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书愤五首_书愤五首·其一

zmhk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书愤五首_书愤五首·其一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书愤五首”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1.陆游《书愤》的意思2.陆游最有名的十首爱

书愤五首_书愤五首·其一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书愤五首”的知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陆游《书愤》的意思

2.陆游最有名的十首爱国诗

3.书愤五首·其二

4.书愤五首中的第四首《书愤》的作品出处是什么

5.陆游写关于收复失地的诗句是什么?

6.书愤五首其一陆游前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书愤五首_书愤五首·其一

陆游《书愤》的意思

       《书愤》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书愤》原文:

       作者:陆游

       朝代: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收复中原,雪洗国耻,是陆游的毕生心愿;然而南宋政权的主和误国,错失时机,使统一大业终成渺茫,他只能暮年书愤,抱憾不已。

       本篇表现的就是这种爱国志士的强烈悲愤。全诗感情悲壮,气势沉雄,是放翁七律中的代表之作,也是其爱国主义诗歌的名篇。

       诗从早岁豪气,壮年经历的往事回忆入手,至暮年对镜,怅叹诸葛的感慨收篇,发于感愤,落于积愤,突出了一生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矛盾,可谓忧愤深沉,说尽心事。

       "世事艰"三字,激愤难平。"空自许"三字,语蕴沉痛。"出师"一联,感叹中有冀期,而"楼船"二句最为受人称道,刻画当年战斗生涯,意气风发。

       整体以名词联缀而成,富有特色,虽不用一个动词,也不用一个虚词,却是境界全出,充满张力。

       百度百科-书愤

陆游最有名的十首爱国诗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宋代·陆游《书愤二首》 书愤二首

        宋代 :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抒怀 , 壮志未酬愤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

        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

        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

        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岁月流逝,挡不住镜里会照出两鬓秃残的模样,自信我的报国红心却依然忠贞刚强!

        年老了就该 *** 紧身的军装,但悲愤常在,还要让寒光闪闪的宝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的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我宏伟的理想!

        古往今来征战的事无休无止地发生在边远地方,谁能料到现在却让我在这里袖手观望!

创作背景 赏析

        陆游曾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作者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第二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这一首似乎是承接着上一首最后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第二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 *** ,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宋代·刘克庄《落梅》

        落梅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古诗三百首 , 咏物 , 梅花 , 品格抒怀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唐代·王昌龄《长歌行》

        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人生 , 抒怀旷达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清代·黄宗羲《山居杂咏》

        山居杂咏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抒怀 , 乐观言志

书愤五首·其二

       陆游最有名的十首诗爱国是《示儿》,《冬夜读书示子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书》,《梅花绝句·其一》,《沈园》,《剑门道中遇微雨》,《游山西村》,《书愤五首·其一》。

       1、《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读书》

       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6、《梅花绝句·其一》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7、《沈园》

       宋代: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8、《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9、《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书愤五首·其一》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五首中的第四首《书愤》的作品出处是什么

        原文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蘇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赏析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书愤》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陆游写关于收复失地的诗句是什么?

       本诗是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押下平九青韵,颔联、颈链两联对仗。诗中存在几处拗救,并且出现了较为罕见的三仄尾。

       具体情况如下:

       腰间羽箭久凋零(平平仄仄仄平平)

       太息燕然未勒铭(仄仄平平仄仄平)

       老子犹堪绝大漠(仄仄平平仄仄仄)

       诸君何至泣新亭(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身报国有万死(仄平仄仄仄仄仄)

       双鬓向人无再青(平仄仄平平仄平)

       记取江湖泊船处(仄仄平平仄平仄)

       卧闻新雁落寒汀(仄平平仄仄平平)

       补充:

       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岁。淳熙六年,陆游因为开义仓赈济饥民,受到当权者的反对,被罢职回乡。淳熙九年,陆游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奉祠居家,孤寂无聊,但报国之心一日未灭,便创作了此诗。

       首联写退居乡野、久离疆场、无缘抗敌的落寞怅惘。“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被弃置已久的郁闷。“燕然未勒名”用层递手法说壮志难酬,愤懑不平。奠定了一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颔联抒发了雄飞奋发的壮怀,表达了对那些面临外侮却不抵抗、无作为的达官贵人的指斥。上句是说大丈夫在神州陆沉之际,应“捐躯赴国难”,不可安然老死。一个“犹”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态。“绝大漠”,典出《汉书·卫将军骠骑列传》,是汉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语。两鬓萧萧,仍然豪气干云,梦想着驰骋大漠、浴血沙场;这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对强虏只知割地求和而不思奋争的文官武将的奴相。“诸君何至泣新亭”,作者用典故,表达了对高居庙堂的权贵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颈联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偿的矛盾。“一身报国有万死”,“一”与“万”的强烈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掷地有声。“双鬓向人无再青”,这一句是说,岁月不饶人,满鬓飞霜,无法重获青黑之色,抒发了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作者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却找不到能了解他的志向的人。这两句直抒胸臆,是全诗之眼。尾联点破诗歌题面,回笔写眼前自己闲泊水村的寂寥景象。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的新雁,叫人潸然落泪。这两句是借象表意,间接抒情。

书愤五首其一陆游前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 陆游关于收复失地的诗句

        陆游关于收复失地的诗句 1.表示诗人忧国忧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古诗4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2.求一首描写或渴望收回失地的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陆游在《书愤》中叙述早年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的句子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 ”

        附《书愤五首·其一》

        [ 宋·陆游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的爱国诗十首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中原北望气如山:这句使用了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意思是陆游渴望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如山岳一般巍峨壮大;

       陆游的爱国诗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太息》、《送查元章赴夔漕》、《感事四首之二》、《感事四首之四》、《送查元章赴夔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书愤五首·其一》、《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世事徒劳耳,乡心益渺生。 明宵酒醒处,鼓吹柳桥声。诗的前两句首先描绘了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年迈的诗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听闻屋外风雨交加,心中忧国忧民。

       太息:太息掩流涕,此生难再晨。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临行劝道噎,勉尔莫涕泗。 道噎忽自笑,笑我世网中。 从渠自为计,无若此老农。 何时遂买断,看写《楞严》至。诗的开头就表现出诗人的感慨,想起曾经的豪情壮志,却因为年老而不得实现,令人无奈又惋惜。

       送查元章赴夔漕:参商隔弟妹,阻塞无专利。 重以衰迟躯,犬马惫莫支。 誓当倒残生,路为乡里吹。诗人表达了对好友查元章的爱戴和送别之情。他用“人物眇然”来表示查元章的才华和品德非常高尚,同时也表达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深厚。

       感事四首之二:堂堂八荒外,卧看百忧生。 沈冥付浩叹,肝胆难为情。 余生信多幸,辅翼谁其成。诗人描写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他感到自己已经年老体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他的心依然是忠诚的,依然在为国家着想。

       感事四首之四:结发衅故友,白首临秦楚。 念少志非小,壮猷俄委地。诗人描述了当下的时局和自己的感受。他感到天下混乱,没有是非之分,人们为了私利而相互攻伐,这种局面令他感到非常忧虑和无奈。

       送查元章赴夔漕:参商隔弟妹,阻塞无专利。 重以衰迟躯,犬马惫莫支。 误知念佛法,不复有进期。 誓当倒残生,路为乡里吹。但他的弟妹们却隔绝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导致他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加上他身体已经衰弱不堪,连犬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无法支撑了。他也曾经误入歧途信仰了念佛法门,导致他无法再有进步的可能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些受苦的汉族人民的同情和对于金国的愤怒。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宋朝朝廷无法保护人民和收复失地的失望和不满。

       书愤五首·其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壮志。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作者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这种既兴奋又失望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操

陆游个人简介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曾参加进士考试,获得第一,但因宰相秦桧的阻挠而未能授官。秦桧是南宋初年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坚持与金朝和议,陆游等主战派人士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

       好了,今天关于“书愤五首”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书愤五首”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