇宙奇点大爆炸以前的时间吗?

       答案是:

       “不能。”

       所以老子才会说:

       “无名,天地之始。”

       不是不想“名”,是不可“名”,无以名状,也无法名状。因为我们无法站在宇宙以外去看待自己的世界,也无法在时间诞生以前去思考时间,就像我们无法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用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表达就是:

       “死亡不是生活当中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在活着的时候体验死亡。”③

       活着跟死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的性质,是完全隔绝的两个世界,你不可能同时体验到。你活着的时候不可能体验到死亡,你死亡之后也不可能复活。那么这就意味着:

       相对于上帝来说,或者说是相对于全世界各个民族所创立的宗教里的终极意义上的那个神秘本源来说,地球上的人类,无疑就等于是70亿个植物人。

       换而言之,我们所能思考的边界,就是我们世界的边界。那么再请问:

       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主观意识的世界里,还是生活在一个所谓的能够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中?

       我相信,现在你的头脑里已经有两种观念在打架了。那么好,下一节我们就给这两种观念做裁判。

参考资料:

       1、《朱熹集?卷十七?读两陈谏议遗墨》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二章?从大众哲学过渡到形而上学》

       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6.4311》

《酷说老子》第一章(18)唯物主义错了?释迦牟尼:我们的心是“杯子”,物质世界是杯子里的“水”?

       1、

       上一节我们讲到:

       我们所能思考的边界,就是我们世界的边界。

       那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主观意识的世界里,还是生活在一个所谓的能够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中呢?我们不妨再来听一听佛教的看法,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达摩在《达摩破相论》里面有这么一番对话:

       有人提问:“三界广大无边,若只是通过观心,如何能免除无穷的痛苦?”达摩回答说:“错了!三界不在你身外,就在你心里。”那人就很诧异:“三界怎么会在我心里?”

       达摩解释说:

       “所谓三界,就是三毒。贪,就是欲界,嗔,就是色界。痴,就是无色界。你如果能通过修心,把贪嗔痴这三个贼人给制服了,就能跳出三界外,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就能看出来,达摩祖师可以说是拿起金箍棒直接就打破了普通佛教弟子们所以为的“表相”:那些所谓的什么三界二十八层天,压根就是我们观念里的东西。

       换句话说,三界是依靠我们心里的“贪嗔痴”而存在的,不可能脱离我们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所以《楞严经》里一句话叫: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①

       意思是:

       一切发生的、有前因后果的符合逻辑的事情,大到世界,小到微尘,都是依靠“心”来画龙点睛才能成为一个具体的可认识可命名的“物体。”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心”,或者如果你能做到“心无所住”,那么因果、世界和微尘对你来说就不能被称为一个可认识可命名的“物体”。就好像没有太阳,没有光源,就不会有黑暗,不会有影子。

       打一个比喻:

       我们的“心”和“物质”的关系,相当于“杯子”和“水”的关系。

       一般的唯物主义者认为:

       我们的心相当于“水”,物质相当于“杯子”;我们的认知是被动的,是为了符合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

       然而释迦牟尼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他认为:

       我们的心才是“杯子”,物质相当于“水”;我们的认知是主动的构先建了一套系统,然后让事物来符合我们的思维模型。

       那么,你觉得以上哪一种说法更符合真相?

       2、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都不太能接受释迦牟尼的观念,毕竟在佛经中并没有找到他证明的过程。那么,我们不妨先来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

       所谓的因果、世界、微尘,它们存在的前提是什么?

       先说因果,即是前因和后果,它的主要特征是两件事情的发生在时间上有先后,所以必须以“时间”作为存在的前提。然后是世界和微尘,二者的主要的特征是体积,所以必须要以“空间”作为存在的前提。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证明:

       时间和空间是预先存在于人头脑里的一副认知模型,而不是物质世界里的客观存在,那不就正好能够证明释迦牟尼在《楞严经》里的讲话并非自欺欺人了吗?

       没错,那么如何才能证明呢?

       首先,我们来想象两种不同的场景:

       第一种,想象一个完全没有空间和时间,但是有具体物质的场景。具体物质可以是任意的,比如苹果、自行车、房子等等。

       请问,你能不能想象出来?

       第二种,想象一个完全没有具体物质,但是有空间和时间的场景。

       请问,你能不能想象出来?反正就我个人来说:

       第一种场景我完全想象不出来,第二种场景似乎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如果第二种场景可以想象出来,那么就意味着,时间和空间,是先存在于我们的观念里,然后才套用到物质世界。先声明一点:

       这个想象两种不同场景的证明方法并不是我的独家原创,而是早在两百多年前,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所提出的论证方法。

       但是我现在还有一点不太确定:

       我们头脑里的那种纯粹的虚空是我们后天通过经验学习得来的、还是先天一出生就带来的?

       所以,康德的这个种论证方法似乎不具备百分之百的说服力。当然,他还使用了另外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可谓是空前绝后,像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哲学的夜空,照亮了西方哲学的前途,也彻底改变了西方哲学的走向。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我们下一节揭秘。

参考资料:

       1、《楞严经?卷一》

《酷说老子》第一章(19):康德的二律背反:空间和时间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

第三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为天地的本源;有名,是万物的开始。)

       1、

       上一节我们谈到:

       康德还使用了另外的一种方法证明时间和空间是预先存在于人类头脑里的认知模型,这个方法空前绝后,像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哲学的夜空,照亮了西方哲学的前途,也彻底改变了西方哲学的走向。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在哲学界赫赫有名的四大悖论,严格地说叫四组“二律背反”①。

       所谓的“二律背反”就是:

       有两条公认的规律都是正确的,同时又背道而驰,互相矛盾。

       在这里,我们只讲第一组(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有限与无限):

       正题: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边界的;

       反题:宇宙在时间上是没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没有边界的。

       不得不说,这两个命题,在我的大脑里经常出现,时不时地就来敲打我一下,但我拿他们俩无可奈何。当然,对此无可奈何的不止我一人,南宋的一代理学大师朱熹也同样如此。

       2、

       据历史记载,朱熹五岁的时候就指着太阳问父亲:

       “太阳背后依附的是什么?”

       父亲回答说:

       “依附的是天!”

       幼小的朱熹瞪大了好奇的眼睛,继续追问:

       “那天的背后依附的又是什么?”②

       这一问直接把博学多识的父亲问的哑口无言,见父亲回答不上来,小朱熹更加好奇,日思夜想,冥思苦想,甚至于茶不思饭不想,一度积思成疾,几乎成了他终生的心病。直到晚年,67岁的朱熹依然在为“天地四方之外究竟是什么物事”这个问题耿耿于怀③④。

       那么,康德究竟是怎么把这两条矛盾的命题统一起来的呢?

       3、

       他是这么分析的,再声明一点:

       由于康德写得太严谨,太枯燥,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可能跟康德的原文有所出入,但是大体上绝对符合康德的本意,同时也不会超出普罗大众的日常用词。

       好,先看正题当中的第一个命题:

       宇宙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

       那么我们来推理:

       时间既然有开端,那说明在时间出现以前有一个“没有时间的时期”。因为有结束才有开端,只有这个“没有时间的时期”结束了,时间才能开始运转。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时间开端之前的那个时期“没有时间”,那物质肯定就没有变化,物质既然没有变化,那怎么可能产生新的东西,怎么会诞生新的宇宙?一句话:

       如果时间有开端,就不会演化出现在的宇宙,所以——时间没有开端。

       好,第一个命题推理完毕。

       4、

       然后再看第二个命题:

       宇宙在空间上是有边界的

       那么我们来推理:

       物质空间既然有边界,那说明有形的物质空间之外还有一个无形的“空的空间”。因为有限制才有边界。只有这个“空的空间”限制了物质空间,物质空间才会有边界。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有形的物质空间之外是一个无形的“空的空间”,它怎么能限制得了物质空间的边界?既然“空的空间”无法限制宇宙的边界,那宇宙不就会变成无限的吗?一句话:

       如果物质空间有边界,必定是不能被“空的空间”所限制的,所以——空间没有边界。

       由此可见, 我们从两个正题出发,用逻辑推演,推演到最后发现反题(时间无开端,空间无边界)似乎是正确的。

       那么,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继续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推演反题。

       5、

       先看反题的第一个命题:

       宇宙在时间上是没有开端的

       那么好,如果时间是没有开端的,是无限的,那说明在我们“现在”之前,“过去的时间”也是无限漫长的。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过去的时间”是无限漫长的,那么它就永远不可能“走”到现在,既然“走”不到现在,怎么会有物质和人类?一句话:

       如果时间是没有开端的,是无限的,那么“过去的时间”永远也“走”不到“无限”这条路的尽头,也就不会有我们的“现在”。所以——时间是有开端的。

       你看,我们从反题的第一个命题出发,同样可以推导出正题的第一个命题是对的。

       6、

       然后再看反题的第二个命题:

       宇宙在空间上是没有边界的

       那么好,如果宇宙空间是无边无际的,那说明组成宇宙的每个部分也是无边无际的。但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很简单。

       因为我们人类和动植物,以及山河大地,地球银河系统统都是有限的东西。你用有限的东西能组成一个无边无际的宇宙吗?

       你用再多的沙子,组合起来的也无非就是大沙漠而已;你用再多的沙漠,组合起来也物非就是超级大沙漠而已;你怎么可能用有体积的沙子组合成一个无边无际的沙漠呢?

       有限的东西和无限的宇宙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你能把一块砖头磨成镜子吗?当然不可能。

       一句话:

       如果宇宙空间是无边无际的,那么组成宇宙的每个部分也必定是无边无际的。请问,这样的宇宙当中怎么可能会产生“物质”这种有限的东西?所以——宇宙在空间上是有边界的

       你看,我们从反题的第二个命题出发,同样可以推导出正题的第二个命题是对的。

       7、

       好,我们刚才从康德的一组“二律背反”爬上去又爬下来,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同样一条真理,它竟然既是对的,也是错的,既不是错的,但同时又不是对的。

       套用佛法的句式这叫:

       “即对即错,非对非错。”

       而且你发现没有,这两个命题的可以无限循环的论证下去,像一只咬着自己的尾巴在转圈的猫。所以在佛教的体系里,释迦牟尼当年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因此佛教里有一个著名的传统叫:

       十四无记。

       什么意思呢?所谓的“无记”,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意思就是:

       “面对十四个无限循环论证的问题,置而不答,笑而不语。”

       而两千多年前佛教的“十四无计”当中就包含有“时间和空间是有限还是无限的”这个问题。那么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相矛盾的悖论呢?究竟是这个世界的问题,还是我们思维的问题?

       我们下一节揭晓答案!

参考资料: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编?第二卷?第二章?第二节:纯粹理性的背反论》

       2、《宋史·朱熹传》

       3、《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四》

       4、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三十一?李方子<紫阳年谱>》

《酷说老子》第一章(20)哲学界的哥白尼:世界围绕人心转动,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第三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为天地的本源;有名,是万物的开始。)

       1、

       上一节我们谈到,而两千多年前佛教的“十四无计”当中就包含有“时间和空间是有限还是无限的”这个问题。那么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相矛盾的悖论呢?究竟是这个世界的问题,还是我们思维的问题?

       其实答案显而易见:

       是我们的思维出了问题。

       我们之所以会掉进“二律背反”的陷阱里,就是因为我们误把时间和空间当成了独立于我们主观之外的客观存在,误以为我们可以凭借“思维”这个火眼金睛照出它们的原形。结果却发现:

       我们思维好像遇到了“幽灵”,任凭我们睁大了眼睛一动不动,也无法看清对方的行踪。既看不清空间有没有边界,也看不清时间有没有开端。

       这究竟为什么?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时间和空间就是我们思维本身,就是我们思维的一部分。

       就好像我们的眼睛永远也看不见自己的瞳孔一样,就好像屠龙刀永远砍不到自身的刀刃一样。我们也永远无法用思维去测度时间的本质、去丈量空间的尽头。

       因此,我们的“心”才是杯子,而我们所能感受到一切物质世界都是装在杯子里的水。至于杯子以外装不下的那些“水”,康德给它起了一个称呼叫“物自体”(某种程度上就等于老子说的“道”)。

       这,就是康德的贡献。

       2、

       所以康德有一个外号叫“哲学界的哥白尼”,其实最初是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里自封的:

       哥白尼成功地证明了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宇宙在围绕着太阳转动;康德则成功地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主体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人,时间和空间在围绕着人转动。

       没错,就凭这一点,康德绝对称得上是一位划时代意义的大哲学家。我本来还想写点文字劝康德低调一点,毕竟在佛经里,他的结论早已经是常识。不过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因为我发现,无论是《华严经》还是《楞严经》都没有记录释迦牟尼关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推理过程。在佛教的体系中恐怕只有后期发展出来的大乘唯识宗曾经对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进行过一番十分详细的探讨,不过与康德相反,唯识宗的结论是自洽的,他们认为:

       空间的最小单位是“极微”,不可再分,换算成现代数字,长度大约为0.1纳米,相当于原子的直径;时间的最小单位是“刹那”,也不可再分,换算成现代数字,时长大约为0.018秒①。

       至于这两个结论是否科学,我们这里暂且不谈。问题在于,最初的佛教为什么要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当时人们的接受能力太低,不足以理解这么精细的概念和抽象的推理。二是释迦牟尼本人觉得即使你知道了这些概念和悖论,对于人生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用处。

       理解了“二律背反”你能解脱吗?能悟道成佛吗?恐怕不能,无非是徒添口舌之争而已。康德作为一个哲学绝对称得上巨人,在哲学界完成了一次伟大的颠覆——“哥白尼转向”,但在生活中也就是一个普通人,比如说:

       邻居养了一只公鸡,他说影响他思考,非要买回来杀掉;

       邻居种了一棵杨树,他说影响他看风景,非要让人家砍掉。

       可见,在现实中,康德是一个比普通人毛病还多的普通人。

       3、

       那么,我们通过上面的种种论证现在已经知道了:

       时间和空间是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大脑里就自带的一套认知模型和思维框架,康德称之为“先天感性形式”。

       这就好像我们玩网络游戏一样,时间感和空间感是我们的天赋技能、被动技能,不用主动通过后天的学习就能掌握。

       然后我们又知道了:

       我们的心相当于一个杯子,物质世界相当于是杯子里的水。

       也就是说,杯子的形状,决定了水的形状。如果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就是:

       母亲的基因,决定了孩子的基因。

       14、

       那么好,最后我们再来做一个简单的推理:

       我们的思维,先天地自带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然后,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使得一个事物可以发生时间上的先后和空间上的位移。然后,我们便有了“因果”的概念,有了推理的意识。

       请问,推理的运作本质是什么?

       没错,是逻辑。

       再请问,逻辑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没错,是语言。

       所以维特根斯坦才会反复强调一句话:

       “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②

       所以海德格尔才会不断地声明一个观点: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③,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在④。”

       谈到这里,就基本上真相大白了。所谓的语言,不就是我们给万事万物以及数不清的种种现象所起的种种名称吗?那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读老子的这一句“有名,万物之母”,还会有什么疑问吗?

参考资料:

       1、《俱舍论?卷十二》、《摩诃僧祇律?卷十七》、《方广大庄严经?第四卷?现艺品第十二》

       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5.6~5.62》

       3、海德格尔1946年所写《关于人道主义的信》。

       4、海德格尔《通向语言途中?(第二部分)语言的本质》——引用自1919年诗人格奥尔格在《艺术杂志》第11、12期上发表的一首诗歌。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还原版《道德经》老子自序一:人不我知

        信阳市平桥区第二小学 ? 杨? 磊

        作业:德有阴德,阳德。为什么“阴德”对人生的作用更加巨大?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老天爷如此不公,让有的人富,让有的人穷。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还说:“天之道,利而不害。”无数事实证明天的确是公平的,她对待万物,不分好坏,一视同仁。因此说,怨天尤人没有任何道理,不如拿出抱怨的功夫,听听古圣先贤的教诲。

        《易经》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我们便知,富贵之人,有福之人,必然是以道而行,积德在先。正像《大学》有言:“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才有用。”这足以说明,德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一个人把德根修好了,机会,财富将源源不断,富与贵也就如影随形。正如一棵大树,“深根固柢”必将枝繁叶茂。

        《礼记.? 中庸》更进一步解读了“厚德载物”的真实含义。“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有资料说,这里的“寿”字,不仅仅是指长寿,更确切地是指与天地同寿,如孔子、老子,其在生之年虽区区数载,但其“死而不亡”,生命之光辉照耀后人,子孙深受庇荫。

        网上有例说,至圣先师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访问韩、日、越南等国时,当地的人民闻知消息后,有的走了十天、八天的路,有的忙着做礼服、焚香、沐浴,不远千里而来,跪在孔德成的面前,叩头致敬,由此更见德荫子孙之真确处,竟然经二、三千年尚能不绝如缕。故见盛德者所注重也。

        “有德此有土”,“大位天定”,靠的是“天”。天是谁?天是百姓。能够心里装着天下百姓的,能够“智、仁、勇”三大德备矣,“天”才会给其位、禄、名。

        据史料记载,历代圣王当中能拥有位、禄、名、寿齐全的实在不多。

        传说当年文王仁风四布,千里礼聘姜太公为相,不惜为老人家推车爬坡,走了八百五十六步,象征着周之享年有八百五十六年,是中国历朝享国最长的朝代。

        “重积德,则无不克”。老子此言,后世历代致力奉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之德行,如日月之明照,不仅荫及万世,福德绵长,历代达人以此为鉴,纷纷效仿。

       司马温公家训里面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也就是说,你把财富留给子孙,他们未必能守,你把书留给他们,他们未必能读,你真正施舍行善积德、积阴德,子孙受我们的庇荫,这样才能长久造福子孙。

        中国文化里,凡事都有阴阳,德也分为“阴德”与“阳的”。比如,有人做善事,需要宣传报道,树立典型,以此带动,影响, 以此弘扬正能量,这叫“阳德”。而《道德经》本章,老子说,“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意思是“早按天道做事,就是不断积累道德;? 不断积累道德,就无所不胜。”洪涛老师领着我们学习本章,改成了“重积阴德:长生久视的法门。” ?

        老师慈悲,唯恐我们不能更深入的领会老子“道德经”背后的深刻含义。听了老师的引导,我才明白,积阴德才是老子的本真逻辑。其实在《道德经》前面的章节中,老子都已经告诉我们关于积阴德的道理了。比如“上德不得,是以有德”;? “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善建者不拔,善抱着不脱”等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做了好事就像没有做一样。

        现在有句俗话:有功别表,一表就了。深谙此道的人,最为“上士”。历史上春秋时期的“南阳五圣”之一的范蠡、东汉时期的“四知”拒金,清白传家的杨震,北宋时期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著称的范仲淹,被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等等,他们都是博学多才的得道之人,都是“上德不德”的定格贤圣,都是“建德若偷”的典范。按照中国的阴阳辩证哲学,“好事不出门”也应该理解为“积阴德”吧。

        说起“积阴德”,我想起了几年前女儿牛彦兮向我描述她在大学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轮到女儿值日,不甘落后的她,总想利用两个月才轮流一次的值日机会把教室打理得一尘不染。好容易等到了放学,等同学们全部离开教室,她开始投入工作。大约半小时过去,教室门口的垃圾桶,那是最后一个程序,因为谁值日谁倒那里的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过程中,突然扒到一个钱夹,打开看看,七张一百的,另有一点零钱,还有一张银行卡,一张饭卡,看不出是谁的。

        一下子捡到这么多钱,一时间女儿不知所措。急忙打电话问妈妈怎么处理。我说,“估计是同学丢的,先在黑板上写招领启示:谁的钱包丢了,被值日生捡到,请核实后认领。没人领再说。

       下午上课前,只见一位同学神情慌张跑到教室。抬头看看黑板上的招领启事,立即找到牛彦兮说明丢了钱包,核实了里面的信息,就是他丢的。这是一个家庭条件很差的学生,700元他一个月的生活费。

        钱包失而复得,他好像很激动,但啥也没说。过后班长要写报道表扬女儿牛彦兮,可女儿不同意,并说,“谁捡到同学的钱包都会这样做。”

        打那以后,女儿说,同学们看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学期结束,加上平时的表现,还有学科成绩,她被评为优秀团干。学年结束,女儿又被评为“学生会之星”,这样的殊荣让女儿更自信,更加追求“好其好”。因此倍受老师、同学认可,再后来通过竞选,女儿当选为了学生会主席。直到应聘工作,她的这段经历还很起作用。这不正是老师讲的“重积阴德,长生久视的法门”吗?

        去年清明节期间,我从前的邻居何老师和儿子一起从深圳回老家扫墓,老同事们热情地请他们吃饭,有的还给带有礼物。以往每年刘校长都会给何老师带一斤信阳新茶。这样的思维定势,她回深圳后就开始找茶叶,但是没有,硬是说茶叶丢了,又不好意思问刘校长,反复念叨把人家的心意丢了,为茶叶的事一直纠结,要病倒的样子。而实际上刘校长恰恰今年就没有给她准备茶叶,因为每年都有人给他们送很多新茶。当我得知这种情况,就跟刘校长商议,将错就错,就去买一斤新茶,送到南湾附近的老人的弟弟家,谎称是在吃饭的宾馆找到的。说来果真奏效,老太太听说茶叶找到了,立刻来了精神,什么病都没有了。这件事过去一年多了,直到现在,老太太一家人谁也不知道关于茶叶的真相。

       一朋友说,你这是何苦呢?而我却认为,做这件事没有目的,只是图个心安,或者说是哄老人高兴,尤其是不能让老人因为丢茶叶的事闹出病来,我想这就是意义。这的确是一件小事,但对老人来说是大事,我们就把它当成大事去做。基于这样的思考,才促使了事情的结局的圆满。我以后还要记住洪涛老师的话,“一个人的价值,是被别人无偿利用的价值。”心中装着别人,随时把举手之劳的爱发出去,莫问该不该是你的责任,只问别人需不需要。这样,你就会变得非常有能量。这种能量足以治好一位耄耋老人的心病。这种能量,足以感召很多有正能量的人一同去做正确的事。

        就在本学期,我校刘操同学,因患骨癌,需要做截肢手术,消息一发出,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就是上面说的那位刘校长,率先捐款200元,八十多岁的何老师也从深圳把捐款发了过来,短短的一周内,为刘操同学捐款十三万元有余,这些善款,让刘操的治疗赢得了时间。

       其实,重积阴德,就是“慎独”。佛经里讲,群处守口,不乱说,善护口业; 独处守心,管住自己的心不胡思乱想。就是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郑连根老师讲“慎独”,引用《大学》里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当自己一个人独处时,也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有一根衡量是非的标尺,能经常反省自己,谨慎行事,不胡作非为。引用《中庸》章句,“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候要格外戒惧,因为不正当的情欲容易在隐晦之处表现出来,不好的意念在细微之时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对不正当的情欲加以节制,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儒释道三家,重积阴德,异曲同工。

        跟着老师学到现在,越来越明白,儒家讲的“慎独”,就是鼓励人们“重积阴德”。这“阴德”虽然不被别人所知,但是可以让人求得自己内心的光明,求得“致良知”,这种良知会让自己内心无比强大无坚不摧,在应对事情时首先滋生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决心和勇气,这种良知让人如“日光明照”,让人修得“无量无边功德”。

《道德经》在告诉我们什么?

       还原版《道德经》将其中两章独立出来作为“老子自序”。本章是老子自序的第一章“人不我知”,全文如下:

        本章内容对应王弼本第七十章。其中第二句王弼本、河上公本等作“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帛书乙本作“而天下莫之能知,莫之能行。”帛书甲本和傅奕本作“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老子的习惯用法是“我”与“人”対举,“王”与“天下”対举,“圣人”与“百姓”対举,故这里取“人”而不用“天下”。

        本章的主题是“人不我知”,表达的是我与人的对立,阐述的是对道的两种不同态度。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主宰,为人行事一切当遵循道的法则;然而,世人却往往做不到,究其原因无非是不明道;因此,自己当不辱使命,提笔论道,让更多的人能知道明道——道出了写下道家经典《道德经》的初衷。

        老子为什么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言,这里作“论”解,不是指说话,而是指老子的理论。老子的理论之所以“甚易知,甚易行”,是因为它是对道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道又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每天都在接触老子的思想,每天都在实践老子的理论,所以是“甚易知,甚易行”。

        老子的理论极为简洁,核心思想就是两大基本原理“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对立统一”有两层含义:第一,对立面始终存在。这一点尽人皆知,有正必有反,有左必有右,有大必有小。第二,对立面互相转化。这人们也在天天经历,白天黑夜不断轮回,是对立面互相转化;物幼则长,由弱变强,物壮则老,又由强变弱,这也是对立面互相转化。这些道理无人不知,并不显得有多么高深莫测。

        人有男欢女爱,代代生息繁衍,这是“对立统一”的产物。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休,春播秋收,夏长冬藏,也是在按照“对立统一”规律行事。人们敬畏天地,择水而居,结伴而行,相依为命,这些都是在践行“对立统一”这一基本法则,没有难倒任何人。

        至于“公平公正”,《庄子·齐物论》为我们作了极为精彩而又通俗的解读:

        庄子的意思是,人有四肢百骨,七窍二出,五脏六器,应有尽有,但你并没有将它们分出贵贱,将能者为臣,亲者为妾;或令谁执政为王,又或令能者轮流执政,来掌管你的身体。你对身体的各个部件平等以待,而它们无君无王,和谐共生,却能使身体功能正常运转。为什么人类社会又需要王权,又需要将人们分出贵贱,让一部分人去统治另一部分人呢?

        这里,庄子是在用人体这个小宇宙来类比社会这个中宇宙,旨在证明王权与等级是个伪命题,社会的和谐运转是道的顶层设计,是道对人类社会的馈赠。这是道家思想对“公平公正”原理的最佳诠释,无人不通,又无人不置身其中。

        老子为什么又说“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

        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 莫之能知,就是莫能知之;莫之能行,就是莫能行之;“之”是指老子的理论,也就是“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两大基本原理。

        “对立统一”又为什么难知难行?因为绝大多数人给自己的思维设立了边界,难以逾越。——一切事物都有反面,但却无人问津“宇宙的反面是什么?”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想去跨越这道屏障。可老子没有给自己预设思维禁区,他越过了屏障,他认真对待了“什么是宇宙的反面?”结果问出来了个“道”!“道”就是宇宙的反面,《道德经》就是要将宇宙的反面展示给大家,帮助人们逾越各自的思维屏障。

        思维的边界是每个人给自己预设的,无处不在。“对立统一”原理强调,认识事物要正反兼顾,要懂得把握整体,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只想自己,还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然而,又有多少人超脱不了自我,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把眼光局限在自我一方,在自身利益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于是,利益冲突,痛苦与折磨,接踵而至,殊不知这完全是因为自我遮蔽了双眼。

        自身得失往往会扭曲理性,甚至对自己最亲的人也会用自我去衡量。多少家长把子女作为自身财产,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他们身上,想方设法让他们为自己去实现理想,而从未认真思考什么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自身得失让共赢成了囚徒困境,让共同发展夭折于摇篮,让美好的信任毁于谗言,让虚幻的利益将自己抛进了深渊。人生最难,不是战胜他人,而是战胜自我。

        其次,辩证思维是人们难以逾越的另一道障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多少人至今仍然不理解为什么是“有争”而不是“不争”。“柔弱胜刚强”,多少人绞尽脑汁而无法说清为什么弱能胜强。自老子《道德经》问世后,形形色色的后生,自作聪明,画虎成犬,将老子原文改头换面,改掉的恰恰是老子思想最精华的辩证思维,留下的反而是自欺欺人的痴人逻辑。

        对立面互相转化,就是要人们辩证地看问题。弱小不是一层不变的,小会变大,弱会变强。只要善于利用事物自身发展的动力,从小事着眼,从简单入手,也能办成大事;灵活变通,善于取舍,完全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弱者的自信,来自道对正义的维护,一切不公,道将“正之以无名之朴”。

        但“公平公正”却又为何难行?

        汉武帝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所好是帝王的尊贵,天子的特权,这些在儒家礼制中体现的尽善尽美。从此,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一代代君王毫无保留地继承。农民起义起源于平等,却终结于权贵。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却无法消灭四大家族。权力和地位似乎永远都拥有着巨大的魅力。

        财富与地位,权力与荣耀,不仅天子难以割舍,平头百姓也为之沉迷。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还有人乐此不疲地要创办贵族学校,传授贵族礼仪,兜售血统的高贵。千百年来,人们信奉的是人往高处走,争的往往是个人利益与高人一等。当西方自由主义为个人利益最大化送上了道德的保护伞,社会精英们群起为之欢呼。而当“公平公正”开始挑战自身利益时,又没有人真正愿意站出来革自己的命。

        尽管如此,老子坚信道将会像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一样,驱邪扶正,纠偏除过,最终还社会以公平公正。

        老子为什么要留下《道德经》?

        最后一段的解读涉及到了“圣人”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圣人,就无法正确解读老子这一段文字的寓意。

        老子的“圣人”是对立统一的产物。圣人与百姓是一对正反,表现在人格上是“无私”与“自私”的对立,表现在能力上是“知”与“无知”的对立,表现在社会功能上是“无为”与“有为”的对立,表现在社会结构上是“稀有”与“众多”的对立。

        一个没有圣人的社会是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而根据“对立统一”原理,圣人是一定存在的,也可以理解为圣人是道顶层设计的必然结果。圣人的存在弥补了社会的残缺,因此圣人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那就是必须去完成天下百姓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同时,根据“公平公正”原理,圣人与百姓又是完全平等的,百姓的“无知”绝不会成为圣人歧视的理由,百姓的“无能”也绝不会成为圣人抱怨的对象。相反,百姓的不足恰恰是激发圣人使命感的原动力。这一出发点是诸多老子注解中根本没有认识到的,它们将下文老子的寓意解读成了老子对天下的失望与抱怨,以至于老子好像是在这里孤芳自赏,这是对老子及其圣人概念的彻底误读。

        言有宗,事有君。 宗,指出处。言有宗,意思是我的理论是有依据的。君,暗喻道。事有君,指一切事物都在按照道的规律运动变化。 老子说,我的理论是对事实真相的阐述,而万事万物又是在遵循着道的法则运行,因此,我言即道,知我言即明道,由此引出了下文要说的不明道。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无知,指不明道。知,在《道德经》中多指知“道”,与明道互通。不我知,是不知我的倒装,意为不懂我,无法明白我的理论。老子的意思是,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在依道行事,明道则知我,不明道则难以理解我。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希,少。贵,重要,这里更多是指珍重。注意,这里的“贵”没有高人一等的意思,因为道家思想是人人平等,所以也没有鄙视“无知”的内涵。老子这里更多的是在抒发一种使命感,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掌握了别人没有掌握的知识,这是道赋予自己的特殊使命,因此必须肩负起别人无法担当的责任。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被(pī),同“披”。褐(hè),粗布衣服。怀玉,以玉喻道,指圣人执守大道,即行圣人之道。什么又是圣人之道呢?圣人必须不辱使命,为万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去完成百姓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老子这是在以圣人自勉,要像圣人那样,一心为天下;天下既然贵我,则我当不负天下,要为天下贵我尽应尽之义务,回馈天下。这就解释了老子为什么要写下《道德经》的原因,决不是像司马迁《史记》所说的被逼无奈,为过函谷关才留下了五千言,而是出于老子自身的使命感,为万世开太平尽自己一份应尽的义务。

        “人不我知”一语双关,不但指世人不解老子的道家理论,也含蓄地表达了世人不懂老子为何要写《道德经》的真实动机。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

       《道德经》是一部让我找寻自我的经典,我觉得这个里面所说的“道”,也就是天地人世间恒常不变的规律就是说给我听的,人要找到自我,首先就要认识这些恒常不变的规律才行,其实人的一生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当中非常的渺小,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历史上的极其微小的“点”,无论你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都是一样,所以我们最终能够看清和把握的就是那些亘古不变的道了。

        道如果可以言说,那么就不是我们所说的这个意思,所以只可以感受,其实第一章里面的“无”和“有”其实都是道的体现,无是道的原本初始状态,有是道的有形显现的状态,其实都是道,道是变化的,是没有具体的形态的,一旦他有了概念形态,那么就成为了具体物质,就不是我们所说的道了。所以“道”是老子在哲学上的一个最高范畴,甚至高过了天地,它包含:一、构成世界的实体。二、创造宇宙的动力。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它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的发动者。具有无限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无”并不是等于零,什么都没有,它预示着一种潜藏的能量与生机,就犹如“橐龠”(古代烧火时候的风箱)里面的空气一般,随时鼓动出来让火燃烧的更旺盛。它可以促进万物的生发,而有则是道从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一个活动的过程。当我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我们就用“无”字来指这个不见其形的道的特性。然而这个不见其形的“无”又产生了天地万物,因而老子又用“有”来形容这么一个从无形向有形落实的过程状态。我有时候会思考,人类的起源真的如同我们推理的那般,真的是由猿猴进化过来的吗?达尔文的进化论真的是对的吗?这些都无从证明,尽管他提出了有力的证据,但是世界原本之初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就好似我们不知道宇宙的边界一般,这也许是我们一生都无法知道的秘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真相不存在,所以我并不相信《人类简史》里面所描述的“智人”发展的历程描述,至少抱有很多怀疑的地方。

        这个道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且不说道表现的几个大方面的,就从生活当中的小事都能看到道的运作规律,人是属于道的一个部分,那么人性其实也是道的规律,我们一味的强调制度来管理,忽略了德的引导,那么就会陷入混乱之中,这就像秦国统一天下那个时期,政令不严谨吗?秦朝奉行的是法家治国,从商鞅变法就一直奉行,武力统一全国之后发现这个政令治国行不通,因为人从思想上没有认同,汉朝时候最伟大的是汉文帝刘恒,我觉得他能够废除前人所一直执行的残酷的肉刑,对天下施仁政,这是一个从内心上仁慈博爱的皇帝,认识到了这个层面,所以汉朝的天下基业长青,与汉文帝刘恒施仁政其实有莫大关系,刘恒是一位深谙道家无为而治的皇帝,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而国力强盛,其实人都有自发向上的能量,就如同生命一般,问题就是出在引导者身上,我们很难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困局,这就好像教育小孩子,用打骂教育非常简单快捷,而引导式的教练式教育见效非常缓慢,人当然偏向效果简单见效快的,所以更多的人就会偏向简单粗暴模式了,这都是一个道理。当然道在不同时期也会发生变化,就好像汉武帝时期爆发出来的能量和战斗力,这个其实也是文景之治之后积蓄能量的一种自然表现,当国力强盛到一定程度,再遭受压迫那么就会自然反抗了,这其实也是道,道并不是主张一味的隐忍不发,其实更多的是蓄势待发,而不是刻意妄为,要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情,符合规律的发展变化。道其实说的就是对立面在不断变化转换的过程,这个就是规律,我们只要认清了这一点,那么就会客观评价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时间,去做出自己当下应该做出的那个最恰当的选择。

        ? 道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无处不在,值得我们好好品味,重读第一章给我的感觉是无比亲切的,我觉得这是一部可以指引人一生的经典,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和理解。

       本章是还原版《道德经》第二章“道者非物”,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的两个不同章节。全文共十一句,前六句对应王弼本第十四章,后五句对应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间部分。本章文本以帛书甲本为底本,并与各版本对勘后对底本作了校订。

        上一章,老子用十二个字定义了道与宇宙的关系:“名曰大,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这十二个字的深刻内涵就是,道是宇宙的反面,道与宇宙的关系是“绝对”与“相对”的“对立统一”关系。

        “绝对”与“相对”的对立是一种非对称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为,道可以彻底遮蔽宇宙,使宇宙永远无法抵达道;但反过来宇宙则无法遮蔽道,从而道能对宇宙进行无限渗透。本章主旨就是向人们展现这种非对称的对立与统一。

        这种非对称关系的本质是道与宇宙在物种级别上的差异,宇宙是“物”,而道是“超物”。超物不是物,但高于物。物不可感知超物,但超物可以化为物并操纵物。

        本章第一段老子着重阐述了道不可感知,不具备物的任何特征,从而得出道不是物的结论;第二段老子从道与物的关系出发,阐明道虽不是物,但所有的物及其变化都是道的体现,又似乎物就是道、道就是物,道与物难解难分。

        本章阐明了老子哲学的一个核心论点:道是一种超级存在,它既不是一般意义的存在,也不是一般意义的不存在。所谓一般意义的存在是人能够以某种方式感知的事物,而一般意义的不存在是人无法感知的事物。然而,道恰恰是人们永远无法感知的事物,不可感知不是因为它不存在,是因为它不是物,但它却是一种高于物的超物。

        道的存在是老子根据“对立统一”原理推断出来的,只要承认“对立统一”是超越一切存在而存在的公理,道就必然存在。根据“对立统一”原理,道不仅存在,而且是一种超级存在,表现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过去将来始终永远存在。所以,本章实质上就是老子哲学的“存在论”。

        道者非物,既不可感知,又无法描述

        上一章,老子用“壮虫”代指道,又用“夺绣”描绘道的无形无状。显然,这四个字不足以清晰表达道究竟是个什么模样。本章老子进一步深入探讨道的体貌,阐明道不是物,故不可感知,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因此人们无法将它从万物之中区分开来。

        老子说,以人的视、听、摸三种感官去辨别道,结果是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抓不着。这就是说,人永远无法用感官去识别道,因此道就只能与万物混为一体,无法区分了。

        微,隐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杜预注:“微,匿也。”希,指少。搏,捕捉。夷,本义大人背着大弓,会意消灭,这里指消亡。计,本义测量,这里指分辨。至,达到。

        这里重点说一下“夷”字。“夷”象形弋(yì)射,即用系了绳子的箭射鸟。故“夷”的本义为“灭杀”。后由“剿灭”引申出“平定”,故“夷”作“平”解为引申义。《诗经·大雅·桑柔》:“乱生不夷,靡国不泯。”这里,“夷”、“泯”都是“灭”的意思,表示国乱不止,民不聊生。老子此处用“夷”意在以“灭”言“空”,故“夷”引申出“空无”。《庄子·知北游》对老子这段文字作了进一步诠释(“光耀”指光线,“其”指“道”):“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窨(yìn)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窨然空然”四字就是指“微”与“夷”;“窨”,本义地穴,引申为深藏,是在言“微”,“空”则是在言“夷”。

        “三者不可至计”,是说用了三种方法都不能将道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至计”指达到辨别道的目的。这句话的未尽之意是,以这三种方法推而广之,用尽一切方法都无法鉴别道。显然,老子首先确认了道的存在,存在但又无法感知,结论只能是道与万物混为一体。

        “混而为一”,常见的误读将“一”作道解,是犯了概念错误。下面的“道生万物”一章我们将读到,道与一的关系是确切的母与子的关系,因此道与一永远不是同一个概念,必须加以区分。“混而为一”是在强调道对宇宙能够无限渗透,这是道存在的重要特征。

        这两句实际上是老子对上句“视之不见名曰微”的注解,是对“微”字的进一步诠释。道视之不见,从前面看去见不到脸,首是以首代脸;从后面看去又不见背影。一般的物体,光照上去顶部会有亮的部分,光照不到的下面背光处会有暗的部分;但道却不然,顶上见不到亮,下面藏不住暗,只能说明道不是个物体。

        杲(gǎo),明亮;本义日在木上,会意天明。乌,本义黑色,喻比昏暗。杲,传世本作皦(读作皎),义同。乌,传世本作昧,义同。皦、昧,疑非老子本字。“本章勘正说明”对此有进一步说明。

        老子说,道不可感知,因此也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所以是“绳绳不可名”。既然道不具备物应有的特征,由此可以断定“道不是物”。这种无形无状,非物但又存在的“东西”,可以用恍惚来形容,表示似有似无,似在非在。

        绳,指结绳记事,是以绳代字;绳绳,形容一长串文字。“复归于无物”,即最终得出道不是物的结论。复,指经过各种尝试后回过头来得出结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意思是无状就是道的状,无象就是道的象。

        河上公将“绳绳”释为“动行无穷极也”,取的是《诗经·国风》中“宜尔子孙,绳绳(mǐn)兮”的延绵不绝之意。但这一解读显然有点跑题,与老子这里聚焦的“无形”扯不上干系。因河上公说颇为流行,故特此补充说明。

        “恍惚”各版本均作“惚恍”,还原版将其校订为“恍惚”,理由有二:首先,此段文句以“乌”、“物”、“惚”为韵;其次,下文顺序以“恍惚”作承接。故以“恍惚”为序更为合理。

        这两句是老子在给道的“物性”下结论:1)道不是物;2)道确实存在。但老子当时似乎还没有一个更为合适的术语来表达这种“物性”。《庄子·知北游》中提出“物物者非物”的概念,是在用“物物者”来表达这种“物性”。物物者,就是使物成为物的那个主宰,即造物主,也是“超物”的意思。“超物”不是物,但高于物,蕴含了“物物者”的涵义,故我们取“超物”这一术语来表达道的“物性”。

        至此,老子给出了本章上半段的结论:以人观道,道既不可感知,又无法描述,故道不是物;但这并不意味着道不存在,只是人无法将道从万物中区分出来;道的这种无形无状、似在非在的特征被称作“恍惚”,这种不是物又高于物的物性后来被庄子称作“超物”。

        道虽不可感知,但却无处不在,朦胧间又好似万事万物

        什么是“超物”?超物就是一种超级存在,你看不见它,但它却能钻进你的每一个细胞,操控你的每一个基因。只要有物存在,物的背后就是超物。你无法感知它,它却能对你进行无限渗透;你无法捕捉它,它却在驾御着万事万物;你以为是太阳在升起落下,其实是它在推动日出日落;你以为是自己在上坡下坡,其实是它在助你上上下下;你以为是自己在养家养生,其实是它在滋养万物。一切一切,看似自化,实为道化,这就是下面这段文字的确切涵义。

        老子说,如果把道当作物来对待,有像的地方,也有不像的地方。不像的地方上文已提及,就是它缺乏一切物的属性。而像的地方就是它又在借万物显灵,万事万物中都有它的影子,它与万物万事难解难分。物之象似乎就是它的尊荣,正在发生的事情似乎就是它在表演。你若相信这些事与物的存在,你就可以相信道是真实存在的。

        老子上文已经定义了什么叫“恍惚”,就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所谓“无物之象”,就是人们意念中产生的象,是冥冥之中的存在,与任何具体的物象都对不上。

        这好比用水和面,放进了水,揉成了面。水不见了,恍恍惚惚,水仿佛变成了面,面又好像就是水。你想在和好的面里找到水,把面掰开,掰了再掰,最后掰成了一粒面,可还是没有见到水,但其实,水就在面里。此时,水就是面,面就是水,你虽然看不见水,但你知道水一定在里面。这就是“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乎恍乎,中有象乎。恍乎惚乎,中有物乎。”人们所见到的象和物都不是道,但它们都代表了道,就像是面代表了水。

        但这还不是道存在的全部意义,道还在不停地干活。你在做饭?你在唱歌?你在创造销售业绩?看似是你,其实都不是你,这都是道在使劲,道在用智,道在发威。推而广之,世间一切沧桑沉浮,命运轮回,光荣与梦想,痛苦与辉煌,这一切的真正大作手,都是那似在非在、似有似无的道。这就是“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这才是道无处不在的完整涵义,它的理论基础是“对立统一”原理,它的表现特征是“绝对”与“相对”的对立与统一,它在存在论上的意义是用“对立统一”的不可证伪证明了道的存在,它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是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从可感知世界拓展到了不可感知世界,它对人类现有科学思想的挑战是要突破实证主义的藩篱去构建全新的科学体系。古今中外都在恍惚间感到了老子思想的伟大,但却没人能真正说清楚它究竟伟大在哪里。老子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所有人的认知。

        窈(yōu)是个比较特别的概念,不读作“窈窕淑女”的“窈”,而读作 “ 幽 ” ,但又不是“幽暗”的“幽”,而是“空无”的意思。《庄子·在宥》:“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郭象注:“窈冥昏默,皆了无也。”“窈冥”不是幽暗的意思,而是空空如也,啥都没有。

        “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传世本作“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但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精”皆作“请”,“请”在此假借为“情”,而非“精”。“事有情”是说,事物都遵循着一定的变化发展规律,就像人有喜怒哀乐一样,“情”是动因,喜怒哀乐是表象。所以,“情”指事物变化背后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验证,叫作“信”;因为可以验证,所以是真实存在的,叫作“真”。“情”、“信”、“真”是老庄用来描述道与事物变化发展关系的三个概念,庄子的《齐物论》对此作了更清晰地表述。

        《庄子·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娶)。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欤)?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庄子说,没有道就没有我,没有我道也没法体现;这是在说道生万物,万物又是道的显现。但懂得这道理也只是懂了个大概,因为还没搞懂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是说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道是世界的主宰,但它却神龙不见首尾,这说得通吗?这当然说得通!规律是无形的,但却可以验证,俗称无形的规律。比如,人有各种器官和四肢,人无疑是这些器官和四肢的主宰。但你会特别照顾或偏袒某个器官、某块骨肉吗?若有此心,你会为你所爱的器官或骨肉封官进爵吗?如果封官进爵后显得群龙无首,你会再让这些显贵的骨肉轮流执政吗?不,你什么都没做,那么你身上这些器官和骨肉会觉得你这主宰不存在吗?它们会发现事物的真相、弄明白你就是它们的主宰吗?如果它们始终弄不明白是否有你这个主宰,这会改变你就是它们的主宰这一事实吗?

        道与万物的关系完全是同样的道理,无论你是否明白或相信道是万物的主宰,这丝毫不改变道就是你的主宰这一事实。庄子在阐述这一理念时用到了“情”、“信”、“真”三个概念,“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如求,得其情与(欤)?不得,无益损乎其真!”“情”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规律,无论人们认识到或认识不到,这些规律都是真实存在的(真),是规律就会反复出现,虽然无形但却可验证(信),只要能验证就是真实的,说的正是“窈乎冥乎,中有情乎。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本章勘正说明

        1. 本章相关章节重组及及其依据

        本章由王弼本《道德经》两个不同章节重组而成。全文共十一句,前六句对应王弼本第十四章,后五句对应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间部分。

        王弼本第十四章前段主题是道不可感知,但最后一句突然脱离主题,谈起了“道纪”,即人们可以根据时变而道不变的法则以今推古。按照相关主题纳入相关论证的重组逻辑,最后一句与王本第二十一章内容属于同一主题,逻辑上下衔接,故移至后者合编成了新章节。

        类似地,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也混入了三个不同主题,开头两句说的是德之充沛,中间一段则是在说道与物混为一体,最后一段又转而谈论道可以用来以今推古。还原版将前两句归入了“含德之厚”章,将最后一段归入了“道纪”章,而将中间段归入了本章。

        王弼本第十四章上段与王弼本第二十一章中间段逻辑上形成了“关键概念的定义”与“重要命题陈述”的承接关系。第十四章上段定义了什么叫“恍惚”,明确了道看似物,但又不是物,所以称之为“恍惚”。第二十一章中断则是在对“恍惚”加以进一步剖析,阐明道不仅与世界同在,而且是世界一切变化的根本动力,赋予了“恍惚”更为具体的内涵。这两段论述互相承上启下,逻辑上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故还原版将两者重组,合并为一个新的章节。

        2. 版本对勘、文句取舍及关键字释读

        以下列举了还原版与十一个主流版本的比较对照。

        此段文字各版本的主要差异有三点:(1)繁长句式与简洁句式之辨;(2)“微”与“夷”的释义及其在句中的顺序;(3)“搏”与“捪”、“抟”之辨。

        (1)繁长句式与简洁句式之辨:

        这段文字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句式相同,一句话分成了两句来说,如“聼之而弗闻,名之曰希”。而各传世本句式相同,两句简化成了一句,如“聼之不闻名曰希”。前后两种句式的句义并无区别。

        老子原文或为前一种句式。《庄子·知北游》也引用了老子这段话:“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窨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句式与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同。

        而“名之曰微,名之曰希,名之曰夷”句式又与“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句式相同。“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是老子在给道命名,而此段文字也正是老子在给“微”、“希”、“夷”三者下定义,用法相同句式也相同。

        有理由认为,传世本的简洁句式是后人对老子原文的简化,不过此处的简化并未改变老义。还原版旨在还原老子原本,故选择了前一种句式。

        (2)“微”与“夷”的释义及其在句中的顺序:

        “微”,老子原文或作“几”。楚简《老子》:“其安易桎,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畔(泮),其几(微)易践。”句中“几”今习作“微”。范应元本保留了老子本字。范应元注曰:“几字,孙登、王弼本同古字。傅奕云:几者,幽而无象也。”由此推断,王弼、傅奕古本均作“几”。《说文》:“几,微也。”“几”、“微”二字义同,后人据义改“几”为“微”。“微”,在此释为隐匿。《说文》:“微,隐形也。”《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杜预注:“微,匿也。”

        “夷”,始见于甲骨文,象形箭上缠绕着绳子,表示弋(yì)射,即用系了绳子的箭射鸟。故“夷”的本义为“灭杀”。后由“剿灭”引申出“平定”,故“夷”作“平”解为引申义。《诗经·大雅·桑柔》:“四牡骙骙,旟旐(旌旗)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俱)祸以烬。於(乌)乎有哀,国步斯频。”这里,“夷”、“泯”都是“灭”的意思。

        本章中,老子用“夷”意在以“灭”言“空”,“夷”在此作“空无”解。《庄子·知北游》用了“窨(yìn)然空然”四字,“窨”,本义地穴,引申为深藏,是在言“微”,“空”则是在言“夷”。

        因此,根据“微”与“夷”的释义,“视之不而见,名之曰微”、“搏之而不得,名之曰夷”为正确的文字搭配,看不见是因为藏了起来,抓不到是因为不存在。帛书乙本及汉简本“名”作“命”,“命”当为本字,通“名”。

        范应元本前句保留了老子原本的“几”字,但却又将后句的“夷”字误勘成了“微”字。帛书甲乙本保留了老子原文的字句搭配,但将“几”改成了“微”,帛书甲本的“(微+耳)”当为“微”的繁字。传世本取了“微”的引申义“细小”和“夷”的引申义“平坦”,故将两字的顺序对调,已疏通文义,但并非老子原文。“几”今习作“微”,故还原版将其校订为“微”。

        (3)“搏”与“捪”、“抟”之辨:

        “搏”,帛书甲乙本作“捪”,帛书乙本“捪”前又衍“聼”字,系误抄残留。

        从金文的造字推断,“搏”的本义或为“攫(jué)”,表示用爪抓取,后引申出拍打之意,用作“搏拊”,如《尚书·稷》:“搏拊琴瑟以咏”。“搏”,老子在此用其本义“抓取”,“搏之而不得”义为抓不到。《庄子·知北游》引文:“搏之而不得也。”除帛书甲乙本外众本多作“搏”,故可推断老子原本作“搏”。景龙碑本“抟”当系“搏”之抄误。

        “捪(mín)”,又作“?”,义抚。《说文》:“捪,抚也。一曰摹也。”“抚”本义“安”或“按”,“摹”本义“模拟”,均无“摸”之意。“抚”又通“拊”,帛书甲本或因“抚”、“拊”相通而误读“搏”为“捪”。

        综上,还原版从“搏”不从“捪”。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最大区别在于将“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从下文提前至此。前移至此的理由是诸本原句文脉不通,还原版校订后打通了文脉。

        这两句还原版与诸本的另外两处差异是:其一,此两句王弼等传世本“迎、随”二字后衍“之”字,帛书甲乙本和汉简本“迎、随”二字后衍“而”字,而景龙碑本、成玄英本、和想尔本均无“之”或“而”字;其二,“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后”在帛书甲乙本中均写作“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句式顺序前后颠倒,但未改文义。从文义上分析,“而”在此含转折之意,没有比有更显文义流畅;“之”则显得可有可无;“而”、“之”不同或暗示此二字系后人添加,故还原版不从。而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两句前后顺序对调则有违习惯用法,还原版亦不从之。

        另一个版本上有显著差异的地方是,帛书甲乙本及傅奕本文中多出了“一者”二字。从文意分析,这三个版本多此二字或因对前句“故混而为一”之“一”的误读所至,将“一”读成了“道”,故在文中插入“一者”二字,以补全后句的主语。将“一”与“道”混为一谈是极为常见的概念性错误,至今仍就盛行。上文已说明,道与一的关系从来都是母与子的关系,是超物与物的关系。这里的“一”指道与物混为一体,这是本章的核心思想。因此,此三版本的“一者”均为后人误读而妄增。汉简本对应“一者”二字的则为“叁也”二字,更是讹误。

        除上述文句增减和前后调整外,此段文字尚另有五处重要版本差异。

        (一)、各传世本句首衍“此”字,老子行文风格多会略去“此”字。汉简本句首“三者”作“叁也”,系后人抄误。

        (二)、“至计”汉简本作“致计”,各传世本作“致诘”。“至”、“致”义同,但“计”、“诘”文义有别。“计”本义测量,引申为分辨,义理清晰。“诘”本义诘问,引申为查究,文义亦通。但前者较后者语义更优,故还原版从古本。

        (三)、“故混而为一”,帛书甲本“混”作“?”,“?”是“混”的异体字;帛书乙本“混”作“(糹君)”,为传抄讹误。

        (四)、“其上不杲,其下不乌。”

        “杲”,帛书甲本作“攸”,帛书乙本作“谬”,传世本多作“皦”。还原版从汉简本,作“杲”。“攸”、“谬”在此文义难通,“皦”义同“杲”。但“皦”字或晚出,“曒”古作“上白下木”便是佐证。

        而“乌”,帛书甲本与想尔本作“忽”,帛书乙本作“忄勿”,汉简本作“没”,各传世本多作“昧”。还原版推断,“乌”或为老子本字。“乌”楚篆形似伆,帛书甲乙本和汉简本将其误断为“忄勿”或“圽”,而“忄勿”又作“忽”,“圽”又是“没”的异体字。

        “乌”本义黑色,喻比昏暗,与“杲”相对,义理明晰。“昧”义与“乌”同,但与下文“物”、“惚”不成韵。还原版综合上述分析推断“乌”为老子本字。

        (五)“绳绳不可名。”“绳绳”,帛书甲乙本作“寻寻”、汉简本作“台台微微”,各传世本均作“绳绳”。“绳”指结绳记事,以“绳”喻“字”,“绳绳”象征一长串文字,喻比长篇说明,“绳绳不可名”义为怎么说都说不清,义理明晰。而“寻寻”或“台台微微”文义不清,“寻寻”或以音通“绳绳”,“台台微微”则不知其意,故还原版取“绳绳”二字。傅奕本和范应元本“绳绳”后衍“兮”字,系后人添加。

        此段文字各版本主要差异在“恍惚”二字。还原版将“惚恍”二字顺序校订为“恍惚”,一是因为押韵,二是因为与下文“唯恍唯惚”的顺序相对应。其他版本当皆为“惚恍”二字的变形,不再展开。

        此外,句首“是谓”二字,河上公本作“是为”,想尔本及成玄英本作“是”,而这皆为讹误。

        最后,还原版将“迎不见其首,随不见其後”两句移至前文,上文以作说明。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的主要差异仍在“恍”、“惚”二字,以及后三句的句式及语气词“乎”字。“恍”、“惚”二字不再深究。

        “乎”,帛书甲乙本作“呵”,汉简本作“旖”,各传世本作“兮”。根据楚简《老子》用词习惯,“呵”、“旖”、“兮”在楚简中均作“唬”,通“乎”,故还原版据此规则将语气词校订为“乎”,以契合原文声韵。

        后三句中,王弼本等改“中”为“其中”而弃句末语气词,还原版不从,因为语气词在此强调了“象”与“物”的似有非有,令语义更为准确。想尔本等将后三句并未两句,于文义并无多大变化,但非老子原文。此外,想尔本及景龙碑本句末“象”作“像”,“像”义在此不确,系抄误。

        最后,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首句“道之为物”作“道之物”,脱漏“为”字。

        此段文字还原版与诸本差异主要涉及“窈”和“情”两字。有关语气词的差异在此不再重复。

        “窈(yōu)”在此作“空”解,上文以作详细说明。帛书甲本“窈”作“氵+幽+子”,“氵+幽+子”或为“幽”的繁字。帛书乙本“窈”作“幼”,“幼”或为老子本字,通“窈”。汉简本“窈”作“幽”,“幽”通“窈”。

        “情”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作“请”,各传世本作“精”。“请”、“精”皆为“情”之讹误,上文对此以作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此外,句中“亓”通“其”;“吔(yē)”为语气词,系后人添加。想尔本等三本将“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两句合并为一句,作“窈冥中有精”,系后人改写,与前句改写出于同一思路。

        附录一:王弼本《道德经》第十四章:

        附录二: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道德经恐怖真相”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