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七步诗语音朗读_七步诗语音朗读视频

zmhk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七步诗语音朗读_七步诗语音朗读视频       随着科技的发展,七步诗语音朗读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1.长歌行》《七步诗》

七步诗语音朗读_七步诗语音朗读视频

       随着科技的发展,七步诗语音朗读的今日更新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它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最新技术。

1.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2.七步诗的意思及深刻含义

3.读七步诗有感

4.曹植为什么要写七步诗

七步诗语音朗读_七步诗语音朗读视频

长歌行》《七步诗》和《出塞

       长歌行

        标题:长歌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内容: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出塞》1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2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七步诗的意思及深刻含义

       1. 把《七步诗》改写成作文

        “噔噔……”一阵急速的脚步声,曹植急忙来到富丽堂皇的大殿:大理石柱子,汉白玉地板,曹丕坐在龙椅上,双手搭在椅把上,死死地盯着殿门口。曹植迈入殿内,顿时气氛变得很不自在,充满杀气。

        曹丕待曹植行完礼后,马上说:“你这畜牲,竟敢勾引大嫂!本王要置你于死地,但念你我兄弟情深,姑且放你一马。听闻三弟文采好,如今若能在我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便免死。”曹植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心想:这是我哥哥吗?为什么非把我整死不可。

        曹丕瞟了曹植一眼,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说:“三弟,开始了。”曹植心想:如果让爹看见了,这是何等伤心?眼泪直在他眼内打转。曹丕说:“一步!”曹植咬着嘴唇没作声,当曹植喊“两步!”时,曹植终于开口了,吟:“煮豆持作羹”这时两颗伤心的泪珠滴落在晶莹的汉白玉地面上,汉白玉变得不再晶莹。“三步!”“漉菽以为汁。”曹丕冷冷地斜了曹植一眼,说:“四步!”曹植无可奈何地仰望天穹,两行泪挂在他脸上,心如刀宛,声音颤抖地答“萁在釜下燃。”“五步!”“豆在釜中泣。”“六步!”“本是同根生。”曹丕把头扭向一边说:“七步!”曹植叹说:“相煎何太急?”曹丕一愣神,望着大理映入石柱子里的自己,好像看到了狼心狗肺,他失去了人性。

        曹植扔下一句“大王,在下告辞!”匆匆离开大殿,他对此地绝望了,曹丕连亲情也不顾,祝亲兄弟为敌人,难道他的江山还可以保住吗?

2. 七步诗改写记叙文

        曹植从小就聪明颖悟,才华横溢。曹丕为人凶残,心机险恶。曹丕一直非常嫉妒曹植的文彩。特别是称帝以后,更是看曹植不顺眼,一心想除掉这个同胞兄弟。一天,曹丕不怀好意地对曹植说:“父王说你的诗作得好,今天你就作一首让为兄欣赏欣赏吧!只是这诗必须在七步之内作出来,否则。。。。。。” 曹丕奸笑了两声,“你可是犯了欺君大罪。”曹植一听,马上明白了曹丕的险恶用心。他心想,这是曹丕想除掉我呀,不禁心头一酸,悲从中来。七步之内作出诗来,真够难为人的,写什么呢?

       

        这时,旁边有一口锅,正在用锅煮着豆子。锅里不时发出“噗噗”的声音。他看着锅中下煮着的豆子,得到了灵感。他边走边吟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后,内心受到很大触动,脸上不禁有了愧色,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我要向曹植学习那种机智勇敢的精神

3. 七步诗改编成故事作文400字

        “噔噔……”一阵急速的脚步声,曹植急忙来到富丽堂皇的大殿:大理石柱子,汉白玉地板,曹丕坐在龙椅上,双手搭在椅把上,死死地盯着殿门口。曹植迈入殿内,顿时气氛变得很不自在,充满杀气。

        曹丕待曹植行完礼后,马上说:“听闻三弟文采好,如今不若能在我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杀无赦。”曹植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心想:这是我哥哥吗?为什么非把我整死不可。

        曹丕瞟了曹植一眼,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说:“三弟,开始了。”曹植心想:如果让爹看见了,这是何等伤心?眼泪直在他眼内打转。曹丕说:“一步!”曹植咬着嘴唇没作声,当曹植喊“两步!”时,曹植终于开口了,吟:“煮豆持作羹”这时两颗伤心的泪珠滴落在晶莹的汉白玉地面上,汉白玉变得不再晶莹。“三步!”“漉菽以为汁。”曹丕冷冷地斜了曹植一眼,说:“四步!”曹植无可奈何地仰望天穹,两行泪挂在他脸上,心如刀宛,声音颤抖地答“萁在釜下燃。”“五步!”“豆在釜中泣。”“六步!”“本是同根生。”曹丕把头扭向一边说:“七步!”曹植叹说:“相煎何太急?”曹丕一愣神,望着大理映入石柱子里的自己,好像看到了狼心狗肺,他失去了人性。

        曹植扔下一句“大王,在下告辞!”匆匆离开大殿,他对此地绝望了……

        !!!

4. 创作七步诗情境写故事600字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芨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作者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的: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边哭泣。豆秸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急迫。

        曹植,生于公元192年,卒于公元232年,终年40岁。这首诗是他的绝笔诗。

        他的父亲便是权倾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曹操,杀死他的便是他的亲哥哥,灭了400年大汉王朝的“篡贼”曹丕。公元232年,曹操去世,曹丕继承魏王之位。

        曹丕为绝患,便存心杀害他的亲弟弟——曹植,正巧,曹操入棺时,曹植因嗜酒忘记了时间,所以没有去吊唁。曹丕便抓住曹植的这个把柄,添油加醋,把曹植拘押到衙,准备处斩。

        但曹丕和曹植之母边卞氏为曹植求情,曹丕便找了个折中之策——出题刁难,如果曹植走七步,能作出一首关于描写墙上一幅两牛相斗,一牛落入井中的水墨画的诗或词,而且诗中不能带“牛”字。如果答上,便不追究。

        曹植行七步,诗已成,其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攒起相搪突。

        两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已泻毕。”

        曹丕见曹植答出来了,心生怒气,便出了一条更难的计策来刁难曹植,让他在三步内作一首关于“兄弟”的诗,但是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曹植便作出了《七步诗》,最后,曹丕无奈,将曹植贬为安乡候。

        过了几个月,便把曹植秘密处死了。看了《七步诗》及其背景,我大受震撼,曹丕和曹植是兄弟,竟要手足相残,就是因为那诱人的“魏王”之位。

        王位是好,但是曹丕为了避免曹植杀害那麽这诱人的“王位”变成了一棵将人诱入深渊的“毒果”了。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跟《七步诗》这个故事差不多的故事。

        例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李渊建唐。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合伙,企图再玄武门杀死秦王李世民,但被李世民得知,带着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一班武将,在玄武门反客为主,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又逼李渊退位,成为了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再比如隋时,隋文帝杨坚竟然被他儿子杨广缢死。

        造成这些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麽?就是为了那诱人的皇帝之位!人都有贪婪的本性,但为了追逐短暂的名利,而丧失真挚、纯洁的亲情,那不就是舍本逐末,顾此失彼了吗?名利只是一种外在的迷惑剂,而亲情才是让你幸福的保证。迷惑剂只能让你暂时的沉迷于幻象中。

        亲情虽不能给你带来一些荣华富贵,但是亲情能滋润你疲劳、冷漠的心灵温暖起来。我多麽希望大家能珍惜手足之情。

        不要像曹丕那样,既失去了一位兄弟,有失去了一位治国能臣。名利只是身外之物,人死如灯灭,只有亲情是长久的。

5. 改写《七步诗》

        [改写《七步诗》]改写《七步诗》正文: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改写《七步诗》。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小学六年级作文《改写《七步诗》》。”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曹丕说完,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出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还没有走完七步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这首诗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6. 求曹植写的七步诗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 *** 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

        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曹植(192-233)字子建。

        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杰出诗人。

        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

        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

        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

        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

        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

        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

        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曹植的“七步诗”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

        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

7. 谁有改写七步诗的作文要300字以上的哦,我急用,大家帮帮忙啊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曹丕说完,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出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还没有走完七步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这首诗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8. 麻烦把七步诗改写成一片记叙文,谢谢

        “噔噔……”一阵急速的脚步声,曹植急忙来到富丽堂皇的大殿:大理石柱子,汉白玉地板,曹丕坐在龙椅上,双手搭在椅把上,死死地盯着殿门口。

        曹植迈入殿内,顿时气氛变得很不自在,充满杀气。 曹丕待曹植行完礼后,马上说:“你这畜牲,竟敢勾引大嫂!本王要置你于死地,但念你我兄弟情深,姑且放你一马。

        听闻三弟文采好,如今若能在我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便免死。”曹植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心想:这是我哥哥吗?为什么非把我整死不可。

        曹丕瞟了曹植一眼,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说:“三弟,开始了。”曹植心想:如果让爹看见了,这是何等伤心?眼泪直在他眼内打转。

        曹丕说:“一步!”曹植咬着嘴唇没作声,当曹植喊“两步!”时,曹植终于开口了,吟:“煮豆持作羹”这时两颗伤心的泪珠滴落在晶莹的汉白玉地面上,汉白玉变得不再晶莹。“三步!”“漉菽以为汁。”

        曹丕冷冷地斜了曹植一眼,说:“四步!”曹植无可奈何地仰望天穹,两行泪挂在他脸上,心如刀宛,声音颤抖地答“萁在釜下燃。”“五步!”“豆在釜中泣。”

        “六步!”“本是同根生。”曹丕把头扭向一边说:“七步!”曹植叹说:“相煎何太急?”曹丕一愣神,望着大理映入石柱子里的自己,好像看到了狼心狗肺,他失去了人性。

        曹植扔下一句“大王,在下告辞!”匆匆离开大殿,他对此地绝望了,曹丕连亲情也不顾,祝亲兄弟为敌人,难道他的江山还可以保住吗?。

9. 改写《七步诗》450字左右 快~~~~~

        1.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对于七步诗的作者,谢灵运曾这样评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是说,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担(石),曹植一个就占了八斗,八斗为一担。(《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

        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说起来要追溯到曹操时期。当时曹操钟爱曹植,因为曹植才华横溢。

        曹丕身为长子,按理应当由他继承曹操的位置,因此对曹植心怀不满。 后来曹操因头痛病去世。

        曹丕由于迎逢曹操,又得到满朝文武的支持,继承魏王之职,废刘汉而立曹魏。因为先前妒忌曹植的才华,意欲陷害。

        两人是一母同胞,共同的母亲卞太后为曹植求情。曹丕怕落得个对母不孝,对弟不友的骂名,就命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斩首。

        本以为曹植必死无疑,谁知曹植未到七步即成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跟生,相煎何太急?”以豆萁煮豆喻曹丕同胞相残。

        曹丕自愧无颜,放过了曹植。由于曹植未满七步即成诗,后人将这首诗称为《七步诗》。

        2.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

        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

        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

        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

        曹植胸有成竹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

        曹丕说完,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出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还没有走完七步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

        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这首诗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3.蹭、蹭 、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侍卫急忙地进入“公子府”。

        说:“公子,皇帝要召见你”曹植顿时心里像打了十五桶吊水,七上八下。于是曹植急忙整了整衣衫。

        迅速地向大殿走去。只见曹丕端坐在龙椅上,手扶椅把,死死的盯着大殿门口。

        曹植一看这情景,顿时感到华丽的宫殿上充满了杀气。于是,他慌忙跪倒在大殿上。

        曹丕这时说:“贤弟,我听说你调戏朕的妃子,按理说我应将你斩首示众。”曹植心里立刻凉了半截。

        曹植大声喊道:“兄长,冤枉啊!冤枉!”曹丕说:“不过,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不过,你要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不能提兄弟二字。”曹植缓缓起身,一步,曹植咬了咬牙,没吭声,二步,曹植也没说话,三步,曹植叹道:“煮豆燃豆萁。

        曹丕说:“四步”曹植两滴伤心的泪落在了脸颊上,说:“豆在釜中泣。”曹丕冷冷的斜了曹植一眼,说:“五步。

        曹植没出声。曹丕又说。

10. 把七步诗的故事情节改写成记叙文

        “噔噔……”一阵急速的脚步声,曹植急忙来到富丽堂皇的大殿:大理石柱子,汉白玉地板,曹丕坐在龙椅上,双手搭在椅把上,死死地盯着殿门口。

        曹植迈入殿内,顿时气氛变得很不自在,充满杀气。 曹丕待曹植行完礼后,马上说:“你这畜牲,竟敢勾引大嫂!本王要置你于死地,但念你我兄弟情深,姑且放你一马。

        听闻三弟文采好,如今若能在我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便免死。”曹植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心想:这是我哥哥吗?为什么非把我整死不可。

        曹丕瞟了曹植一眼,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说:“三弟,开始了。”曹植心想:如果让爹看见了,这是何等伤心?眼泪直在他眼内打转。

        曹丕说:“一步!”曹植咬着嘴唇没作声,当曹植喊“两步!”时,曹植终于开口了,吟:“煮豆持作羹”这时两颗伤心的泪珠滴落在晶莹的汉白玉地面上,汉白玉变得不再晶莹。“三步!”“漉菽以为汁。”

        曹丕冷冷地斜了曹植一眼,说:“四步!”曹植无可奈何地仰望天穹,两行泪挂在他脸上,心如刀宛,声音颤抖地答“萁在釜下燃。”“五步!”“豆在釜中泣。”

        “六步!”“本是同根生。”曹丕把头扭向一边说:“七步!”曹植叹说:“相煎何太急?”曹丕一愣神,望着大理映入石柱子里的自己,好像看到了狼心狗肺,他失去了人性。

        曹植扔下一句“大王,在下告辞!”匆匆离开大殿,他对此地绝望了,曹丕连亲情也不顾,祝亲兄弟为敌人,难道他的江山还可以保住吗?。

读七步诗有感

       这是曹植的“七步诗”

       意义劝曹丕不要兄弟相残

       含义: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 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意思是: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曹植为什么要写七步诗

        读七步诗有感一

        在三国.魏时期,曹操有两个很出色的儿子,曹植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读七步诗有感500字。曹操亡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弟弟曹植,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便想方设法害死曹植。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原来兄弟之情在权利面前时如此不堪一击的。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这首《七步诗》。

        诗的意思是这样的: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羹。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后来,这首诗的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涵,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成仇、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我觉得这首诗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它在教育着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团结一心,不要因名利权力而破坏感情,反目成仇。

        国家也一样,比如朝鲜和韩国,本来是同一个国家的,现在却弄到断绝一切关系的地步。朝鲜,这个国家的生活一直都处于低水平。两国的不团结,令周边的局势变得不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读七步诗有感二

        其实,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安定团结、和谐相处了,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每天早晨,妈妈都要让我背一首古诗。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七步诗》。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来历令人惊叹。作者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两人竞争王位。曹植很有才华,曹丕则为人圆滑,赢得了曹操的欢心,后来当了皇帝。因为嫉妒弟弟的才华就想治一治弟弟。便令曹植走七步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把弟弟杀掉。果然才华横溢的曹植便作出了这首《七步诗》。

        这里面的豆是指作者曹植,而这里的豆萁就是指哥哥曹丕。这首诗的比喻用的十分贴切。曹丕因为嫉妒弟弟连亲情都忽略了,真是太残忍了。

        如果我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我一定会非常爱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亲情。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一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鰕(鱼旦)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鰕(鱼旦)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这些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但由于诗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现这方面内容的作品,其情调、风貌也有显著的差异。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裂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如《杂诗》其五: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大法,读后感《读七步诗有感500字》。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回返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全诗共分七章,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感情。诗中如“鸱鸮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现了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也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这首诗的抒情艺术水平也很高。诗人把复杂的感情,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抒发出来,极有层次。另外,诗人的感情虽然十分悲愤激切,却不是一味的直接倾诉,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或通过哀悼、劝勉等方式宕开去写,这就把感情表现得沉着从容,丰富深厚。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曹丕即位就积极翦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廙等,可见这样的诗是有现实背景的。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如《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海边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

        《杂诗》第二首则表现了对从戎的“客子”的'同情。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这些诗与表现壮志的诗风格明显不同,感情哀婉缠绵,与汉末古诗中的抒情诗极相近。《七哀》一首情调尢肖《古诗十九首》。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徙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他有些诗句已暗合律诗的平仄,富于音乐性。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裂,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珰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深厚的悲剧气氛。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彩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后一篇直抒怀抱,讥弹时人,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他自视甚高的性格。另外,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两篇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而在形式上,对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间,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错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间。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反映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感情沉郁愤激。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七步诗语音朗读”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