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大全 诗词大全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_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白话文

zmhk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_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白话文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孙子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_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白话文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孙子兵法第一篇是什么?

2.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每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子兵法》共有几篇﹖

4.《孙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间》

5.孙子兵法十三篇及翻译

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_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白话文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什么?

       《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要解释这里的“道”,其实孙子自己在其他篇章中有说,我姑且举个旁证;

       张藏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中有这样一段话:阖闾曰:“古今之皆言治国有道。有道者善治,善治者固成。孰有道,孰无道?孰善治,孰无治?孰固成,孰先亡?”对曰:“明君之间也。古今之天下者,民之天下也。故民大君小有道也,君大民小无道也。治者正理安民也。故义大亲小善治也,亲大义小无治也。民害者国强也。国强则民善用,善用则不乱,不乱则固成。故古今亩大税小固成也,亩小税大走亡也。

       五事之首的“道”,孙子其实说的很清楚,核心在于,“与民之共利,除天下之共忧”,《淮南子?兵略训》类似的一段话,即:“故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同欲相助。顺道而动,天下为响;因民而虑,天下为斗。”这段话的意思说明:“道”既反映了民众物质方面的需求,也反映了精神方面的追求,它是通过相同的利益、相同的情感和相同的理想将民众结为“相死”、“相成”、“相助”的一个整体。所以说,“顺道而动”,就会得到天下的响应;为民众而考虑的目标,必将会成为广大民众为之而奋斗的目标。

       孙子之所以称之为兵圣,在于其用兵的战略高度,开宗明义,战略高度很高,所以上来就阐述的是“道”,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其实就是用兵必须考量与战争相关的政治因素,包括战争的目的和性质。 “道”的运用在于可以使民众与统帅同心,为了实现统帅确定的目标,民众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并且没有丝毫的疑惑和犹豫。

       考虑战争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考虑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政治要求,分析和判断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是不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不是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判断战争能否获得民众的支持。如果有了“道”,我们就可以调动起成千上万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会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战争伟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在失传数千年的《军政》中有一个章节叫做《道行》,我藏有这个篇章,就公布一下,也很详细的阐述了孙子开篇的“道”,这也说明孙子的兵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际上孙子也是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备注:军政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阶段的主要军事著作。与之同等的还有《军志》。是西周时期萌芽形态的兵书,早已失传。

       《军政》之《道行》曰;止道之灾曰五;曰耗;曰屈;曰陵;曰挫;曰疲;

       有灾而眎,行应之原曰九;曰不知明;曰不知胜;曰不知会;曰不知过;曰不知心;曰不知机;曰不知殃;曰不知备;曰不知借;

       止道行;行必大灾也,信观天下败者;皆行止道也;止道者;逆天而行;逆地而行;逆人而行;逆法而行。天下胜者;皆行启道也。启道者;顺行也;顺行者;顺天而行;顺地而行;顺人而行;顺法而行,故而道行者;知顺知逆;兵胜也;启道止道;顺逆之道;麟凤之将;王霸之道。

       白话翻译:

       《军政》兵书中《道行》这个章节中说:自取灭亡的灾祸的有五种:一是‘耗兵’二是‘屈兵’三是‘陵兵’四是‘挫兵’五为‘疲兵’;

       有了灾祸而视察其原因,行动应验上面(五种情况)的原因有九条:

       一;不知道用兵的客观规律,军队作战失败;

       二。不知道不懂得政治胜利和军事胜利之间的关系,军队屡屡陷入困境;

       三、不知道用兵聚散离合的关系,军队不能建立大功;

       四、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军队丧失民心;

       五、不知道正心诚意,心浮气躁,军队混乱;

       六、不知道抓住有利的条件而疏忽懈怠,面临有利的时机却迟疑不决结果错失战机;

       七、不知道祸害会给军队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八、不知道需要做好充分的战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战;

       九、不知道善于凭借什么样的有利条件来加强军队的力量;

       大家看第二条“二。不知道不懂得政治胜利和军事胜利之间的关系,军队屡屡陷入困境;”,这个说的就是孙子描述的“道”,在不遵循情况下的后果。

       韩信老兄当时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曾经异常激动,特别写了一个“读后感”,当然这个读后感后来也失传了,我特地从收藏的兵书中找出来,公布下下,他说:“按照自取灭亡的方式行事必定会带来大的灾祸。我(韩信)观察天下失败的例子,都是按照自取灭亡的方法行事。自取灭亡的人,不遵循天时地利人和及正确的方法而自以为是。天下能够取得胜利的例子,都是按照客观规律行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人是因为顺应行事,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及正确的方法,所以懂得按照客观规律行事的人,知道什么是顺应什么是逆反;军队就会战胜;遵循或违反客观规律对应着顺应或逆反;有着聪明才智的将领,才是“麟凤之才”。”

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每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子兵法分13篇(共有36计),又叫《兵法十三篇》

       分为

       卷上: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

       卷中: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

       卷下: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而三十六计无年代和作者可考,不分卷,有六套计,每套六计,共六六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共有几篇﹖

       1、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2、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3、第三篇《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4、第四篇《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5、第五篇《兵势篇》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6、第六篇《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7、第七篇《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8、第八篇《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9、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10、第十篇《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11、第十一篇《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12、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13、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

       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且音韵铿锵,气势不凡,故刘勰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心雕龙·程器》)。想来以作战的缜密思维为文章谋篇布局,对孙武而言如烹小鲜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 ,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

       巨细靡遗,周严完备,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二千年多来一直被视为兵家之经典,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而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则成为中国军人的“武德”。

       该书迄今最早的传世本为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书《孙子兵法》,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经汉简专家整理小组整理,于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南宋孝宗、光宗年间的《十一家注孙子》本;又有《武经七书》本《孙子》,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印。其注本以曹操注最早,《平津馆丛书》所收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有《魏武帝孙子》。

       此后注家颇多,如清孙星衍的《孙子十家注》、朱墉的《武经七书·汇解》、夏振翼的《武经体注大全会解·孙子》,近人杨炳安的《孙子会笺》,今人吴九龙的《孙子校释》、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新论》等。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公子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

       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是由孙武草创,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间》

       孙子兵法是十三篇,因此孙子兵法也称孙子十三篇。分别是《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翻译

       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军费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之巨。全国上下内外都会动乱不安,民夫疲惫地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生产的,达七十万家之多。如此相持数年,就是为了争取一朝得胜。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至于因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的人,那就不仁慈到极点了,这种人不配做军队的统帅,称不上是国君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所以,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将帅,他们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取得超越普通人的功绩,就在于能够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用求神问鬼的方式,不可拿相似的事情作类比推测得出,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口中获取。

       所以,使用间谍的方式有五种: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活动同时使用起来,敌人就无从捉摸我军用间的规律,这就是所说的使用间谍的神秘莫测的方法,这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乡间,是指利用敌人的同乡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方的官吏做我方的间谍。所谓反间,就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故意在外面制造、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间谍则难免一死。所谓生间,就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人。

        所以,作为主将,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为亲近的人,给予奖赏,也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的,能够交代最机密的事情也莫过于间谍。不是才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分辨间谍提供情报的真假。微妙啊,微妙,没有什么时候不能使用间谍!间谍的工作还未开展,就有人来告知这件事,那么间谍和告密的人都要被处死。

        凡是我军要准备攻打的敌方军队,要准备攻占的敌方城池,要准备刺杀的敌方人员,都必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将这些情况一一侦察清楚。

        一定要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然后用重金收买、引诱、开导他,这样反间计就可以使用了。根据反间提供的敌情,乡间、内间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了。通过反间了解了敌情,可以使死间传播假情报给敌人。通过反间了解了敌情,能使生间按预定时间返回报告。五种间谍的使用,主将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的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于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报酬。

        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尹;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姜子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够任用有很高智慧与才能的人充当间谍,就必定能建立大功。这是用兵中的关键,因为三军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情报来决定军事行动。

       计第一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②,不可不察③也。

        故经④之以五事⑤,校⑥之以计⑦,而索其情⑧: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⑨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⑩。天者,阴阳⑾、寒暑、时制⑿也。地者,远近、险易⒀、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⒁也。法者,曲制⒂、官道⒃、主用⒄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⒅,将孰有能?天地孰得⒆?法令孰行?兵众孰强⒇?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21),乃为之势(22),以佐其外(23)。势者,因利而制权(24)也。

       兵者,诡道(25)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26),实而备之(27),强而避之,怒而挠之(28),卑而骄之,扶而劳之,亲而离之(29)。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30)也。

       夫未战而庙算(31)胜者,得算多(32)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33)矣。

       注释

       ①兵:兵含义很广,指兵器、军械、兵卒、军队等。《说文》:“兵, 械也。从* ,持斤,并力貌”。《周礼·司兵》:“司兵掌五兵”,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由兵可引申为战争等义。此处指战争。

       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皆兵之由也。”杜牧注:“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而贾林注:“地,犹所也,亦谓陈师、振旅、战陈之地。”所释义狭。戚继光《大学经解)谓此句“正以释国之大事也。地字虚看,乃兵之死生所系;存亡,以国亡。”其释较公允。

       ③不可不察:《尔雅·释估》:“察,审也。”此句言深入考察、研究。

       ④经:织机上的纵线,引申有“纲”、“纲领”之义。此为动词,意为“以……为纲进行研究”。

       ⑤五事:五个方面的情况,即下文“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的情实。

       ⑥校:比较。

       ⑦计:《说文》:“计,筭 也。”计上古指筹码。

       ⑧索其情:索,求索,探索。《广雅·释诂三》:“索,求也。”情,指敌我双方的实情。

       ⑨民与上同意:上,指国君;意,思想、志向。此句谓民众与国君统一意志。

       ⑽不畏危:曹操注:“危者,危疑也。”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云:“曹公注曰:危者,危疑也,不释畏字,其所据本无畏字也。民不危,即民不疑、曹注得之。”

       ⑾阴阳:指昼夜、睛晦等自然天象。

       ⑿时制:指季节更替。

       ⒀险易:《说文》:“险,阻难也”,泛指险阻难行之地。易,平坦易行之地。

       ⒁智、信、仁、勇、严:孙武认为这是将领必须具备的五个方面的素质。此句《潜夫论》引作“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严也。”

       ⒂曲制:军队的组织、编制等制度。曹操注:“部曲、幡帜、金鼓之制也。”

       ⒃官道:各级将吏的职责区分、统辖管理等制度。

       ⒄主用:军备物资、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

       ⒅主孰有道:孰,谁。道,曹操注:“道德智能。”此句指哪一方的国君得民心,政治清明。

       ⒆天地孰得:曹操注:“天时、地利。”李筌注同。即指哪一方得天时、地利。

       ⒇兵众孰强:指哪一方的军队武器装备、物资保障更好。

       (21)计利以听:以,通“已”。听,从,采纳。此句谓筹谋有利的作战方略已被采纳,即战争决策已定。

       (22)势:适势。《考工记·弓人》:“射远者用势。”郑司农云:“势为形势。”

       (23)以佐其外:佐,辅助,辅佐。外,曹操注:“常法之外也”,未准。梅尧臣曰:“定计于内,为势于外,以助成胜。”此句谓造势以佐助人君有效地达到战争目的。

       24)权:权变之举。制权,即采取应变行动。《荀子·议兵》:“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随物变化。”

       (25)诡道:欺诈、多变的方式。《孙膑兵法·威王问》:“诈者,所以困敌也。”此句言用兵打仗,应以机变为原则。

       (26)乱而取之:杜牧注:“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此句言敌人处于混乱状态,要乘机进攻。

       (27)实而备之:曹操注:“敌治实,须备之也。”梅尧臣注:“彼实则不可不备。”敌具实力,则需严加戒各。

       (28)怒而挠之:怒,士气旺盛。梅尧臣注:“彼福急易怒,则挠之,使愤急轻战”,注释颇偏。挠,扰之意,又训为屈。此句意谓敌人士气旺盛,我当谨慎屈避其锋锐,待其气衰,再攻击。

       (29)亲而离之:离,离间《广雅·释诂一》:“离,分也。”此句意为敌人内部团结,则设计使它们分裂。

       (30)不可先传:曹操注:“传,犹泄也。”杜牧注曰:“传,言也。”此全句谓军事家克敌致胜的奥秘,不可以事先讲明。

       (31)庙算:《新注》曰:“古时候兴兵作战,要在庙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大计,预计战争胜负,这就叫庙算。”

       (32)得算多:谓指具备取胜的条件多。

       (33)见:同“现”,呈现,显现。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考察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瞩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从,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

       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作战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千乘②,带甲③十万,千里馈粮④,则内外之费,宾客⑤之用,胶漆之材民车甲之奉⑦,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⑧,屈力殚货⑨,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⑩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⑾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⑿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⒀,粮不三载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⒂,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⒃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⒄,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⒅。力屈、财殚,中原⒆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⒇,甲胄矢弩,戟盾蔽橹(21),丘牛大车(22),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23),食敌一钟(24),当吾二十钟;* 秆(25)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26)。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27)而乘之,卒春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28)。

       故兵贵胜,不贵久(29)。

       故知兵之将(30),生民之司命(31),国家安危之主(32)也。

       注释

       ①驰车千驷:驰,奔、驱。驷,《诗经·清人》:“驷介旁旁”。郑玄笺云:“驷,四马也。”曹操注:“驰车,轻车也,驾驷马。”此句话谓套四匹马的轻型战车一千辆。

       ②革车千乘:革车,《札记·明堂位》:“革车千乘。”郑玄注:“革车,兵车也。”曹操注:“革车,重车也,言万骑之重。”杜牧注:“革车辎车,重车也,载器械、财货、衣装也。”此句话意为装载军械物资的兵车千乘。

       ③带甲:春秋战国时期称武装士卒为带甲。

       ④馈粮:《周礼·玉府》郑玄注:“古者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曰馈。”馈粮,运送粮草。

       ⑤宾客:各国诸侯的使节及游士。

       ⑥胶漆之材:张预注曰:“胶漆者,修饰器械之物也。”此言制造与维修弓矢等作战器械的物资。

       ⑦车甲之奉:张预注:“车甲者,膏辖金革之类也。”此句意为千里行军车甲修缮的花费。

       ⑧钝兵挫锐:兵器钝坏,锐气受挫。梅尧臣注:“兵杖钝弊而军气挫锐。”

       ⑨殚货:殚,《说文》:“尽也。”殚货言物资耗尽。

       ⑩不能善其后:何氏注:“谓兵不胜而敌乘其危殆,虽智者不能尽其善计而保全。”其说是。

       ⑾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拙,《说文》:“拙,不巧也。”速,速胜。巧,工巧。久,拖延。李贽《孙子参同》卷二注:“宁违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

       ⑿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社牧注:“兵者凶器,久则生变。”

       ⒀役不再籍:投,兵役。籍,名册,这里作动词,指征调。此句的意思是不再按名册继续征发兵役。

       ⒁粮不三载:三,意指极多。曹操注云:“始载粮,后遂因食于敌,还兵入国,不复以粮迎之。”言不多次运送军粮。

       ⒂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曹操注:“兵甲战具,取用国中,粮食因敌也。”因,依、就,此为顺便夺取之意。

       ⒃贫子师:其意谓因战争运输财物而误衣时,国家与百姓不能不贫困。

       ⒄近于师者贵卖:贵卖,言物价上涨。曹操注云:“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言军队驻地附近物价上涨。

       ⒅财竭则急子丘役:财竭。财力枯竭。丘役,指军赋。据《周礼》记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从西周至春秋,军赋不断增加,春秋时,丘出戎马一匹,牛三头。丘为征收军赋的基层单位。此句话意思为国家财力枯竭,急于加重丘井之役。

       ⒆中原:泛指国内。

       ⒇破车罢马:罢,同“疲”。战车破损,马匹疲病。

       (21)戟盾蔽槽:戟,合戈矛为一体的古兵器。* ,盾。蔽橹,一种主要用子防卫的大型盾牌,以大车轮类巨物蒙以生牛皮,可屏蔽,故称蔽槽。王皙曰:“蔽,可以屏蔽;橹,大楯也。”

       22)丘牛大车:曹操注:“丘牛,谓丘邑之牛。大车,乃长级车也。”此言为牛拉的辎重车辆。

       (23)智将务食于敌:务,追求,力争。食,取食。明智的将领务求就食于敌国。

       (24)钟:古容量单位。《左传·昭公元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子釜,釜则十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曹操注:“六解四斗为钟。”

       (25)* 秆:* ,同“箕”,即豆秸。《汉书·杨恽传》:“种一顷豆,落而为箕。”杜牧注曰:“* ,豆秸也;秆,禾藁也。”

       (26)取敌之利者,货也:梅尧臣曰:“取敌则利吾人以货。”对夺取敌人资财者要以实物予以奖励。

       (27)车杂:杂,混杂,混编。此句谓将俘获敌战车混编入己车阵中。

       (28)是谓敌胜而益强:曹操注:“益己之强。”杜牧注:“得敌卒也,因敌之资,益己之强。”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29)兵贵胜,不贵久:贵,重也。曹操注:“久则不利,兵犹火也,环戢将自焚也。”意谓用兵作战贵在速战,持久则不利。

       (30)知兵之将:知,识。《周礼·大司徒》:“知仁圣义忠和。”郑玄注:“知,明于事。”此谓懂得用兵的将帅。

       (31)凤之司命:司,《诗经·羔裘》:“邦之司直”,毛亨传:“司,主也。”此谓民众命运的掌握者。

       (32)国家安危之主:主,《管子·形势解》:“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曹操注:“将贤则国安。”此谓国家安危的主宰。

       译文

       孙子说:按一般的作战常规,出动战车千乘,运输车千辆,军队十万,越地千里运送粮草,那么前后方的军需,宾客使节的招待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供给等,每天都要耗资巨万。只有作好了准备,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此军队作战,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挫折锐气,攻城就会耗尽人力,久驻在外,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战斗力下降,财力不足,那么诸侯国就会乘机举兵进攻,尽管有足智多谋的人,也难以收拾这种局面。所以在用兵上,虽笨拙的指挥官也要速战速决,没有见过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未曾听说过。因此说,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害处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有利之处。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调,粮饷不再三转运,武器装备在国内准备充足,粮草补给在敌国解决,这样,军队的军粮就能满足了。

       国家由于兴兵而造成贫困的原因是长途运输。长途转运军需,百姓就会贫困。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的财政枯竭。国家因财政枯竭就会加重赋役,军力衰弱、财政枯竭。国内百姓穷困潦倒,每家资财耗去了十分之七。政府的经费,亦因车辆的损耗、战马的疲惫,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的制作补充及丘牛大车的征用,而损失了十分之六。

       所以,高明的指挥员务求在敌国内解决粮草供应问题。就地取食敌国一钟的粮食,等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夺取当地敌人饲草一石,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

       要使战士勇于杀敌,就要激励军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用财物奖励。因此在车战时,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士卒,换上我军的旗帜,将其混合编入自己的车阵之中;对于敌人的俘虏,要给予优待、抚慰和使用他们。这样就会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日益强大。

       所以,用兵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旷日持久。

       深知用兵之法的将领,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

       谋攻第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②为上,破军次之;全旅③为上,破旅次之;全卒④为上,破卒次之;全伍⑤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⑥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⑦,其次伐交⑧,其次伐兵,其下攻城⑨。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⑩,具器械⑾,三月而后成,距闽⑿又三月而后己。将不胜其忿,而蚁附⒀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⒁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⒂,故兵不顿⒃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⒄,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⒅,少则能逃⒆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⒇也。

       夫将者,国之辅(21)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22)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23)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24),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25)。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26)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27)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28)至矣,是谓乱军引胜(29)。

       故知胜(30)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31)者胜,上下同欲(32)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33)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34);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未诉诸兵刃使敌举国屈服是上等用兵策略,经过交战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曹操注:“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廓、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②军:泛指军队,亦作为军队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军,万二千五百人。”曹操、杜牧注引《司马法》:“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③旅:《说文》:“五百人为旅。”曹操注同。

       ④卒:古代兵制单位,百人为卒。卒长为百夫长。《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

       ⑤伍:舌代最基本的兵制单位,五人为伍。

       ⑥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百战百胜固善,然终有杀伤、耗损,故非善之善者。

       ⑦上兵伐谋:上兵,用兵作战的上策。张预注:“兵之上也。”易培基《杂记》谓“义不能通”,“上兵”应作“上正(政)”,其说非是。伐谋,用智谋使敌人屈服,曹操注:“敌始有谋,伐之易也。”此甸意为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取利。

       ⑧伐交:伐以交。以外交途径战胜敌人,散敌之联盟,固已之交与,亦为“不战而屈人之兵。”陈皞、张预等以为“交”谓伐于两军交合,义短。李筌注:“伐其始交也。”孟氏曰:“交合强国,敌不敢谋。”故“交”释以“外交”为善。

       ⑨其下攻城:其中最下等的用兵方略是攻城。其,指示代词,其中。

       ⑩修槽轒辒:修,《国语·周语》“修其簠簋”,韦昭注:“修,备也。”曹操注:“治也。”槽,曹操注:“大楯也。”轒辒,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生牛皮,下可藏十数人。杜牧注;“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今俗所谓木驴是也。”

       ⑾具器械:具,修置,准备。此句言置备攻城的各种器用、械具。

       ⑿距闉:为攻城而堆积的向敌城推进的土丘,堆积用来观察敌情,攻击守城之敌,既可于其上施放火器,又便于登城,是古代攻城必修之工事。杜佑注:“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于城也。积土为山曰堙,以距敌城,以观虚实。”闉,通“堙”。

       ⒀蚁附:曹操注云:“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缘墙。”蚁,名词用如状语,意为“如蚁一样……”。

       ⒁拔:破城而取之曰拔。

       ⒂必以全争于天下:全,此言全国、全军。此句谓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

       ⒃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比喻战斗力未损,士气未挫。

       ⒄十则围之:此句“十”与以下几句“五”“倍”皆言我与敌比较,我所处的力量地位。“十”即十倍于敌。此言绝对优势,但非一定为实数之十倍。

       ⒅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倍,比敌人多一倍。敌,即匹敌。言有多一倍于敌人之力量则可分割敌人而消灭之,双方势力大体均等则可以抗击。

       ⒆逃:与下文“避”异文同义,指主动地采取不与敌争锋的办法,并非消极地逃跑。

       ⒇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之,此为“若”义。此句言只知固执硬拼的小敌,必为大敌所擒。

       (21)国之辅:李筌注:“辅,犹助也。”意为国君的辅佐。

       (22)隙:缺也,疏漏之意。此言将领佐君不周,有疏漏。

       (23)患干军:患,作动词,为患、贻害。此言危害军队。

       (24)谓之进:谓,可训“使”,见《广雅·释诂》。故“谓之进”可作“使之进”,命令他们前进。

       (25)縻军:縻,原义为牛辔,可引申为羁绊、束缚。杜牧注:“縻军,犹驾御羁绊,使不自由也。”《新注》云:“束缚军队,使军不能根据情况相机而动。

       (26)同三军之政:同,毕以珣《孙子叙录》谓有“冒”义,有干预之意。政,政事,指军中行政事务。曹操注:“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梅尧臣注:“不知治军之务而参其政,则众惑乱也。”

       (27)权:权变,权谋。

       (28)诸侯之难:诸侯国乘其军士疑惑之机,起而攻之的灾难。

       (29)乱军引胜:乱军,自乱其军;引胜,失去胜利。杜牧、王皙等注“引胜”为“致敌之胜”,于义亦通。梅尧臣注云:“自乱其军,自去其胜”,可谓精确。

       (30)知胜:预测胜利。

       (31)识众寡之用: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

       (32)上下同欲:欲,意愿。同欲,亦即同心同德之谓。上下,曹操注指君臣。此句言君臣上下同心同德。

       (33)将能而君不御:御,驾驭。在此为制约之意。此句言将领有才能,君主不得参预干涉。

       (34)百战不殆:殆,危。百战不殆,即言每战必胜而无危险。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不战而使敌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不知所从。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好了,今天关于“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孙子兵法十三篇全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